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刘志红

双月刊

1006-298X

cndt2002@163.com

025-80860040

210016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期刊。以交流推广肾脏病学、透析及肾移植方面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为己任。设有述评、论著、学术快讯、论著摘要、基础医学、医学继续教育、肾脏病基础与临床、血液净化、肾脏移植、肾活检、实验室方法、学术争鸣等栏目。本刊为科技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为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为信息源。为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重点阅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

    陈亚菲李旭朱丽王琰...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血液透析(HD)开始至透析后24 h(共28 h)的心率变异性(HRV),探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时段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差异及变化,为改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10-01~2022-12-31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HD中心行MHD的患者,心电记录在HD开始时采集,持续至少28 h.比较两组患者在HD开始后1 h、2 h、3 h、4h、5 h、28 h的HRV参数.结果:共纳入MHD患者11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36例(32.73%).糖尿病组冠心病比例较高、透析龄较短、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较低.在透析过程中糖尿病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低频(LF)持续低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非糖尿病患者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呈逐渐升高趋势,两组在HD开始1 h后出现明显差异.HD间期,糖尿病患者透析后1 h SDNN及LF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HD后24 h两组间各心率变异性参数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患者HD后24 h HRV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对MH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超过了尿毒症背景.非糖尿病MHD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优于糖尿病患者.

    血液透析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肌少症指数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价值

    张志宏周婷婷成水芹余乐...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肌少症指数(SI)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基线截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律透析≥1年PD患者.利用体质量与血液生化指标分别计算GNRI和SI.经胸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完善螺旋CT和腹部侧位X线片检测,获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纳入对象随访至2023年7月,以全因死亡或PD技术失败定义复合事件.利用受试者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比较GNRI联合SI判断预后价值.结果:296例PD患者年龄51.2±15.2岁,其中男性141例(47.6%),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247例(83.4%),透析龄60.5±32.7月,总尿素清除指数(Kt/V)1.79±0.62,血清白蛋白水平37.4±4.1 g/L,GNRI 92.6±7.7,SI 0.77±0.22.单因素分析显示,GNRI(r=-0.26,P<0.01)和 SI(r=-0.20,P=0.01)水平分别与CACS呈显著负相关,但与LVMI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生复合事件196例(66.2%),其中死亡29例,转血液透析16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LVMI及SI均是发生复合事件独立预测因素.AUC显示,GNRI与SI预测复合事件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 0.70 vs 0.77,P<0.01),两者联合预测能力进一步提高(AUC 0.81,与两者比较均P<0.01).结论:GNRI与SI均与P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风险相关,SI是发生不良事件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不良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腹膜透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肌少症指数

    低血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胡臻李川余蓓蕾古晓燕...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猪高碳酸血症模型,研究低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ECCO2R)装置的二氧化碳(CO2)清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控制性低潮气量建立高碳酸血症模型后,6头实验猪接受基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平台进行的ECCO2R治疗.在治疗的前2 h内,交替采用面积为0.8 m2、1.2 m2的2种膜装置,在气体流量12 L/min情况下,每15 min调整一次,观察血流量(BF)100 mL/min、250 mL/min及400 mL/min时CO2清除量(VCO2)的变化;后续2 h则采用0.8 m2面积的装置及BF 400 mL/min情况下,每15 min调整一次,观察气体流量4 L/min、8 L/min及12 L/min时VCO2的变化;在第3个2 h,膜装置不变及固定12 L/min气体流量情况下,同样调整潮气量以改变膜前CO2分压(PCO2pre),观察BF 100 mL/min、250 mL/min及400 mL/min情况下VCO2的变化;在后续时间继续使用原膜装置,固定BF 400 mL/min、气体流量12 L/min及PCO2pre70 mmHg左右条件持续治疗24 h,观察血气指标随治疗而变化情况.结果:6头猪共5头完成实验,其中一头因膜装置严重凝血而中断治疗.相同BF情况下2种面积的膜装置校正VCO2无显著差异;气体流量变化对VCO2亦无显著影响;而随着BF增大及PCO2pre升高VCO2则显著增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采用下述拟合方程表示:VCO2(mL/min)=0.18×BF(mL/min)+1.21 ×PCO2pre(mmHg)-59.89(P<0.000 1,条件 R2=0.82).持续 24 h 治疗中,VCO2 基线时最高,达119.33±23.16 mL/min,后续呈缓慢下降并逐渐稳定在60~70 mL/min.动脉CO2分压(PaCO2)第1 h由基线59.22± 5.22 mmHg 降至 48.36±5.02 mmHg,pH 值由 7.30±0.05 升至 7.39±0.02(P<0.05).后续治疗中,PaCO2 维持在较平稳状态,24 h时为51.04±3.98mmHg(P<0.05);pH值略有回落,24 h时为7.34±0.03(P>0.05).结论:低流量的ECCO2R的CO2清除效率主要与BF相关,也受到血CO2分压(PCO2)的影响.而0.8 m2或1.2 m2膜面积及4~12 L/min的气体流量对CO2清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借助于CRRT平台的低流量持续ECCO2R可有效降低PaCO2.

    高碳酸血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低血流量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的关系

    丁婷婷和瑞斌谢伟珍秦丽...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AAC)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MHD患者70例,使用腹部侧位平片检测AAC情况,根据CORD研究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观察MHD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与AAC评分(AACS)及人口学特性和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MHD患者AAC发生率为70%.腹主动脉重度钙化组血清β-catenin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钙化组、无或轻度钙化组(P<0.05);中度钙化组血清β-catenin水平亦高于无或轻度钙化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与AACS、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成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catenin水平升高、高体质量指数及高C反应蛋白水平是MH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则属于保护因素(P<0.05).血清β-catenin预测AA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95%CI 0.766~0.961,P=0.000),约登指数为0.693,对应血清β-catenin水平值为211.63 pg/ml,其预测AAC的灵敏度为91.70%,特异度为77.60%.结论:MHD患者血清β-catenin升高可能与AAC相关.

    维持性血液透析β-catenin腹主动脉钙化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转录组特征

    董生玉朱杰夫师朗吴雄飞...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揭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转录组特征及免疫状态.方法:使用scRNA-seq技术对MHD患者PBMC进行了研究,揭示其在相关疾病中的状态及分子特性的变化.采用无监督聚类和注释分析对PBMC进行了分类和鉴别,对主要细胞类型进行了差异基因富集和细胞间通讯分析.同时,通过分析代谢组学数据集和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 MHD患者PBMC的转录组图谱,鉴定了 8种主要细胞类型.通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MHD患者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炎症相关通路富集评分显著上升,B淋巴细胞的脂质代谢通路富集评分下降,而单核细胞的脂质通路富集评分则呈上升趋势.细胞通讯结果显示,T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多种信号通路中扮演着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此外,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患者外周血中脂质代谢产物增多.临床实验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患者存在较高的炎症和脂质水平.结论:scRNA-seq揭示MHD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长期伴有免疫失调、慢性炎症及脂质代谢的紊乱.

    单细胞RNA测序维持性血液透析单个核细胞脂质代谢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

    陈柏锡赵泽文彭思琪葛平江...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后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PTX的透析患者,根据术后血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钾血症组(>5.3 mmol/L)和非高钾血症组(≤5.3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HPT患者PTX后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392例患者,高钾血症组98例(25%),非高钾血症组294例(7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透析、术前血钾、术前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VN)/血清肌酐(SCr)均为术后高钾血症的预测因素(P<0.05).纳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预测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通过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 000次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确认,内部验证AUC为0.73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723,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绘制的临床决策曲线(DCA)结果显示,在阈值概率范围0.06~0.60内模型具有临床效用.结论:血液透析、术前血钾、术前Alb及术前BUN/SCr均为PTX后高钾血症的预测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术高钾血症列线图

    浅谈成人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

    王梅
    142-143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血磷血钙

    关注磷负荷:从健康成年入到慢性肾脏病患者

    陈靖王梦婧
    144-145页

    磷池磷负荷健康成年人慢性肾脏病

    重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相关脆性骨折的防治

    毛慧娟杨光
    146-147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脆性骨折

    RNA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高少辉陈子哥鲍浩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RNA技术近年来在疫苗研发、蛋白表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为特定基因的表达或抑制提供了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策略,并为新冠疫苗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NA技术包括RNA的合成、靶向递送系统等步骤,合成的RNA通过序列优化、化学修饰等减轻免疫原性,提高稳定性等,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设计合适的靶向递送系统以便其被细胞有效摄取.RNA技术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递送策略并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NA技术肾脏疾病纳米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