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2022年合肥市饮用水氟化物特征、影响因素及健康风险

    张庆枝肖长春
    1073-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合肥市生活饮用水氟化物水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估不同人群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监测2020-2022年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采用R 4.2.2软件进行分层及相关关系分析.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合肥市饮用水氟化物浓度范围0.03~1.35 mg/L,中位数0.29 mg/L,其中<0.5 mg/L 占 95.97%,0.5~<0.7 mg/L 占 3.90%,0.7~<1.0 mg/L 占 0.09%,≥ 1.0 mg/L 占 0.04%.经比较不同年份、水期、水样类型、采样类型、消毒方式、水源类型、供水规模、区域氟化物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氟化物浓度呈下降趋势,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末梢水>出厂水>二次供水,不同消毒方式中"不消毒"的氟化物浓度高,"液氯消毒"的低.农村水高于城市水;不同水源以湖泊高,水库低;区域差异明显.饮用水氟化物与水中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pH等16个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的是氯化物(r=0.533);与色度、硝酸盐氮呈弱负相关.居民经饮水摄入氟化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系数中位数在0.086~0.201之间,均小于1;1~2岁婴幼儿氟化物非致癌风险明显高于4~5岁、6~9岁及成人;成人非致癌风险男性高于女性,1~2岁、4~5岁及6~9岁非致癌风险均是女生高于男生.结论 合肥市生活饮用水氟化物浓度处于低水平;水期、消毒方式等供水的多种因素影响氟化物浓度,且氟化物浓度与水中氯化物、总硬度、pH等具有相关性;经饮水途径摄入自来水的非致癌风险处于可忽略水平,风险程度与年龄有关.

    饮用水氟化物氟中毒健康风险评估

    2019-2021年武汉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功梅欣李毅琳张玲...
    1078-1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武汉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1年每年9-12月,分别抽取武汉市15~69岁常住居民2 880、2 520和3 12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分析均基于复杂抽样设计,采用x2检验比较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0和2021年武汉市 15~69 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为 37.15%(95%CI:26.78%~47.53%)、32.67%(95%CI:25.10%~40.23%)和37.48%(95%CI:32.45%~42.51%),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8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研究对象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可能性分别是小学及以下组的 1.499 倍(95%CI:1.129~1.990,P=0.005)和 3.326 倍(95%CI:1.745~6.340,P<0.001);家庭人口数为 3~4 人的研究对象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可能性是家庭人口数为1~2人组的1.412倍(95%CI:1.040~1.915,P=0.027);2020年调查对象中家庭年收入≥100 000元的研究对象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可能性是家庭年收入<50 000元的1.703倍(95%CI:1.127~2.573,P=0.012).结论 2019-2021年武汉市居民慢性防治素养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家庭人口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慢性病防治影响因素

    2020-2023年长沙市食品安全风险致病菌监测结果

    宋迎春杨柳青苏良马迪辉...
    1084-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长沙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监测分析2020-2023年长沙市11类622份食品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622份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46株,其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37株(49.33%),仅1株携带bon基因;沙门菌125株(24.65%),共21个血清型别,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2 株(10.68%),毒力基因以 ail-virF-yadA-ystA-rfbC-ystB+型为主;弯曲菌 68 株(33.01%)、克罗诺杆菌 32 株(26.67%)、产气荚膜梭菌25株(13.5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3株(7.25%)、蜡样芽胞杆菌3株(3.75%)、梭状芽胞杆菌1株(2.86%).共检出257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41.31%,2022年阳性率最高(66.67%),2023年阳性率最低(24.21%);阳性率显示生禽肉(81.06%)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生畜肉(68.27%)、香辛料及粉(62.50%)、鲜银耳和湿木耳(49.33%)、调理肉制品(31.82%);散装样品阳性率(57.11%)高于定型包装(12.67%);农贸市场阳性率最高(63.86%),其次为零售店(35.14%)、超市(33.58%)、网店(22.22%).结论 2020-2023年长沙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高风险食品类别的监督管理和监测力度,做好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食品风险监测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食源性疾病

    深圳市老年人认知损害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林秀红李汇子关婷张明...
    1089-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人认知损害的现状,探索其可能影响因素,为深圳市老年期痴呆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65岁老年人2 112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一对一问卷访谈法,使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表(Alzheimer's Disease-8,AD8)对所选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筛查,同时收集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等信息.以AD8评分≥2分作为认知损害的判定标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深圳老年人认知损害影响因素.结果 深圳市老年人认知损害检出率为30.35%(641/2 112),AD8评分中位数(P25~P75)为1(0~2)分.经x2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退休前职业等共12项因素对老年人认知损害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方式和慢性病史对老年人认知损害有影响.其中正在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认知损害检出率高80%(0R=1.800,95%CI:1.261~2.568),高频次锻炼(OR=0.640,95%CI:0.459~0.891)是其保护因素.高血脂病史(OR=1.371,95%CI:1.108~1.696),冠心病病史(OR=1.304,95%CI:1.041~1.634)是老年人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此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也对认知损害存在影响.结论 深圳老年人认知损害较为常见,与老年人的年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慢性病史相关,应针对老年高危人群提供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有利于降低认知损害的风险,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年人认知损害检出率影响因素社区

    呼伦贝尔市水源性高碘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周京龙左媛媛李科乔佳楠...
    1094-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水碘地区学龄儿童、成人及孕妇的碘营养状况,讨论高水碘环境下三类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差异.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抽取高水碘地区5个行政村的200例儿童、200例成人及6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调查对象随机尿,测定尿碘水平;采集当地饮用水和家庭食用盐,测定水碘和盐碘含量.结果 调查地区水碘范围为391.50~424.10 μg/L.共采集食用盐200份,未加碘食盐占45.00%,成人食用加碘食盐组(110人)与未加碘食盐组(90人)尿碘中位数分别为495.50 μg/L和581.50μg/L,两组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34,P=0.152).所调查儿童、成人及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668.01、529.00和410.75 μg/L,其中儿童和成人尿碘水平≥300 μg/L分别占88.0%和78.5%,孕妇尿碘水平≥500 μg/L的占37.5%.不同年龄组成人间的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69,P<0.001),老年人尿碘水平低于青中年人.结论 调查数据表明该地区为水源性高碘地区.学龄儿童和成人碘营养处于碘过量状态,孕妇碘营养处于碘超足量状态,高水碘地区停供碘盐不足以保护当地居民免受高水碘的危害,应即时改水降碘以控制高碘地区的人群碘摄入达到适宜水平.

    水源性高碘碘营养尿碘甲状腺容积盐碘改水降碘

    安徽某精神专科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分析

    徐群王宏宇张玉荣罗树岚...
    109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徽省某精神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为精神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阅电子病例、现场核查等方式统计调查2020年1月—2023年12月安徽省某精神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描述性分析该院医院感染(例次)患病率以及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43 550名,发生医院感染761例次,感染例次率1.75%,呈逐年下降趋势(x2=37.437,P<0.001).男性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2.20%)高于女性患者(1.31%);≥60岁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2.59%)远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封闭病房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2.16%)高于开放病房(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77.40%),皮肤(8.41%),上呼吸道(5.65%).不同年份间抗菌药物治疗前标本送检率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956,P<0.05).结论 该精神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医院感染仍需高度重视并加以防控,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依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实验规范临床用药.

    精神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状防范措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芳刘晓钦吴爱萍
    1101-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丽水地区3家医院就诊的364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流感疫苗接种犹豫量表、流感防治知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得分为(75.68±12.84)分,流感防治知识得分为(5.22±1.82)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流感疫苗接种史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得分与流感防治知识得分呈负相关(r=-0.58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影响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流感疫苗接种史、流感防治知识得分(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水平较高,应针对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流感疫苗接种史、流感防治知识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流感疫苗接种犹豫,提高疫苗接种率.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犹豫影响因素

    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结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庄友梅李姝慧张森陈晓涛...
    1105-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大学生口腔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2023年12月以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850名大学生,对被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龋齿和牙结石的口腔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龋齿和牙结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率为94.12%.800名大学生口腔检查结果显示牙冠龋均(decayed-missing-filled tooth,DMFT)为(3.81±1.88).该校大学生龋齿和牙结石检出率分别为27.88%和4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和更高的睡前进食频率是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晚上刷牙和餐后刷牙是预防龋齿的保护因素;相较于横刷的刷牙方式,竖刷、竖刷+横刷能够降低龋齿的发生风险.相较于非医学专业,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牙结石发生风险较低;相较于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和餐后刷牙均是预防牙结石的保护因素;睡前进食频率高是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牙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大学生龋齿检出率相对较低,牙结石检出较高.应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男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改善大学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大学生龋齿牙结石口腔卫生习惯

    肥胖合并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高钱杨明明王映丹汤涌泉...
    1108-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肥胖合并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儿童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尿酸等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肥胖儿童合并CP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以2021年5月-2023年7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的112例6~11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CPP儿童49例纳入观察组,其余63例纳入对照组.收集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性激素水平、血生化、骨龄、盆腔彩超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合并CPP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①观察组女童构成比高于对照组[39/49(79.6%),38/63(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酸、空腹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游离甲状腺素、总胆固醇、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MIz、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童[OR(95%CI):12.989(3.167~53.270)]、空腹胰岛素升高[OR(95%CI):1.018(1.007~1.029)]、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OR(95%CI):1.044(1.008~1.080)]、尿酸升高[OR(95%CI):1.013(1.005~1.022)]是肥胖合并CP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各危险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logit P=-9.475+2.564×女童+0.018×空腹胰岛素+0.043x促肾上腺皮质激素+0.014×尿酸,并绘制ROC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879(95%CI:0.812~0.947),表明其对肥胖儿童合并CPP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女童及空腹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尿酸升高是肥胖儿童合并CP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肥胖儿童合并CPP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枢性性早熟肥胖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预测模型价值分析

    王佳盈孙燕任倩史少文...
    1113-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随机森林算法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评价各影响因素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GDM合并甲减患者,共纳入282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非不良妊娠结局组.按照1∶1比例从随访时非不良妊娠结局人群中随机抽取与随访时不良妊娠结局相等人数作为研究对象,后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在训练集中用随机森林建模,根据重要性排序,并对该模型验证.结果 282例GDM合并甲减患者,5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226例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两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流产史、鸢尾素、甲减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0.05的11个变量纳入随机森林模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预测模型,获得从高到低依次为TPO-Ab、TSH、鸾尾素、HbA1c、流产史、孕前BMI;基于以上因素绘制预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模型,发现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效能分别为0.881、0.851.结论 GDM合并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从高到低高危因素为TPO-Ab、TSH、鸢尾素、HbA1c、流产史、孕前BMI,且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随机森林法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良妊娠结局预测模型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