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2-2020年合肥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胡蝶王波李倩靳玉惠...
    428-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0年合肥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流行特征,为维持全市无脊灰状态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0年合肥市AFP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 4.3.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合肥市累计报告AFP病例24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14/10万,季节差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2.15∶1,2岁组发病率最高,8.41/10万,8岁组的发病率最低,0.78/10万.96.75%的病例完成至少3剂次的脊灰疫苗基础免疫,4~15岁组86.21%的病例完成第4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麻痹60d后随访10.98%的病例残留麻痹,99.59%的病例随访由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承担.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2020年AFP报告发病高-高聚集区位于包河区,低-低聚集区位于庐江县.结论 合肥市应提升基层临床医生对AFP病例的早期鉴别和诊断能力;推进脊灰疫苗加强免疫;增加对残留麻痹后遗症的关注,鼓励康复医生参与随访工作;探索地区精准防控策略.

    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特征空间自相关麻痹康复

    濮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国星杨翠平温守营麻顺广...
    43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濮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和影响因素,为更精准地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1个区和2个县的16所学校共4 776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濮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7.08%,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7.69%,肥胖检出率为19.39%.男生肥胖检出率(22.96%)和超重肥胖检出率(42.08%)均高于女生(15.65%,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89,53.55,P值均<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肥胖检出率和超重肥胖检出率都呈现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生(OR=0.638,95%CI:0.550~0.740)是中小学生肥胖的保护因素,低学段(小学OR=1.843,95%CI:1.424~2.386;初中OR=1.325,95%CI:1.038~1.691)、过去7 d吃新鲜水果次数每天1次及以上(OR=1.424,95%CI:1.204~1.684)是中小学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濮阳市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精准切入,才有可能控制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问题.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濮阳市

    2021-2022年杭州市某区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含量监测及风险评估

    郭惠珍洪宇伟谢鑫鑫李海鹏...
    435-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类消毒副产物的分布水平,评估其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2021-2022年杭州市某区出厂水和末梢水中THMs含量进行检测,参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 2021-2022年杭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中THMs的含量分布在ND~44.12 μg/L范围内,其中三氯甲烷的检出率(100.00%)和均值(18.76 μg/L)最高.组间比较发现,2021与2022年THMs的含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丰水期THMs的含量高于枯水期,末梢水中THMs的含量高于出厂水(P<0.05).THMs对男、女性的致癌风险(1.38×10-5和1.26×10-5)和非致癌风险(6.46×10-2和5.92×10-2)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三氯甲烷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分别占比50.14%和80.32%).结论 2021-2022年杭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中THMs的含量符合GB/T 5750.2006规定的限值;THM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三氯甲烷的健康风险最高,需重点关注.此外,还应加强对丰水期和末梢水中THMs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

    饮用水三卤甲烷监测风险评估

    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冉蕾向英王璋
    440-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喂养不耐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治疗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喂养耐受情况进行分组,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比两组基础资料、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其他相关治疗临床资料,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的117例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51例,发生率为43.59%;不耐受组年龄≥70岁、禁食时间≥4 d、APACHE-Ⅱ评分≥20分、合并低蛋白血症、营养液渗透浓度≥330 mmol/L、机械通气治疗、应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耐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添加膳食纤维占比不耐受组(19.61%)低于耐受组(4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038,95%CI:1.342~3.094)、禁食时间≥4 d(OR=3.074,95%CI:1.704~5.545)、APACHE-Ⅱ评分≥20 分(OR=2.489,95%CI:1.464~4.234)、营养液渗透浓度≥330 mmol/L(OR=1.848,95%CI:1.194~2.861)、机械通气治疗(OR=4.336,95%CI:1.838~10.232)、应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OR=2.550,95%CI:1.117~5.819)及亚低温治疗(OR=2.646,95%CI:1.201~5.829)均为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添加膳食纤维(OR=0.161,95%CI:0.063~0.415)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喂养不耐受.

    老年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8种羧酸类化合物

    胡晓宇张妍钟磊刘浏...
    445-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8种羧酸类化合物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 空气样品由硅胶管采集,加入10 ml超纯水在60 ℃水浴5 min,再超声10 min进行解吸.解吸液使用ICS-5000离子色谱仪,经Dionex IonPac AS11-HC高效阴离子分离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92~0.9999之间;检出限在0.006~0.3μg/ml(进样量25 µl);以采样体积为4.5 L计算,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0.6 mg/m3;方法 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30%~4.8%;模拟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8%~105%;硅胶管的平均解吸效率大于95.7%.在4℃下甲酸、乙酸能稳定保存5 d,丙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能稳定保存7 d.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且准确,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这8种羧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测定结果可应用于职业接触水平的评估及其分类控制.

    工作场所空气羧酸类化合物离子色谱法

    2022年建水县某中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

    苏玮玮闵向东刘春燕杨祖顺...
    449-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查明2021年建水县某镇某中学发生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和致病因素.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三间分布,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查找可疑致病食品.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标本和生活用水、饮用水、食品、食品加工工具涂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PCR检测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共搜索到263例病例,症状主要为腹泻(83.65%)、腹痛(78.33%)、恶心(68.44%)、呕吐(65.0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份学生宿舍楼顶蓄水池和1份教学楼顶蓄水池水样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同时老红山水库水未经消毒处理直接供应学校使用,病例分布范围与老红山水库校内供水范围一致,31名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诺如病毒污染学校生活供水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建议强化水源水管理,加强学校用水卫生管理,加强二次供水监管和卫生学监测,禁止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井水、河水等作为生活用水.

    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一起学校甲型H1合并H3亚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潘亮亮梁丽娟王开亮廖玉学...
    45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一起由甲型H1、H3合并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对该学校疫情进行调查处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此次暴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流感疫情共报告病例19例,均为该学校四(3)班学生,其中男生9例,罹患率26.47%(9/31),女生10例,罹患率38.46%(10/26),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05).患者年龄均为10岁.病例中发热100.00%(19例),咳嗽78.95%(15例),咽痛36.84%(7例),头晕、头痛31.58%(6例),乏力15.79%(3例).共采集7名病例咽拭子7份,其中1份样本甲型H1合并H3亚型核酸阳性,2份甲型H1亚型核酸阳性,1份甲型H3亚型核酸阳性,无重症及住院病例.结论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甲型H1合并H3亚型流感暴发疫情.部分病例隔离不及时、隔离时间不够造成了疫情在该学校的暴发.为预防学校流感疫情暴发,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并加强体育锻炼;加强晨检,及时识别并隔离患病学生,隔离的时限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调整紫外灯灯管的高度,同时在流感季节,建议学生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流行性感冒H1合并H3亚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婧婧陈钰湘李萍沙娟娟...
    457-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1-12月在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居家隔离核心知识调查问卷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86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居家隔离核心知识得分≥9分者116名,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40.56%(116/286);居家隔离核心知识各条目知晓回答正确率为31.12%~100.0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子女数、患儿年龄及是否看过手足口病宣传资料的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49、27.046、6.464、7.735、9.398、16.482,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3.145,95%CI:2.073~4.773)、职业(OR=2.046,95%CI:1.351~3.099)、居住地(OR=1.800,95%CI:1.326~2.445)、子女数(OR=2.326,95%CI:1.584~3.414)、患儿年龄(OR=2.289,95%CI:1.365~3.838)及是否看过手足口病宣传资料(OR=3.016,95%CI:1.893~4.807)是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子女数、患儿年龄的患儿家长特点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以提高患儿家长对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率.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居家隔离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影响因素

    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需求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探讨

    沈香兰叶红飞孟洁琼邢红岩...
    46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需求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南京市845名老年人开展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需求问卷调查,同时从845名老年入中随机抽取100名老年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健康需求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口腔健康知信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Scale 14,OHIP-14)评分差异.结果 845名老年入中,有龋齿者733名,龋齿率为86.75%;牙齿缺失801名,牙齿缺失率为94.79%,平均失牙数(13.50±3.32)颗,全口无牙32名,全口无牙比例为3.79%.男性老年人牙齿缺失率为98.50%,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P<0.05);年龄≥70岁老年人龋齿率和牙齿缺失率分别为93.19%和99.77%,明显高于年龄<70岁老年人(P<0.05);有糖尿病老年人龋齿率和牙齿缺失率分别为93.67%和99.40%,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老年人(P<0.05);农村老年人龋齿率和牙齿缺失率分别为94.94%和99.52%,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老年人龋齿率和牙齿缺失率分别为90.88%和99.81%,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的老年人(P<0.05).在口腔健康知识需求方面,口腔疾病预防及日常保健需求较高,分别占97.28%和90.53%;在口腔教育模式需求方面,家庭医生和讲座模式需求较高,分别占64.02%和52.19%.观察组干预后OHIP-14量表评分为(13.60±1.9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评分分别为(13.40±1.00)分、(9.00±0.92)分和(24.56±2.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南京地区老年口腔健康问题较重,针对口腔健康需求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需求调查知信行调查

    湖南省1例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的调查与分析

    龙晓蕾庄世锋李正祥何卓...
    465-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湖南省某例因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重症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为输入性疟疾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等,采集患者服用抗疟药前的末梢血,血涂片法进行疟原虫的病原学检查与虫种形态学鉴定,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原虫基因.结果 患者有非洲境外务工史,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隔离期间出现发热、神志恍惚等症状,多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予以抗疟疾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返乡后复发,高度怀疑脑型疟疾,入院使用注射抗疟药病情缓解.病原学检查显示原虫形态上符合恶性疟原虫的特征,PCR检测结果呈阳性,与形态学结果一致.结论 该病例为一起典型的输入性重症恶性疟感染,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为新冠病毒感染,为我国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的防控具有启发意义.

    输入性重症疟疾恶性疟新冠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