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马保根

月刊

1674-3474

hnzd@chinajournal.net.cn

0371-6558004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人民医院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因素

    侯超峰马志勇罗淑萍王东方...
    704-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UR)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外剥内扎联合内痔硬化剂注射术的混合痔患者974例,有肛裂、肛瘘、肛乳头纤维瘤等疾病者同时行相应手术进行处理.术后发生尿潴留者68例为尿潴留组,未发生尿潴留者906例中随机选取68例为非尿潴留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痔疮病程、痔疮分度、基础疾病及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记录联合手术比率、套扎内痔点数、外痔切除点数、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术后3 h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混合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结果 (1)尿潴留组BMI[(22.91±2.94)kg/m2]小于非尿潴留组[(24.58±4.11)kg/m2](t=-2.730,P=0.007),联合手术比率(77.9%)高于非尿潴留组(23.5%)(x2=38.126,P<0.001),手术时间[60.5(49.5,75.0)min]长于非尿潴留组[45.0(40.0,58.0)min](U=-3.936,P<0.001),套扎内痔点数[3.0(3.0,4.0)]、外痔切除点数[3.0(1.0,3.0)]均多于非尿潴留组[2.0(2.0,3.0)、2.0(1.0,3.0)](U=-4.030,P<0.001;U=-2.805,P=0.005),术后 3 h VAS[3.5(2.0,4.0)分]高于非尿潴留组[(2.0(2.0,2.0)分](U=-7.282,P<0.001),性别比例、年龄、痔疮病程、痔疮分度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率、术中液体入量与非尿潴留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MI(OR=0.801,95%CI:0.668~0.961,P=0.017)、术后 3 h VAS(OR=10.245,95%CI:3.769~19.180,P=0.001)、联合手术(OR=8.502,95%CI:3.460~30.338,P=0.001)是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结论 BMI小、行联合手术、术后VAS高的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联合内痔硬化剂注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增大.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影响因素

    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性心肌病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赵晨晨马继芳周游王凡...
    708-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性心肌病(AF-CM)患者的临床特点、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早期诊断AF-CM的指标及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23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210例,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15%或恢复正常者158例为AF-CM组,LVEF升高<15%或未改变者5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AF(DCM-AF)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F病程、AF类型、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记录2组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术前动态心电图结果,术后HF药物应用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面积、二尖瓣反流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F合并HF患者为AF-CM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LVEDD及NYHA心功能分级诊断AF-CM的效能.随访至2023年9月1日,比较2组AF复发、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及无事件生存情况.结果 (1)AF-CM组患者年龄[(59.260±12.442)岁]大于 DCM-AF 组[(53.980±13.220)岁](t=2.613,P<0.001),最慢心率[(59.200±13.776)次/min]快于 DCM-AF 组[(54.810±12.720)次/min](t=0.203,P=0.043),入院时 CHA2DS2-VASc 评分、HAS-BLED评分、LDL-C水平及术后HF药物应用情况等与DCM-A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F-CM组术前 NT-proBNP[976.500(564.175,1 799.250)ng/L]、血肌酐[(81.300±25.190)μmol/L]水平低于DCM-AF 组[1 231.000(838.275,2 093.250)ng/L、(91.710±27.186)μmol/L](P<0.05),NYHA 心功能Ⅰ~Ⅱ级比率(77.8%)高于 DCM-AF 组(30.8%)(P<0.05).术后 1 个月,AF-CM 组 NT-proBNP[225.000(100.500,450.000)ng/L]、血肌酐[(76.386±16.167)μmol/L]水平低于术前(P<0.05),NYHA心功能Ⅰ~Ⅱ级比率(100.0%)高于术前(P<0.05);DCM-AF组 NT-proBNP水平[679.100(392.525,1 047.250)ng/L]低于术前(P<0.05),NYHA 心功能Ⅰ~Ⅱ级比率(55.8%)高于术前(P<0.05),血肌酐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F-CM组NT-proBNP、血肌酐水平低于DCM-AF组,NYHA心功能Ⅰ~Ⅱ级比率高于DCM-AF组(P<0.05).(3)AF-CM组术前 LVEDD[(53.470±6.112)mm]、LAD[(43.342±6.427)mm]均小于 DCM-AF 组[(62.650±9.452)、(45.587±6.646)mm](P<0.05),LVEF[(38.920±4.616)%]大于 DCM-AF 组[(34.540±6.652)%](P<0.05),二尖瓣重度反流比率(26.6%)低于DCM-AF组(48.1%)(P<0.05),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面积与DCM-A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AF-CM 组 LVEDD[(49.820±4.624)mm]、LAD[(37.910±4.568)mm]、二尖瓣反流面积[1.900(1.100,3.100)cm2]均小于术前(P<0.05),LVEF[(57.580±4.351)%]大于术前(P<0.05),二尖瓣重度反流比率(1.3%)低于术前(P<0.05);DCM-AF组 LVEDD[(60.000±8.586)mm]、LAD[(41.940±5.903)mm]小于术前(P<0.05),LVEF[(40.790±6.690)%]大于术前(P<0.05).术后 6 个月,AF-CM 组 LVEDD、LAD、二尖瓣反流面积均小于DCM-AF组,LVEF大于DCM-AF组,二尖瓣重度反流比率低于DCM-AF组(P<0.05).(4)随访至2023年9月1日,2组均无死亡病例,AF-CM组AF复发率(8.2%)、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16.5%)均低于DCM-AF组(25.0%、65.4%)(P<0.05),无事件生存率(83.5%)高于 DCM-AF 组(34.6%)(P<0.05).(5)LVEDD(OR=0.853,95%CI:0.788~0.923,P<0.001)、NYHA 心功能分级(OR=0.243,95%CI:0.140~0.420,P<0.001)是 AF 合并 HF 患者为AF-CM的影响因素.(6)LVEDD、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以58.5 mm、2.5为最佳截断值,诊断AF合并HF患者为AF-CM的AUC 分别为 0.789(95%CI:0.711~0.868,P<0.001)、0.810(95%CI:0.745~0.875,P<0.001),灵敏度分别为 69.0%、69.0%,特异度分别为 79.0%、78.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 为 0.887(95%CI:0.840~0.933,P<0.001),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86.5%.结论 LVEDD<58.5 mm、NYHA心功能≤ Ⅱ级的AF合并HF患者AF-CM的可能性大,行导管消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较DCM-AF明显;LVEDD联合NYHA心功能分级对AF-CM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导管消融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miR-363-3p表达与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的关系

    董蕾史天云余进松王志刚...
    716-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miR-363-3p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PCOS不孕患者115例为PCOS组,同期无PCOS男方因素不孕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入院次日血清miR-363-3p相对表达量;比较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等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PCOS患者miR-363-3p相对表达量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等的相关性.115例PCOS患者均给予规范化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67例临床妊娠者为妊娠组,48例受孕失败者为未妊娠组,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miR-363-3p相对表达量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PCO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2.86±0.58)、空腹胰岛素[(25.63±2.51)mu/L]、促黄体生成素[(14.20±3.49)u/L]、卵泡刺激素[(8.32±1.47)u/L]、睾酮[(0.75±0.21)μg/L]、催乳素[(14.85±2.69)μg/L]、孕酮[(1.21±0.41)nmol/L]和抗米勒管激素[(9.54±2.46)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2±0.41、(12.40±1.24)mu/L、(5.63±0.74)u/L、(5.74±1.05)u/L、(0.42±0.14)μg/L、(10.32±3.51)μg/L、(0.75±0.36)nmol/L、(3.68±1.58)μg/L](P<0.05),雌二醇[(106.41±26.47)pmol/L]水平和 miR-363-3p 相对表达量(0.46±0.09)均低于对照组[(163.58±32.51)pmol/L、1.00±0.18](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 PCOS不孕患者miR-363-3p相对表达量与空腹胰岛素(r=-0.753,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r=-0.742,P<0.001)、促黄体生成素(r=-0.635,P<0.001)、卵泡刺激素(r=-0.596,P<0.001)、睾酮(r=-0.658,P<0.001)、催乳素(r=-0.584,P<0.001)、孕酮(r=-0.695,P<0.001)、抗米勒管激素(r=-0.684,P<0.001)水平均呈负相关,与雌二醇(r=0.748,P<0.001)水平呈正相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无相关性.(2)妊娠组体质量指数[(22.01±1.57)kg/m2]、空腹胰岛素[(24.01±1.87)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30±0.36)、促黄体生成素[(12.04±3.41)u/L]、卵泡刺激素[(7.41±1.24)u/L]、睾酮[(0.59±0.15)μg/L]和抗米勒管激素[(12.15±1.65)μg/L]水平均低于未妊娠组[(26.30±2.01)kg/m2、(27.32±1.65)mu/L、2.94±0.45、(17.62±3.21)u/L、(9.63±1.02)u/L、(0.83±0.34)μg/L、(7.69±1.85)μg/L](P<0.05),雌二醇[(114.63±15.64)pmol/L]水平及miR-363-3p相对表达量(0.64±0.12)均高于未妊娠组[(101.32±18.42)pmol/L、0.25±0.05](P<0.05),年龄、血压、空腹血糖、催乳素、孕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未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OR=3.823,95%CI:1.845~6.418,P<0.001)、促黄体生成素(OR=5.778,95%CI:1.458~9.326,P<0.001)、睾酮(OR=2.617,95%CI:1.067~4.815,P=0.014)、催乳素(OR=4.669,95%CI:1.362~6.251,P<0.001)、miR-363-3p(OR=4.600,95%CI:2.521~8.325,P<0.001)是 PCOS 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 PCOS不孕患者血清miR-363-3p相对表达量降低,与性激素水平异常和糖代谢紊乱有关,miR-363-3p低表达的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失败的概率较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miR-363-3p代谢紊乱促排卵治疗临床妊娠

    气道重建术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气道管理临床分析

    丁卫卫钱晓亮姚翔燕贾佳...
    72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气道重建术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气道管理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3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气道重建术、围手术期应用静脉-静脉(V-V)ECMO辅助气道管理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2例为气管中下段肿瘤患者,10例ECMO上机前NYHA心功能Ⅰ~Ⅱ级.记录8例气道创伤患者气道病变位置、Murray肺损伤评分,2例肿瘤患者管腔阻塞情况;记录10例患者ECMO应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乳酸最高值、术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术中停止呼吸机通气者呼吸机暂停时间、ECMO撤机和气管导管拔管情况、ECMO总辅助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气道创伤患者中1例气管中上段断裂,1例左上叶管口处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3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多节段多部位气道损伤;Murray肺损伤评分均≥3分;7例合并多根多处肋骨骨折;6例术前明确诊断气管/支气管断裂,2例单侧主支气管断裂术前未明确诊断者胸腔闭式引流瓶可见大量气泡随呼吸溢出,可疑气道损伤;8例气管插管后呼吸机难以维持氧合,于ICU建立ECMO.2例肿瘤患者术前CT重建影像示气管中下段肿瘤阻塞管腔>50%,术前建立ECMO.10例患者ECMO上机后氧合均恢复正常.(2)7例患者术中停止呼吸机通气,采用完全ECMO呼吸支持,3例患者术中呼吸机联合ECMO呼吸支持.10例患者手术时间(234.3±73.2)min,术中乳酸最高值(1.4±0.7)mmol/L,术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89.3±4.9)%.7例术中停止呼吸机通气者呼吸机暂停时间67.5(0,127.5)min.(3)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带气管导管和ECMO返回ICU,ECMO撤机成功、气管导管拔管存活出院.10例ECMO总辅助时间(2.7±1.2)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3±2.0)d,术后ICU停留时间(7.2±2.2)d,总住院时间(24.2±9.5)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发生左侧声带麻痹1例.结论 气道重建术前充分评估病情,对气管插管后呼吸机难以维持氧合或不能插管的患者应用ECMO有利于维持氧合,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好.

    气道重建体外膜肺氧合围术期气道管理

    运动激发试验联合左旋多巴激发试验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

    李鑫李春青王振竞刘欣...
    726-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激发试验联合左旋多巴激发试验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价值,构建预测GHD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行GHD筛查的矮小症患儿67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运动激发试验前后及口服左旋多巴30、60、90、120 min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各时间点血清GH水平均<10 μg/L者行胰岛素激发试验.根据激发试验结果将67例患儿分为GHD组39例和非GHD组28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标准差积分、坐高、骨龄、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及运动激发试验后各时间点血清GH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运动后即刻联合口服左旋多巴后各时间点血清GH水平筛查GHD的效能.选择筛查GHD效能较好的(AUC≥0.8)时间点的血清GH构建预测GHD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预测GHD的效能.结果 (1)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标准差积分、坐高、骨龄、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GHD组运动激发试验前血清GH水平[0.578(0.186,1.689)μg/L]与非GHD组[0.729(0.277,1.950)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即刻及口服左旋多巴30、60、90、120 min时血清 GH[2.830(1.235,4.936)、1.641(0.511,2.890)、2.160(0.606,3.680)、1.620(0.650,3.067)、1.350(0.520,2.796)μg/L]水平均 低于非 GHD 组[10.030(1.450,14.630)、13.290(1.325,10.900)、6.673(1.838,10.495)、13.600(1.272,6.615)、2.855(1.045,5.060)μg/L](P<0.05).(3)运动后即刻联合口 服左旋多巴 30、60、90、120 min 时血清 GH 水平筛查 GHD的AUC 分别为 0.758(95%CI:0.648~0.910,P<0.001)、0.816(95%CI:0.704~0.927,P=0.005)、0.784(95%CI:0.667~0.900,P<0.001),0.837(95%CI:0.585~0.864,P=0.002),灵敏度分别为 92.3%、87.1%、89.7%、82.1%,特异度分别为 67.8%、71.4%、57.1%、67.8%.(4)选择运动后即刻及口服左旋多巴60、120 min血清GH水平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GHD的AUC为0.876(95%CI:0.755~0.996,P<0.001),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85.0%.结论 运动后即刻联合口服左旋多巴60、120 min时血清GH水平筛查GHD的价值较高,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GHD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矮小症生长激素运动激发试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

    三维重建在复杂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邓东锋付志豪陈家兴杨志钊...
    73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性肝癌切除术前行三维重建在预测肝切除体积、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复杂性肝癌患者3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应用IQQA-Liver软件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分别在二维、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全肝体积和肿瘤体积;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手术方案,计算预切除肝体积、残肝体积,确定最佳肝切除方式和层面.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实际切除肝体积.比较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Pearson相关法分析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1)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59)min,肝门阻断时间(23.0±8.8)min,术中出血量(517±342)mL,术后组织病理均证实为肝细胞癌.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大量胸腔积液8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1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2)二维图像测量的全肝体积[(2 316±490)cm3]、肿瘤体积[(669±420)cm3]与三维重建图像测量结果[(2 319±494)、(672±427)cm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9,P=0.846;t=0.029,P=0.977).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1 140±430)cm3]与手术切除肝体积(1 130±404)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4,P=0.917).(3)三维重建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切除肝体积呈正相关(r=0.998,P<0.001).结论 复杂性肝癌患者术前行三维重建可模拟手术方案,准确测量预切除肝体积,制订最优手术方案.

    复杂性肝癌肝切除术三维重建技术

    低灌注强度比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

    孙梦飞蒋兰李怡萍吴宇鹏...
    735-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前低灌注强度比(HIR)变化,探讨HIR评估患者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前循环LVO-AIS患者101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EVT,记录桥接EVT比率、EVT术式、取栓次数、入院至穿刺成功时间(DPT)、血管再通情况(mTICI分级2b或3级)、术后并发症(大面积脑水肿、肺部感染、PH2型出血转化)发生情况.101例EVT前行CT/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责任大脑半球、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HIR、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脑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比率.依据EVT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101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记录2组卒中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进展性卒中比率、发病至入院时间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压、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D-二聚体升高比率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发病至入院时间、EVT前HIR及rCBV、术后大面积脑水肿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1)101例中28例行桥接EVT,EVT后再灌注成功98例,未成功3例.EVT后90 d预后良好36例,预后不良65例.(2)预后良好组年龄[64(57,74)岁]小于预后不良组[67(63,79)岁](P<0.05),入院时NIHSS[13.00(6.00,20.25)分]、血糖[5.78(4.89,7.90)mmol/L]、中性粒细胞计数[4.76(3.56,7.32)× 109/L]、NLR[3.71(1.95,5.96)%]、D-二聚体增高比率(50.00%)、HIR[0.01(0,0.03)]、rCBV明显减低(41.67%)及术后大面积脑水肿(13.89%)、肺部感染(22.22%)、PH2 型出血转化(16.67%)发生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18.00(13.00,27.50)分、6.90(5.70,8.49)mmol/L、5.91(4.85,8.38)× 109/L、5.28(2.71,8.09)%、84.62%、0.17(0.13,0.22)、75.38%、73.85%、61.54%、47.69%](P<0.05),入院时ASPECTS[7(6,8)分]、脑侧支循环良好比率(55.56%)均高于预后不良组[5(4,6)分、21.54%](P<0.05),性别、卒中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发病至入院时间(OR=1.299,95%CI:1.045~1.615,P=0.019)、rCBV(OR=14.791,95%CI:1.816~15.944,P=0.033)、HIR(OR=1.171,95%CI:1.067~14.190,P=0.008)、术后大面积脑水肿(OR=0.036,95%CI:0.007~0.179,P<0.001)是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4)发病至入院时间、EVT前HIR分别以3.975 h、0.065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12(95%CI:0.491~0.732,P<0.001)、0.924(95%CI:0.872~0.977,P<0.001),灵敏度分别为 58.5%、89.2%,特异度分别为69.4%、88.9%;rCBV明显减低、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水肿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 0.667(95%CI:0.555~0.782,P<0.001)、0.799(95%CI:0.708~0.891,P<0.001),灵敏度分别为 75.4%、73.8%,特异度分别为58.3%、86.1%.结论 发病至入院时间长、rCBV明显减低、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水肿、高HIR的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大,HIR预测EVT后90 d预后的价值较高.

    急性缺血性卒中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低灌注强度比脑侧支循环预后

    利妥昔单抗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感染的效果

    桂瑞瑞董晓锋李珍王娟...
    74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预防EB病毒(EBV)感染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行allo-HSCT的91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移植第5天给予单次小剂量利妥昔单抗预防EBV感染者为利妥昔单抗组;38例移植前1 d起口服阿昔洛韦(400 mg/次,2次/d)至免疫抑制剂停用预防EBV感染者为对照组;2组移植前常规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记录2组移植后30、60、90 d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水平及CD3+、CD20+淋巴细胞数量.随访3年,记录2组移植后EBV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他感染、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1)2组回输单个核细胞数量、CD34+细胞数量、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造血重建率、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利妥昔单抗组移植后30、60、90 d 淋巴细胞计数[0.2(0.1,0.4)× 109/L、0.2(0.1,0.3)× 109/L、0.3(0.1,1.5)× 109/L]均低于对照组[0.5(0,4.1)×109/L、0.6(0.1,2.5)× 109/L、1.3(0.3,2.9)× 109/L](P<0.05),移植后 30 d IgA 水平[0.95(0.18,2.29)g/L]低于对照组[1.59(0.77,2.68)g/L](P<0.05).(3)随访至 2023年12月31日,利妥昔单抗组EBV 感染率(20.75%)、EBV 感染后 EBV-DNA 最高载量[9.60(2.20,51.30)× 103 拷贝/mL]、EBV 感染后 EBV-DNA载量>1× 104拷贝/mL 比率(9.43%)均低于对照组[65.79%、36.40(6.60,154.00)× 103 拷贝/mL、26.32%](P<0.05),移植后EBV初次感染时间[77(36,420)d]晚于对照组[33(23,53)d](P<0.05),初次EBV感染时EBV-DNA载量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妥昔单抗组重度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妥昔单抗组死亡9例,对照组死亡11例,利妥昔单抗组3年总生存率(82.30%)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患者allo-HSCT后第5天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有效预防移植后EBV感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程度较轻,不影响造血重建,不增加其他感染,较安全.

    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利妥昔单抗EBV感染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宁尚俊奎李巍高丹丹...
    749-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是由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脑小血管疾病.Notch3基因编码的Notch3蛋白主要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周细胞及内皮细胞中表达.Notch3基因突变导致Notch3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周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进而引起脑血流调节异常等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脑小血管的病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血管平滑肌细胞周细胞内皮细胞

    医院文化建设创新路径探析——基于对"幸福省医·经典共读"百场读书会的量化与解析

    武素英胡晓军李伟博秦基石...
    753-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医院文化,对推动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创新举办"幸福省医·经典共读"读书分享会并持续开展,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高美誉度的文化品牌.本研究通过对读书分享会进行多维度的量化和解析,进一步探析医院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读书分享会医院文化创新路径量化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