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顾强

季刊

2096-3270

xbgc@mail.usts.edu.cn

0512-68087489;68092989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园林、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以及相关的交叉学科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术技革成果报告、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谱元法的近场地震动空间相干性分析

    袁安琪丁海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专门用于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研究的台阵强震记录偏少,基于强震记录统计回归的经验模型发展受限,采用谱元程序SPECFEM2D合成了不同震源机制引起的近场强地震动.通过对地震动场模拟结果进行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分析,着重比较了不同的震中距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震中距对应的相干函数,并得到如下结论:基岩地震动的相干性随震中距的增加而降低;震中距小于或等于15 km时的相干系数大于倾滑断层结果,震中距大于15 km时的相干系数小于倾滑断层结果,但均大于走滑断层结果;基于地震动模拟结果得到的相干性高于基于实测记录的统计结果.

    地震动模拟谱元法震源机制地震动相干性震中距

    十字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研究

    张文钧孙国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参数对十字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的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十字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重点考察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钢板厚度、钢管厚度、轴压比、墙体长度、墙体高度、腔体长度等参数对此类组合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钢材强度、钢板厚度、钢管厚度、墙体长度的增加和墙体高度的减小,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呈显著增大趋势;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腔体长度的减小,试件的抗剪承载力略呈增大趋势;当轴压比较小时(n∈(0,0.3]),轴压比对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当轴压比较大时(n∈(0.3,0.8]),随着轴压比的增加其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最后,提出了十字形钢管束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十字形高强混凝土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剪承载力

    火灾后波纹钢腹板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

    尹泽毛小勇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波纹钢腹板组合梁全过程火灾下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持荷情况下,经历火灾升-降温全过程作用后的波纹钢腹板组合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采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对影响组合梁火灾后力学性能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升温时间、荷载比、剪跨比及材料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火灾后组合梁有受弯破坏和受剪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剪跨比为1.5时,组合梁发生受剪破坏;剪跨比为2.5和3.5时组合梁发生受弯破坏;火灾后波纹钢腹板组合梁剩余承载力与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及外包钢梁屈服强度成正比,与升温时间、荷载比成反比;升温时间越长,荷载比对组合梁火灾后剩余承载力影响越显著.

    波纹钢腹板组合梁火灾全过程剩余承载力参数分析

    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卢璐赵宝成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是由螺栓将传力槽钢与腹板开孔耗能工字形钢连接组合而成,耗能板件在震后易于替换.将其替换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中的支撑斜杆,可有效避免支撑斜杆失稳,使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滞回性能、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框架结构主要通过耗能板的孔间板件进入塑性耗能,应力多数集中在孔间板件的两端;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孔间短柱的塑性累积逐渐增加,并向中间部位拓展,结构整体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较好;耗能板件的厚度越大,其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越大,变形有所下降;改变耗能板件的宽度对板件开孔形式为椭圆孔的影响较大;孔间板件的宽度越大,其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越大.

    装配式耗能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隽蓉蓉邵永健严舒云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完成了一组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受扭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CFRP加固方式、箍筋配筋率对其滞回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扭矩-扭率骨架曲线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反复加载下卸载刚度和强度退化率的确定办法,并建立了 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扭矩-扭率恢复力模型.按此模型得到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度较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CFRP复合受扭构件骨架曲线滞回规则恢复力模型

    腹板嵌入式双倒T型钢-混组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张现通陈建兵周晨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通过横隔板连接的双倒T型钢腹板上部开槽,并将开槽腹板部分嵌入到混凝土翼板,与底部钢筋共同形成带有榫结构连接的腹板嵌入式双倒T型钢-混组合梁.设计了该试件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总结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并基于荷载-挠度曲线和应变分布特征等试验结果对其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指标进行评估.该梁满足完全抗剪连接,具有良好的整体抗弯性能.根据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为2.7%,结果吻合较好,该理论公式可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腹板嵌入式双倒T型钢-混组合梁抗弯性能抗弯承载力

    基于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的梁式桥有限元模型更新

    徐梅刘晨光田石柱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自主开发的智能健康监测平台产生的海量监测数据利益最大化,在平台中添加结构分析模块,扩大平台的应用范围.针对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将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更新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资料建立结构理论有限元模型并确定结构更新参数;其次,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获取样本点并计算结构响应;接着,基于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更新参数与特征响应之间的响应面函数关系;最后,联合结构静动力响应构造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迭代优化求解,并将最优解代入理论有限元模型中,从而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更新.以简支梁为例,选择以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为更新参数,以频率和位移为结构响应,结合动静载试验结果,对其进行有限元模型更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更新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大幅度降低,且计算值更加接近于实测值.基于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的有限元模型更新方法可以为智能健康监测平台提供更加准确的有限元模型,对损伤识别和预警评估等模块提供了便利.

    有限元模型更新响应面法动静载试验遗传算法

    江南地区常见植物凋落物在水体中的分解及对水质的影响

    秦天羽李勇李祎頔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江南常见植物凋落物在不同季节在景观水体中的分解对水体本身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柳树(Salix)、香樟树(Cinnamomum)和金丝桃(Hypericum)凋落物在水体中的分解过程,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种类植物凋落物的分解程度、分解速度及其对上覆水中总氮、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凋落物在15 ℃的分解速度最快和分解程度最大,此外,温暖环境相较于低温环境更加有利于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不同凋落物在上覆水中的氮磷元素释放均呈现"释放-富集-再释放"的规律,磷元素在水中的释放快于氮元素,仅仅1周就可以释放达到峰值;柳叶凋落物因其质地软、角质层薄,在该文及其他研究中均展现了快速释放氮磷元素的特性.

    植物凋落物分解景观水体

    创意企业的集聚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高小宇
    56-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意经济背景下探索创意企业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和历时性的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创意产业发展和相关规划的制定.选取北京市的创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3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和2020年的企业信息大数据为基础,利用Moran指数法识别2008和2013年创意企业的聚集"高地",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2020年创意企业的总体和分行业的集聚特征,并利用K函数法分析五环内创意企业的分布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北京创意企业12年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空间演变规律.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北京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创意企业集聚演变空间相关性北京

    山地型县域乡村韧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太湖县为例

    王爱周京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评估乡村韧性水平,研析乡村韧性的空间异质性,是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的必然要求.在系统归纳乡村韧性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生产5个维度构建乡村韧性评估体系,以太湖县为实证案例,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究山地型县域乡村韧性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并针对性提出乡村韧性的提升建议.研究表明:(1)行政村尺度下各维度乡村韧性水平均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其中经济和生态维度下韧性高值区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其余各维度乡村韧性高值聚集区较少,呈现"高值点缀分布"的空间格局.(2)县域乡村综合韧性水平相对较低,中低韧性水平行政村占比达76.4%,高韧性区主要集中于太湖县东部,占比较少,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形态.(3)根据太湖县乡村韧性等级划分结果,围绕影响乡村韧性水平的关键要素,分维度对不同韧性水平行政村给出差异化的提升建议.

    乡村韧性评估空间异质性山地型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