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访依从性对危险因素影响的研究

    张国明陈家进留志贤欧尾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随访依从性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1 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并顺利出院的 1 383 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效随访次数分为高依从性组(随访次数≥3 次)和低依从性组(随访次数≤2 次).收集患者住院时的基线资料与术后随访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出院诊断、合并疾病及术前冠脉病变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手术血管处理支数、支架总长度、支架最大内径、药物球囊例数、单纯PTCA球囊内径、当次住院计划内二次手术及出院带药中各类药物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随访 12 个月时的危险因素达标率对比,高依从性组均显著优于低依从性组(P<0.05).两组抗凝、护胃、降压、他汀类药物服用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依从性组抗血小板、降糖药物使用比例高于低依从性组,降压、降糖药物种类多于低依从性组(P<0.05);高依从性组使用两种或以上降脂药物比例高于低依从性组(P<0.05).两组出院后建议择期再次手术的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依从性组计划二次冠脉手术、无症状复查再次手术的比例高于低依从性组,而症状驱使再次手术的比例低于低依从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随访高依从性可有效提升危险因素的达标率,有效降低症状驱使性手术.

    冠心病随访模式随访依从性

    南昌地区血小板HLA/HPA供者库的建立及库容状况分析

    刘强熊莉李莹欧阳江...
    6-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南昌地区血小板供者库,通过收集已知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的供者信息进行数字配型,为输注无效患者提供匹配的血小板,并分析现有库容水平,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方法 研究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的HPA-(1~6、10、15、21)和HLA-A/B 基因分型情况,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对361 名献血者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基因频率和单体型频率.推导得出找到≥1 例HLA/HPA基因型匹配供者的回归方程.结果 经统计分析,南昌地区 361 名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约有 92%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HPA基因型全匹配供者,大约 26%的患者可以找到≥1 例相同HLA-A/B供者.此外,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库容水平与献血者数量、基因型匹配程度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扩大献血者招募和筛选范围,以降低建库成本并扩充库容.结论 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的HLA/HPA分布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血小板供者库建设方案和最佳库容.

    HPAHLA基因多态性血小板供者库库容

    布美他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闪闪李志芳高洁
    10-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美他尼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收治的 82 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基础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强心、扩张血管),并给予马来酸依那普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美他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0 d.对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末端脑钠利肽前体(NT-proBNP)、微小RNA-423-5p(miR-423-5p)、高迁移率蛋白 1(HMGB1)、胱抑素C(Cys-C)、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美他尼应用于CHF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促进生化指标恢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且临床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有效.

    慢性心力衰竭布美他尼马来酸依那普里片

    氟替美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红刘天保谢洋洋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COPD患者 72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较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水平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版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评分较低,世界卫生组织简表简明版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应用于COPD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肺功能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陈巧慧
    1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 2020 年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66.67%)明显较对照组(36.67%)高(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P<0.05);两组CD3+、CD4+/CD8+、CD4+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肺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杨萍翁恒叶玲王子燕...
    20-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进行治疗的 80 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肿瘤生长因子、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及治疗后CD3+、CD4+、CD4+/CD8+、卡氏功能量表(KPS)、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9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免疫功能改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NSE、CYFRA21-1、CEA、VEGF及bFGF水平,增强抗肿瘤效果,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信迪利单抗化疗药物

    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联合CME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侯潇峰门中俊张缦莉孙万日...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D2 全胃切除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CME)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76 例AG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D2 全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D2 全胃切除术联合C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腹腔微转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及气腹后腹腔微转移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腹前腹腔微转移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用腹腔镜D2 全胃切除术相比,AGC患者加用CME治疗效果更佳,可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腹腔微转移,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完整系膜切除

    灯盏花素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包闯徐荣玉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220 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10 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片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于治疗两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指标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脑血流速度,且联合用药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倍他司汀灯盏花素片

    枸橼酸钠抗凝在ICU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陈劲松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8 月在ICU行血液净化治疗的 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体外循环(滤器与静脉壶)凝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酸碱度(pH)、实际离子钙(iCa2+)、血清钠(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碳酸氢根(HCO3-)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完成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滤器、静脉壶凝血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调控凝血指标,降低患者体外循环出血风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血液净化重症监护病房枸橼酸钠低分子肝素

    雷火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

    雷琳君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火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 年1~12 月收治的 60 例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体积大小、宫底高度、疼痛程度、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大小、宫底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量少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应用雷火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较佳,利于促进子宫复旧,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雷火灸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