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梦鸽刘欣欣郑霞李阳阳...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进行治疗的 92 例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卡巴拉汀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程度、神经精神状态、生活能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炎症介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高频rTMS联合卡巴拉汀治疗可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神经精神状态,调节NSE及SO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老年痴呆认知障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卡巴拉汀

    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研制以及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沈燕李玉峰尤继芹李松梅...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分析俯卧位通气装置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1年 1月至 2024年 1月ARDS患者 56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8例.对照组采用海绵垫、枕头等传统方法安置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制的可调节式俯卧位装置安置俯卧位通气.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安置俯卧位用时与患者俯卧位通气耐受时长,非计划性拔管、头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氧合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干预后两组氧合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计划性拔管、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安置俯卧位用时短于对照组,患者PPV耐受时间长于对照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平台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易于患者长时间耐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肺顺应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自制俯卧位通气装置呼吸力学指标

    无创-有创序贯通气应用于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侯红梅彭峰肖芸陈庆...
    8-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有创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3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 60 例重症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无创-有创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第 1 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17、白介素IL-1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red、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有创通气治疗相比,重症哮喘并Ⅱ型呼衰患者采用无创-有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重症哮喘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有创序贯通气氧分压肺功能

    羧甲司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王素杰刘笑笑徐文娟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羧甲司坦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6 月收治的 84 例AE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2 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HCO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气峰值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量表(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羧甲司坦用于治疗AECB患者能够获得较好效果,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恢复其肺功能水平,促进病情转归,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慢性支气管炎羧甲司坦左氧氟沙星片

    胆宁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远鹏陈建科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宁片联合西药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年2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98 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胆宁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7 d.对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生化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腹痛拒按、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干燥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淀粉酶(AMY)、血清脂肪酶(LPS)、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综合调查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宁片联合西药治疗SAP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各项炎症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生化指标,且生活质量恢复情况较好,临床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胆宁片奥曲肽注射液

    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争晓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1 月至 2023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98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肿体积、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血清炎症介质、血流动力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体积和水肿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缩小脑血肿体积和水肿面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高血压脑出血乌拉地尔甘露醇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邢亚闯卢圣勋刘杰何厚乐...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6 月至 2023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64 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行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5-HT、SP、PGE2、NPY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外固定术相比,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效果更加理想,术后患者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且肺功能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术肺功能

    中药熏洗联合渐进性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

    范琦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渐进性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98 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 49 例.基础组术后给予渐进性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基础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和骨代谢水平.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消肿、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活动范围、手活动范围、握力、疼痛、功能状态分值均高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桡偏、旋前、旋后度均大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5b(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水平低于基础组,骨钙素(BGP)、护骨素(OPG)、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水平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渐进性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及腕关节活动度,加速术后恢复,调节骨代谢水平.

    桡骨远端骨折中药熏洗渐进性功能锻炼

    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在前置胎盘术中的止血效果

    葛士俊程光卉郭东雅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LUSBS)术在前置胎盘(PP)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PP剖宫产产妇 40 例,随机分为常规止血组和LUSBS止血组,各 20 例.LUSBS止血组采用止血带捆绑下LUSBS术止血,常规止血组采用常规止血措施进行止血.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宫缩情况、手术前后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流动力学、血红蛋白(Hb)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USBS止血组术中、术后 24 h出血量少于常规止血组,术后纱布留置时间短于常规止血组,产后子宫收缩时间长于常规止血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常规止血组(P<0.05);术后 24 h,LUSBS止血组PT、TT水平低于常规止血组,FIB、D-D水平高于常规止血组(P<0.05);LUSBS止血组血清E、NE、Cor水平低于常规止血组(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H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LUSBS止血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Hb水平高于常规止血组(P<0.05);LUSBS止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5.00%,低于常规止血组的 45.00%(P<0.05).结论 止血带捆绑下LUSBS术应用于PP剖宫产术中止血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宫缩,稳定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等生理指标,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应激反应.

    前置胎盘剖宫产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

    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效果

    王晨
    35-3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产妇应用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1 月收治的 114 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7 例.对照组采用麦角新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治疗.观察两组产后 30 min、产后2 h、产后 24 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前 2 h、产后 24 h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 30 min、产后 2 h、产后 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 24 h,两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较产前 2 h高,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凝血酶时间(TT)较产前 2 h低,且观察组FIB、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D-D、TT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 24 h,两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EN)水平较产前 2 h高,但观察组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产后 24 h,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较产前 2 h低,且观察组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能够提高产后出血产妇子宫收缩功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产后出血氨甲环酸麦角新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