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舞蹈编创中对感情和技法关系的处理

    孙嘉辉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舞蹈的编创过程中,感情是舞蹈的生命源泉,而技法是舞蹈的呈现方式,所以说分析舞蹈编创中感情和技法的关系,能够有效的确保舞台最终的表演效果.在舞蹈编创过程中,感情会产生相应的感情性语言,而这些语言通过相应的技法表现出来,就能够完美的彰显出舞蹈作品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观众.而处理好感情和技法的关系,是需要创作者对于生活和舞蹈有深切感悟的,没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够让舞蹈中的感情通过技法表现的更为真切.才能在舞蹈过程中塑造出更为生动的形象,传递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反如果舞蹈编创者的感情与技法关系处理不当,那其所边框的作品必定索然无味,是无法打动观众的.所以本次针对舞蹈编创中感情和技法的关系展开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舞蹈编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舞蹈舞蹈编创舞蹈技巧演出感情舞台表演

    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现代电影摄影中的纪实美

    王林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欧美各国、在中国,在电影创作的实践过程当中,一代又一代的电影摄影师为了通过摄影机这个纪录的工具,更好地使艺术贴近真实的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摄影的纪实性在追求真实的道路上走过了从电影发明之初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状态,到成为一个艺术流派;成为后来者追求的艺术风格.近一个时期以来,电影摄影对纪实手法的探索进一步向前发展.工业数字化给电影工业带来的高科技手段和高性能材料,使创作者们开始用一种独特的,新的纪实手法来完成"真实"的使命——对原生态的纪实进行加工,修饰后艺术地再现出来.这种新的纪实手法并没有完全抛弃旧有的某些元素,而是站在传统肩膀上的一次更高的远望.

    纪实风格纪实美学电影的逼真性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潮汕英歌舞与潮剧比较赏析

    吴绚婷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潮汕英歌舞和潮剧都是潮汕人民创造的本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两者的发展历程不同,但都体现了潮汕文化极强的包容性,两者的艺术特色不同,但都体现了潮汕人民的精神气质.作为潮汕文化的姐妹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她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成为潮汕人民十分喜爱,广为流传的文化艺术奇葩.

    潮汕英歌舞潮剧人文精神

    试论苏绣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姚红英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绣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同时人文精神也展现了苏绣在精神上的表达,苏绣艺术家从完成作品逐渐走向倾诉情感,将自身情感和时代特点浓缩进苏绣,使其担任起了历史见证者的角色.苏绣艺术中,苏绣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苏绣在历史发展中的成熟手工艺术工艺,能够促进服装设计和纤维艺术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新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对他们在缺失的的方面进行补充,以促进其发展.于此同时,苏绣艺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技法上的运用,也有着具体的艺术内涵上的运用,通过展览和时代的记录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具体的记录.本文通过对苏绣艺术特点进行总结,找到它技法和艺术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尝试性的提出发展苏绣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策略.

    苏绣现代运用艺术特点针法

    探析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对情感的把握

    赵梓言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肢体动作实现情感和故事的呈现.在舞蹈表演中,舞蹈编导的作用十分关键.在舞蹈编导的创作过程中,需要以充足、良好的情感作为支撑,以此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将观众带入到相应情节之中.论文基于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对情感把握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探寻有效路径优化舞蹈编导在创作中的情感把握,以为舞蹈艺术工作贡献新的创作思路.

    舞蹈编导创作情感把握

    建窑建盏的釉色探析

    陈志斌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在泥料和釉水调配比例方面,经过无数此的探索与尝试,最终烧制成了在中国陶瓷史上堪称奇迹的黑斑结晶釉.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其通过窑变形成了釉面不同肌理效果,如鹧鸪斑纹、兔毫、油滴、曜变等.这也建窑建盏所特有的釉面特征.本文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建窑建盏的釉色特征.

    建窑建盏釉色窑变

    诗歌翻译中的哲学思维——以陶渊明诗歌英译为例

    李慧荣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经说过"诗歌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句话充分说明诗歌的翻译不可能尽善尽美.作为文学的最高表达形式,诗歌,传达的是灵魂深处的思索.因此,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揣摩,更是精神的重现.在现代人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当下,陶渊明的诗歌足以慰藉繁忙而空洞的灵魂.在哲学思维的指引下,英译陶诗是学术的追求,也是精神的调剂.

    陶渊明诗歌翻译哲学思维

    译序跋参与翻译改写的案例研究

    刘彦铭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即改写.改写者改写原作的方式有很多,他们既可以直接在译文文本的形成上下功夫,也可以在译文文本之外,通过为译作添加序言跋语达到改写目的.本文将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些译作及其序言跋语为研究案例,具体地探讨剖析改写者如何通过这些译文之外的周边文本去改写原作,以达到自己的话语目的.

    翻译改写译作序跋案例研究

    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章琦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回顾以往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据此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规范这一领域翻译实践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出建议.

    功能主义电影片名翻译实践

    商业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

    周宙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世界全球化发展正盛,经贸活动跨地域、跨国境、跨文化的特征尤为明显,而商业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是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必须使用的手段和途径.目前,商业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对跨文化商务合作带来较大困难和损失.本文就商业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入手,讨论有关沟通习惯、文化冲突等方面,并尝试就跨文化沟通管理提出建议.

    商业语境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