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李炳汝

月刊

1671-4008

syyy@163169.net;syyyzz@126.com

0531-51671963,87526989

250022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实用医药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 Pharmac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总政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综合性医学期刊,为各级医学科技人员服务,为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主要栏目: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药学及临床经验、短篇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卫生防疫、护理、中医中药、病例报告、图书情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乌止痛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重症肌无力疼痛的效果

    张广斌张亚东张晓明
    514-516,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青乌止痛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重症肌无力(MG)疼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1例MG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观察组31例,采用溴吡斯的明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青乌止痛胶囊和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溴吡斯的明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吲哚美辛缓释片.对比分析MG疼痛患者疼痛缓解时间、3个月疼痛复发率和MG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Osserman分型、疼痛数字分级评估法(NR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疼痛缓解时间及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及降低(P<0.05),3个月后2组MG临床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乌止痛胶囊及电钎加用不但能有效地治疗MG疼痛,而且可协助提高MG的临床疗效,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重症肌无力疼痛青乌止痛胶囊电针

    腰方肌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中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申海洋
    517-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中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指导未来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时麻醉方案的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医院就诊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后10 min (T0)、麻醉诱导时(T1)、切皮时(T2)及切皮后20 min(%)记录2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术前10 min (Ta)、切皮后20 min (Tb)、术后6h(Tc)、术后1 d(Td)检测患者的应激相关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免疫功能(CD3+、CD4+、CD8+、CD47CD8+).结果 2组T1时MAP、HR水平均较T0时降低,并在T2、T3时逐渐回升,时点、组间时点交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b时的Cor、NE、E水平较Ta时升高,在Tb、Tc时回降,但仍高于Ta时,观察组各时点的Cor、N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时点、组间及时点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b、Tc、Td时CD3+、CD4+、CD4+/CD8+均较Ta时降低,CD8+较Ta时升高,但观察组Tb、Tc、Td时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Tb、Tc、Td时CD8+、CD4Y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术中应激反应,且对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损伤较小.

    结肠癌全身麻醉腰方肌阻滞超声引导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免疫功能

    NT-proBNP联合肌钙蛋白Ⅰ检测对老年慢性心衰的诊断价值

    崔娟孙晓平
    52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Ⅰ(cTn 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0月经医院诊治的老年CHF患者110例(研究组),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Ⅳ级,另选取11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NT-proBNP、cTn Ⅰ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评价单一NT-proBNP、cTn Ⅰ和两者联合对于CHF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NT-proBNP、cTn 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YHAⅢ、Ⅳ级NT-proBNP、cTn Ⅰ、LVEDD高于NYHAⅡ级,而LVEF低于NYHAⅡ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Ⅳ级NT-proBNP、cTnⅠ、LVEDD高于NYHAⅢ级,LVEF低于NYHAⅡ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研究组NT-proBNP和cTn Ⅰ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DD亦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cTn Ⅰ、NT-proBNP和cTn Ⅰ联合NT-proBNP诊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 (95%CI:0.58~0.72,P=0.004)、0.74 (95%CI:0.64~0.78,P=0.001)和0.85 (95%CI:0.76~0.82,P<0.001),cTn Ⅰ联合NT-proBNP诊断CHF的效能优于单独cTn Ⅰ或NT-proBNP (P<0.05).结论 NT-proBNP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优于cTn Ⅰ,且两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诊断预后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饶培豪杨洋韩振东贾丽娜...
    524-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BG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20例.BG组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胸椎旁神经阻滞,G组不做任何处理,2组全麻方法相同,术后均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记录术后1h、6h、12 h、24 h、48 h患者静息及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躁动情况、首次按压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结果 与G组比较,BG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间羟胺和乌拉地尔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组术后躁动例数、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明显小于G组,BG组首次按压PCIA时间明显长于G组(P<0.05),BG组术后1 h、6h、12h、24 h、48 h患者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用量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躁动的发生率.

    胸椎旁神经阻滞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

    马尾神经冗余征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陈晓肖欢雷寿斌李增...
    527-53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马尾神经冗余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明确为腰椎管狭窄症(L4/5)患者142例,MR上狭窄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100mm2.依据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分为RNRs+组和RNRs-组.借助surgimap测量L4/5层面CSA、最小椎管有效矢状径(effective sagittal diameter,ESD).应用SPASS 23.0分析RNRs与LSS治疗选择的相关性.结果 RNRs+患者更倾向于手术治疗(P<0.05,OR=14.667,95%CI 6.332~33.972),RNRs与选择手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1~0.86),敏感度72.4%,特异性84.8%;RNRs+组与RNRs-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Rs+组男性比例更高、病程更长(P<0.05),RNRs+组患者CSA更小、ESD更短(P<0.05).结论 RNRs可作为LSS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一个影像学定性指标.

    腰椎管狭窄症马尾神经冗余征治疗选择手术

    感染科护士的共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瑞琳王冬张娜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感染科护士的共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护士倦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12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疲劳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青岛市4所三甲医院108名感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感染科护士共情满意维度得分为(32.84±3.99)分,职业倦怠得分为(26.59±4.49)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3.16±2.28)分,中重度共情疲劳占91.7%.护士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状态与共情满意呈高度正相关,与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呈高度负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科护士工作年限、最小子女的年龄、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社会支持对共情满意有影响(P<0.05);最小子女的年龄、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职业暴露、有无手足皮肤浸溃产生皮炎、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影响(P<0.05);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社会支持对继发性创伤应激有影响(P<0.05).结论 感染科护士的共情疲劳受到护士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工作环境相关因素及躯体状况的影响,应加强共情疲劳的动态监测,并针对性地提高保障支持工作.

    感染科护士共情疲劳影响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767例临床特征分析

    林慧艳秦秀菊
    537-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19-2020-03-2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767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疾病分型间的关系.结果 1767例患者中,轻型25例(1.41%),普通型1435例(81.21%),重型241例(13.64%),危重型66例(3.74%).4组间性别与年龄具有显著差异.常见症状为发热950例(53.76%),咳嗽925例(52.35%).患者入院时的体温、心率与疾病分型无相关性,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入院时呼吸频率与平均动脉压与疾病分型存在相关性.炎性指标与疾病分型存在相关性.该研究病死率为1.92%,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4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多见,重型、危重型以高龄、男性患者发病率高,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热、咳嗽为最常见症状.低淋巴细胞计数提示预后不良.

    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特征肺炎分型预后

    流程路径管理在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李姝
    540-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流程路径管理在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为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流程路径管理.住院诊疗护理5周,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2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4%,低于对照纽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12,P=0.0155).结论 采用流程路径管理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流程路径管理脑梗死抑郁症不良事件应用效果

    双心护理对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俊峰许倩朱米雪
    544-546,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双心护理对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新发HFrEF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HFrEF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2组患者均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96.1%)皆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双心护理可显著改善HFrEF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双心护理心力衰竭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

    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董媛媛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患者反馈为基础的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来医院透析的101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以患者反馈为基础的全程跟踪护理,连续护理2个月.统计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2组心理状态(SCL-90)、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营养状况[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心理状态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等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HB、T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2.00% (P<0.05),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4.00% (P<0.05).结论 以患者反馈为基础的全程跟踪护理可纠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并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全程跟踪护理患者反馈血液透析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