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完带汤治疗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邱天庄梦斐张婷婷
    384-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完带汤治疗持续性高危型HPV(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100例持续性HR-HPV感染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保妇康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完带汤。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中医症状积分及外周血免疫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50)、70%(35/5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HPV转阴率分别为76%(38/50)、52%(26/50),观察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白带量多、倦怠乏力、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项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IL-6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完带汤联合保妇康栓用于治疗持续性HR-HPV感染,在提高HPV转阴率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保妇康栓,并有利于改善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完带汤保妇康栓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免疫因子

    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观察

    李玉珠郭文申桦桂建朝...
    38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AG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3例)与对照组(40例,脱落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生发酊外用,对照组给予米诺地尔搽剂外用,两组患者均联合梅花针叩刺,连续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固定脱发观察区在毛发镜下的客观指标(毛发密度、毛发直径)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头皮油腻度、瘙痒、脱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探讨中药生发酊对AGA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中药生发酊治疗AGA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和71。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毛发密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生发酊联合梅花针治疗AGA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便捷,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雄激素性秃发中药生发酊梅花针

    补坎益离汤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广文王宇青陈南韩冰洁...
    39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补坎益离汤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均60例。中药组予口服补坎益离汤治疗,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为14d。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证候疗效,RDQ、SF-36、PSQI、SAS、SDS量表评分,血清中GAS、5-HT、MTL、CCK、DA、VIP水平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中药组的愈显率(66。67%)较西药组(46。67%)明显升高,总有效率(88。33%)高于西药组(68。3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痛、胃灼热、痞满、纳差、咽部不适、睡眠障碍症状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均降低,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烧心、反酸、胸痛、反食单项积分、RDQ总分以及PSQI、SAS、SDS量表评分均降低,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升高,且中药组远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GAS、5-HT、MTL及DA水平均显著升高,中药组较西药组升高明显(P<0。05);血清中CCK和VIP水平下降,中药组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补坎益离汤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愈显率。

    补坎益离汤老年人心肾不交型GERD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基于运动力学的症状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黄移生徐军殷文俊李银花...
    395-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符合CSR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症状针刀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VAS评分、NDI指数、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及治疗后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DI指数和颈、上肢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及其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症状针刀能很好地消除患者的疼痛,改善其活动功能,其治疗方法与生物运动力学相关,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针刀运动力学

    温肾调神法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分析

    曾玉娇韦丹
    397-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肾调神法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根据就诊时的针灸方案分为温肾调神组和温肾八针组,温肾调神组28例采取"调神七针"法结合"温肾八针"法治疗,温肾八针组25例仅选取"温肾八针"法治疗。两组共治疗4周,每周3次,共12次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2周的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变化、ICIQ量表评分、焦虑抑郁量表、PSQI评分以及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温肾调神组总有效率为89。29%,温肾八针组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调神组和温肾八针组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两组在改善患者的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PSQI评分上均有明显效果,但温肾调神组在改善患者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和PSQI评分上效果更加显著,且温肾调神组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从远期疗效上来看,温肾调神组远期效果更佳。

    混合性尿失禁温肾调神针灸临床研究

    冠心病瘀毒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刘昕怡张晓囡李晓雅刘龙涛...
    400-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瘀毒证是基于冠心病稳定期向不稳定期转变的病机演变理论,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该文从理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冠心病"因瘀致毒,因毒致变"的证候本质,旨在为瘀毒证客观化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瘀毒证提供思路和方法。

    冠心病瘀毒证分子生物学病机

    基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探讨铁死亡与胃癌相关性

    梁欣奕马佳乐李慧臻赵双梅...
    40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发病内核在于邪气影响脾胃中州斡旋,气血津液布化异常,病理产物蓄积,酿成中州失健、五脏失荣的病态局面。基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阐述铁死亡以脂质过氧化及线粒体受损等系列过程干预胃癌进展的机制,认为脾虚(代谢缓慢)不荣、秽生(病理产物蓄积)邪实与铁死亡促进肿瘤细胞氧化损伤、抑制胃癌进展观点有共通之处,以脾为后天本源中医理论及线粒体为"能量供应站"现代研究作为导向,丰富胃癌病机理论,清晰临床辨治思路。

    脾虚秽生铁死亡线粒体胃癌

    基于六经辨证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探析

    王雪王雨静马红丽杨新鸣...
    407-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为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现基于"六经为百病立法"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理特点出发,将六经辨证理论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证候特点相结合,初步探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六经证治规律,结合典型案例,总结运用六经辨证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经辨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法

    基于"辛开苦降"协同理论探讨左金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

    廖武肖霄张磊昌左铮云...
    410-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辛开苦降"理论是指在方剂中将发散的辛温类药物与沉降的苦寒类药物配伍使用,能够平调阴阳,斡旋气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机主要与脾虚生湿及脾肾两虚密切相关,且易发为寒热错杂之症,治则应该以"和"为主,用药法度选择"辛开苦降"。左金丸作为"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方中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吴茱萸辛温,开脾温阳,两药合用,寒热并行,切中病机。左金丸通过辛开苦降理论治疗UC,为临床UC的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辛开苦降溃疡性结肠炎左金丸理论探讨

    基于"木曰敷和"理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论治

    郭慕瑶季玉伟李昊霖王永森...
    413-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文章基于《黄帝内经》"木曰敷和"理论论治该病。以"肝主敷和"调节一身之气机为依据,从肝胆敷布少阳春生之气使五脏安和,并结合《黄帝内经》中敷和、委和、发生三纪阐述对RE的发病及论治,结合中医药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反流性食管炎敷和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