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董海原

月刊

1671-5098

syyjzznew@163.com

0351-4155095,4155062,755406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查看更多>>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新型宫颈液基细胞标本制作细胞蜡块的方法

    丁诗情
    443-44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寻找一种减少细胞损失,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宫颈液基标本细胞蜡块制作方法.方法 收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的妇科宫颈液基细胞标本各30例,用新型的方法制作细胞蜡块,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与TCT的符合率,再将此方法运用于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结果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细胞蜡块与TCT诊断符合率为100%(30/3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蜡块与TCT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种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制作的细胞蜡块与TCT诊断结果符合率高,可用于ASC-H的进一步诊断.

    子宫颈,蜡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著作权使用声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445页

    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的效果分析

    彭慧
    446-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阶段的200例颞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方法不同作为诊断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颞叶癫痫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脑电图诊断的设为常规组(50例);施以长程脑电图诊断的设为长程组(50例);施以动态脑电图检测的设为动态组(50例);施以蝶骨电极检测的设为蝶骨组(50例);对各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长程组5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28例,脑电图正常患者22例;动态组5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34例,脑电图正常患者16例;长程组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动态组展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28,P>0.05);清醒期10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38例,脑电图正常者62例;睡眠期颞叶癫痫100例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64例,脑电图正常者36例;清醒期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睡眠期颞叶癫痫患者展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25,P<0.05);对于常规蝶骨电极50例颞叶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患者10例,脑电图正常者40例;对于长程蝶骨电极50例颞叶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者34例,脑电图正常者16例;常规蝶骨电极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长程蝶骨电极颞叶癫痫患者展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77,P<0.05).结论 常规脑电图、长程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蝶骨电极检测对颞叶癫痫患者均存在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方法诊断.

    癫痫,颞叶脑电描记术诊断

    急性肺栓塞患者100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早期特征分析

    李敏
    448-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早期特征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的症状、心电图早期特征.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呼吸困难、心悸、胸痛、咯血占比明显高于普通肺病(P<0.05),咳嗽、发热、晕厥发生率和普通肺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心电图特征检查显示,急性肺栓塞患者胸前导联ST-T改变、中-重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心电轴右偏>110°、典型SIQ Ⅲ T Ⅲ者占比明显高于普通肺病患者(P<0.05),而Ⅰ avL导联有S波、Ⅲ avF导联有Q波,Ⅱ导联无Q波、不完全或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比和普通肺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1例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存活,患者死亡率为1%.老年患者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且老年患者胸痛、咳嗽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中常见的急症,其具有常见的临床症状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肺栓塞需要及时进行心电检查,必要时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等检查,进一步明确其病情,避免出现漏诊、误诊.

    肺栓塞体征和症状心电描记术早期诊断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452页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下肢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躁动的影响

    郭静潘富鹏
    453-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下肢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76例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全麻,联合组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比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苏醒时间为(10.4±2.4)min、拔管时间为(14±3)min,短于对照组的(13.2±3.0)min、(18±4)min,术后6 h疼痛程度为(1.22±0.26)分、丙泊酚使用量为(186±25)mg、瑞芬太尼使用量为(0.74±0.16)mg,低于对照组的(3.16±0.32)分、(329±50)mg、(0.92±0.22)mg(P<0.05);2组T0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时MAP、HR均低于T0时,且联合组T2~T4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T2~T4时MAP、HR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中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使麻醉药物使用量减少,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早期苏醒与拔管.

    下肢骨折麻醉,全身神经传导阻滞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苏醒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