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吴春福 刘仁涌(执行)

月刊

1006-2858

syyd6082@126.com

024-23986086;23994540;23986082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类科技期刊。设有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研究、微生物与生物制药、医药经济、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栖菜中的褐藻糖胶通过影响MAPK信号通路对表皮屏障的修复治疗

    李涛张琪王妍罗晓焱...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羊栖菜褐藻糖胶(Sargassum fusiforme fucoidan,SFF)对表皮屏障损伤的修复作用。评价SFF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BrdU和CCK8试剂盒分析SFF对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划痕法测定SFF对HaCaT细胞的迁移作用;流式细胞仪、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FF对HaCaT细胞中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表皮屏障受损模型,通过经皮水散失、组织学观察等实验确定SFF对受损表皮屏障的体内修复作用。结果 显示SFF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此外,SFF能上调HaCaT细胞分化标志物的基因表达,通过激活ERK和JNK通路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体内研究表明,与基质组相比,SFF处理组能促进表皮通透性屏障的恢复率,显著增加水合作用。结论 SFF能够影响MAPK信号通路调节紊乱的角质形成细胞功能,作为治疗表皮屏障损伤的潜在药物或功能性化妆品添加成分。

    表皮屏障功能损伤羊栖菜多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迁移

    苦杏仁苷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改善卒中后抑郁

    赖春华何伟民杨丹丹黄思芸...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苦杏仁苷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对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5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造模1组(n=8)、造模2组(n=40),造模1组大鼠制备卒中模型,造模2组大鼠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卒中+抑郁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低剂量组(40 mg·kg-1)、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中剂量组(80mg·kg-1)、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120 mg·kg-1)、卒中+抑郁+氟西汀组(1。8mg·kg-1)。随后按相应剂量给药,连续给药30 d。观察大鼠Zea Longa评分,测定蔗糖水消耗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SD95、SYN、BDNF及JNK、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卒中组、卒中+抑郁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蔗糖水消耗量,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卒中+抑郁组比较,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低剂量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中剂量组、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卒中+抑郁+氟西汀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蔗糖水消耗量、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卒中+抑郁+氟西汀组比较,卒中+抑郁+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海马组织p-JNK、c-Jun、p-c-Jun、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PSD95、SYN、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苦杏仁苷改善卒中后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抑制海马JNK信号通路有关。

    卒中后抑郁苦杏仁苷JNK信号通路

    基于质量风险管理的我国药品GMP检查研究

    胡士高武志昂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国GMP管理非常必要,我国GMP检查将依风险发起,建立统一规范的质量风险管理模型将有助于我国GMP监管的发展和完善。方法 首先,介绍了质量风险管理;然后,分析了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质量风险管理在GMP检查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GMP的发展和现状,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 与结论我国应该出台具有指南性的质量风险管理文件,从企业自身和监管部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确定检查时间和频率。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模型,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签订国际GMP互认协议。

    质量风险管理GMP检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齐士魁高静马科文聂晨晨...
    12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氯胺酮的临床研究及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研制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2012年5月至2022年5月收录的相关文献;以"氯胺酮、艾司氯胺酮、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重度抑郁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雷帕霉素靶蛋白、肠道菌群、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不良反应"为中文检索词,以"ketamine,esketamine,depression,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NMDAR,AMP AR,BDNF,TOR,gut microbiota,eEF2K,side effect"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83篇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与结论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拮抗剂,由(S)-氯胺酮和(R)-氯胺酮两种对映异构体按照1:1的比例构成。已有证据表明其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MDAR、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 A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肠道菌群、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 kinase,eEF2K)等有关。同时,多项研究显示氯胺酮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反应、拟精神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多种不良反应,导致其在临床应用及试验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深入探讨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不良反应应,探索氯胺酮可能的作用靶点极其重要。

    氯胺酮抑郁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不良反应

    多载药纳米递药系统用于提高多西紫杉醇抗肿瘤疗效的研究进展

    兰双严珍奉建芳金一...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多西紫杉醇与其他抗癌药物共载药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以多西紫杉醇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共载药纳米递药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纳米递药系统"、"肿瘤"等检索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多西紫杉醇与其他药物共载药纳米递药系统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归纳。结果 多西紫杉醇属于典型的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多西紫杉醇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现有多西紫杉醇注射剂由于其组织特异性差、使用有机溶剂增溶、易产生耐药性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肿瘤疗效的发挥及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将其他药物与多西紫杉醇联用是提高多西紫杉醇抗肿瘤效果、克服其耐药性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将多种药物简单物理混合所构建的制剂尚不能解决多西紫杉醇制剂现有的缺陷;而借助于纳米递药系统,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陷。结论 今后应深度挖掘纳米递药系统在共载抗肿瘤药物递送方面的意义,促使以多西紫杉醇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共载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纳米递药系统抗肿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4年投稿须知

    后插1-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