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

颜廷昭

双月刊

1007-3426

ceog-cn@vip.sina.com

028-85604581 85604588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化工领域的科技成果,包括油气处理与加工、天然气及其凝液的下游产品开发、油田化学药剂、天然气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技术开发展动向等。栏目有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油气处理与加工、油田化学、分析测试、环境监测与保护、油气简讯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生产、应用和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然气净化厂开停工尾气吸收耦合吸附法脱硫研究

    彭维茂蓝家文宋磊杨志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天然气净化装置开停工过程中,尾气不经过SCOT尾气处理装置直接排放,且具有时间长、排放量高、组分复杂和组成波动大等特点,在此期间可能会累积大量二氧化硫(SO2).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开停工过程中的SO2 减排.方法 针对尾气中的SO2 和硫化氢(H2S),提出了尾气吸收耦合吸附法脱硫工艺,并对碱液吸收SO2 和可再生吸附剂吸附H2S进行了研究.结果 碱液吸收工艺可以保证SO2 几乎被完全吸收,且基本上不吸收H2S和CO2,避免了碱液的过度消耗,同时,SO2 被充分吸收,可减少对后续吸附剂的影响.13X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吸附H2S效果和再生效果,可以循环吸附,再生后的H2S也可以在装置重新开工且达到稳定运行后循环使用.结论 采用碱洗脱SO2 耦合吸附脱H2S尾气处理工艺可保证天然气净化厂在开停工过程中SO2 排放量大幅减少,且工艺简单,操作空间大.

    吸收吸附硫化氢二氧化硫13X分子筛脱硫尾气处理SCOT

    钙基干法脱硫剂用于烟气中SO2达标排放

    廖小东王敏灏李蒲智江帆...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钙基干法脱硫剂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钙基脱硫剂成本低、脱硫性能好及对环境友好的优势,以实现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达标排放.方法 采用XRD、BET、FTIR、XPS技术对制备的钙基脱硫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模拟含硫废气,借助固定床反应器考查SO2 含量、反应温度、O2 含量、体积空速对钙基干法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 制备的钙基脱硫剂脱硫效果较好,其最佳操作温度范围为 220~300℃,适用于烟气中SO2 体积分数不超过 0.4%的情况.O2含量的增加产生了新的用于吸附的活性位点,对脱硫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当体积空速在 500~2 000 h-1 范围内时,硫容变化不大.结论 钙基干法脱硫剂应用于烟气脱硫领域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可为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二氧化硫钙基脱硫剂烟气脱硫达标排放干法脱硫

    高含硫天然气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沉积物分析及对策

    常洪莉王婷婷程耀泽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某高含硫天然气硫磺回收装置液硫中出现大量黑色沉积物,进而引发了液硫储罐泵泵轴卡死、过滤网堵塞、硫磺造粒装置性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硫磺颗粒正常生产,需追溯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 通过元素组分分析、工艺流程分析以及现场实验,对黑色沉积物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认为液硫脱气催化剂的注入是造成黑色沉积物的根本原因,液硫储罐泵阴燃是黑色沉积物形成的促成因素.结论 通过采取优化液硫处理操作参数、改善液硫脱气工艺、更换液体催化剂、引进固体催化剂脱气技术等措施,可从来源上消除黑色沉积物,并为现场解决硫生产问题提供操作和调整的参考.

    高含硫天然气硫磺回收液硫脱气催化剂黑色沉积物液硫储罐泵阴燃

    试炼巴士拉重质原油工业实践

    张洪魏文平胡锦原杨志和...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降低原油成本及汽、柴油产量,以适应炼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汽、柴油市场萎缩和炼化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方法 以巴士拉重质原油为原料,增加直馏工艺间歇式生产沥青的流程,通过调整原油、半成品及成品物料的库存数量保证蒸馏-渣油加氢-催化和蒸馏-焦化工艺的连续平稳运行.结果 将质量分数为 20%的巴士拉重质原油与其他劣质原油掺混后,采用直馏工艺生产出合格的AH-70(A)牌号沥青.试炼期间还掺炼了铁质量分数达到155 μg/g的二次稀释原油罐底油,掺炼质量分数为24%.通过控制常压渣油外甩量,渣油加氢原料中(镍+钒)质量分数仅为71.9 μg/g.结论 以巴士拉重质原油为原料,通过直馏工艺可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沥青产品,加工的主要难点是渣油收率高和重金属含量高.对于单套规模较大的蒸馏装置,可采取间歇性掺炼的加工方法,通过控制常压渣油外甩量的方式,降低对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影响.

    巴士拉重质原油减压渣油沥青原油罐底油铁含量氯含量

    直接选择氧化硫磺回收装置催化剂运行评价

    高春华刘仁杰赵红亮魏巍...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直接选择氧化硫磺回收装置的总转化率、选择性及硫回收率下降和下游尾气处理装置碱耗偏高等一系列问题,保证装置的高效运转.方法 分别对直接选择氧化硫磺回收装置等温和绝热两级反应器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更换绝热催化剂的解决方法,通过调研和开展室内实验,最终选定氧化硅基催化剂,并进行了绝热催化剂的更换.结果 绝热催化剂更换为氧化硅基催化剂后,绝热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大幅提高,相较于更换催化剂前,绝热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提升 55个百分点以上,相较于原氧化钛基催化剂运行初期,绝热转化率提升了 17.10个百分点,绝热选择性提升了 31.54个百分点,且绝热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抗过氧化能力.相较于更换催化剂前,硫磺回收装置总转化率、选择性和硫回收率提升至 95%以上,碱液消耗量降低了 16 m3/d;相较于氧化钛基催化剂运行初期,总转化率、总选择性和硫回收率提升了 1~3 个百分点,碱液消耗量降低了 11 m3/d.结论 绝热催化剂更换为氧化硅基催化剂后,排放尾气中SO2 质量浓度明显降低,稳定维持在100 mg/m3 以下,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硫磺回收直接选择氧化脱硫转化率选择性氧化硅基催化剂

    乙烯裂解炉现场标定试验及裂解工艺优化

    王小强杨淑萍程中克李博...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乙烯裂解炉的优化运行提供迅捷的技术方案,提升乙烯裂解装置的运行效益.方法 确定乙烯裂解炉现场标定试验方案,分析裂解原料的物性和组成,应用自主开发的在线采样装置,以石脑油裂解炉和加氢尾油(HTO)裂解炉为例,开展乙烯裂解炉现场标定试验,用标定试验得到的结果,指导乙烯裂解炉出口温度(COT)的优化调整.结果 标定试验得到石脑油裂解炉和HTO裂解炉适宜的COT分别为 855℃和 830℃.在上述控制温度下,石脑油裂解炉双烯(乙烯+丙烯)收率和三烯(乙烯+丙烯+1,3丁二烯)收率分别达到最高值 45.53%和 49.15%,HTO裂解炉双烯收率和三烯收率分别达到最高值52.10%和59.21%,提升明显.结论 采用自主开发的在线采样装置,应用文中所述标定试验方案,在生产能力80×104 t/a的乙烯裂解装置上,对不同原料裂解炉进行现场标定,优化裂解工艺,能有效地提高裂解目的产物的收率,提升乙烯裂解装置的运行效益.

    乙烯蒸汽热裂解裂解炉标定

    焙烧温度对CuCl/HY分子筛结构及CO吸附性能的影响

    钟荣强李鹏赵毅薄德臣...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固态离子交换过程中的载体结构和骨架变化,同时考查吸附剂的CO吸附容量.方法 首先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aY,然后通过氨离子交换法得到NH4Y,经过焙烧得到HY载体,将CuCl和HY按照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分别在250℃、350℃、450℃、550℃、650℃和 750℃的氮气环境下焙烧,得到系列吸附剂样品,利用XRD、Ar吸附/脱附、SEM等方法表征样品.结果 采用固态分散法制备吸附剂时,低温区间主要是CuCl在HY载体上进行单层分散,高温区间主要是CuCl与分子筛表面的羟基发生离子交换,形成孤立态的Cu+,进一步提高温度,分子筛的结构发生坍塌.结论 孤立态的Cu+更有利于对CO的吸附.在CuCl和HY的混合体系下,最优焙烧温度为 650℃,此时,样品不但具有较高的CO吸附量,还具有较高的CO/N2 选择性.

    CuCl/HY固态分散法焙烧温度孤立态Cu+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LNG三层壁储罐内罐壁的力学特性分析

    王琪狄骏皓丁徐强李忠国...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热流固耦合分析LNG三层壁储罐在运行基准地震作用下,其内罐结构的受力和形变问题.方法 首先,对LNG三层壁全容罐的初始数据与内罐壁厚度进行设计;其次,分析储罐传热问题,并对外罐与中罐之间的保冷结构进行布置,利用ANSYS APDL对内罐壁进行温度场仿真;再次,对储罐动力学以及流固耦合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地震反应谱设计出特定的运行基准地震(OBE)反应谱,并对储罐模型进行质点简化计算和模态分析;最后,利用ANSYS软件将静载荷分析、热分析和响应谱分析使用SRSS组合,进行工况组合分析.结果 水平OBE作用造成内罐的最大位移为 7.83 mm;法向应力的最大值为 31.310 MPa;竖向OBE作用造成内罐的最大位移为 6.42 mm;法向应力的最大值为 13.576 MPa.结论 在考虑热流固耦合的基础上得到的水平OBE作用应力最大处位于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上的主容器两侧下部并平行于地震方向两侧的锚固带处;竖向OBE作用应力最大处位于穹顶和外罐壁交接处,以及罐壁底部的环形空间.

    LNG三层壁全容罐温度场动力学热流固耦合

    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探析及模型构建

    张中亮李剑马宗虎冯冰...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随着欧盟碳边境税的实施及国际航运公司大量生产绿色甲醇燃料船舶,未来全球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因此,亟需探索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商业化运行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不同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的对比分析,构建了基于生物质厌氧和气化制生物燃气,结合绿电制氢,最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以生产绿色甲醇的模型.结果 该模型可输出绿色甲醇 10×104 t/a、生物有机肥 12×104 t/a、活性炭 7 000 t/a,CO2 总减排潜力达到 80×104 t/a,纳入碳减排收益该模型可实现税后内部收益率超过 8%的经济可行性.结论 经过理论参数分析构建的依托风、光绿电及生物燃气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可为国内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开发及风光绿电消纳提供借鉴.

    生物质生物燃气绿色甲醇绿电

    下期要目

    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