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门、三阴交穴位配伍对不同主症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5-HT、GABA的影响

    廖凌鑫刘薪雨李仲文宋孝军...
    1164-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门、三阴交对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以及血清5-羟色胺、γ-氨基丁酸调控机制.方法 将90例失眠症患者按1∶1∶1随机分配至神门组、三阴交组、配穴组,每组30例.分别施以电针神门单穴,电针三阴交单穴,电针神门-三阴交双穴,治疗时间30min,治疗每日进行1次,5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在治疗前后采用自评结局量表(MYMOP)评价各组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根据MYMOP量表的症状分类将失眠症患者进一步分为以夜间症状为主和以日间症状为主,并分别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与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不同主症的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与日间疲乏嗜睡程度进行评价,同时检测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揭示神门、三阴交的作用机制.结果 ①各组患者治疗后MYMOP评分均下降(P<0.05),其中三阴交组与配穴组治疗后MYMOP评分明显低于神门组(P<0.05).90例失眠患者中有52例以夜间症状为主,29例以日间症状为主.②以夜间症状为主的各组患者治疗后SDRS评分均降低,其中三阴交组、配穴组治疗后SDRS评分低于神门组(P<0.05).神门组血清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三阴交组血清5-HT含量上升(P<0.05),配穴组血清5-HT、GABA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同时,配穴组血清5-HT含量明显高于神门组(P<0.05).③以日间症状为主的各组患者治疗后三阴交组、配穴组ESS评分显著降低,配穴组血清5-HT、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相比,配穴组治疗后ESS评分低于神门组(P<0.05).结论 ①神门-三阴交穴位配伍能显著提高以夜间症状为主的失眠症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改善以日间症状为主的失眠症患者日间疲乏嗜睡程度.②在穴位配伍效应的发挥过程中三阴交起主导作用.③电针神门、三阴交上调血清5-HT、GABA含量可能是其发挥夜间安眠作用的配伍效应的重要机制.

    失眠症针刺神门三阴交5-羟色胺γ-氨基丁酸

    补肾柔肝汤剂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再发骨折的原因分析

    李凯明贾懿瑄孙建峰申杨勇...
    1168-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行补肾柔肝汤剂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原因.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0例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由于自身原因选择退出,根据患者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分为再骨折组(n=13)和未骨折组(n=65),分别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部位、骨密度值(BMD)、是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椎体后凸恢复角度、椎体高度的恢复率、骨水泥的注入量等.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计13例患者出现椎体新发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骨水泥的注入量、椎体后凸恢复角度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骨密度、椎体高度的恢复率及是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方面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椎体再发骨折与患者自身骨密度值、椎体高度的恢复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值不断降低,骨质疏松程度加重,骨折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中医中药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原因分析

    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87例临床观察

    刘国华宫丽鸿张艳
    1171-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复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及同期住院并被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按照就诊及治疗地点不同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采用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复方,对比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中医证候积分、基于中国文化改良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Q)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患者6MWT、LVEF、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C-MLHFQ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C-MLHFQ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1),而6MWT、LVEF均显著升高(P<0.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01).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益气活血复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

    内热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丁一吴群蔡毅饶毅...
    1175-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内热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骰子原则把18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92例与常规组92例.常规组给予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内热针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两组治疗观察5周,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与IL-6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5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91%,常规组为89.13%,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5周后的疼痛VAS评分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5周后试验组的疼痛VA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5周期间试验组的低血压、眩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3.26%、3.26%、1.09%,常规组为3.26%、3.26%、4.35%、1.09%,试验组与常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治疗5周后的血清IL-1β与IL-6含量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5周后试验组的血清IL-1β与IL-6含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内热针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促进缓解疼痛,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

    内热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膝骨关节炎炎性因子不良反应

    彩超引导精准微创清创联合小金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紊乱机制探讨

    刘杨孙庆颖孙小慧陈翰翰...
    117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彩超引导下精准微创清创法联合小金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角度探讨小金丸的疗效机制.方法 选择山东省中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肉芽肿性乳腺炎女性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彩超引导下精准微创清创法联合小金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排脓外治法联合激素配合抗生素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B超下乳房脓腔及周围炎症病灶直径,观察治疗前后CD8+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复发率的不同.结果 治疗组完成47例,对照组完成45例.①肿块直径在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组随着时间延长,肿块逐渐缩小,各时间节点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相同时间节点比较,治疗第2,4周,两组肿块大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6,8周,两组肿块大小显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②CD4+及CD8+水平: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D4+水平逐渐下降,各时间节点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从第4周开始,CD4+水平开始下降,4~8周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可见对照组较治疗组CD4+水平降低较晚.CD8+水平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各个时间节点均有显著差异(P<0.00l);相同时间节点比较,治疗第2,4周,CD4+水平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CD8+水平在治疗相同的时间节点,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CD4+/CD8+倒置比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CD4+/CD8+倒置比率均持续下降,相同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第2周及第6周倒置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超引导下精准微创清创法联合小金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常规切开排脓联合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组.彩超引导下精准微创清创法能够更快的缩小肿块炎症范围,降低CD4+、CD8+水平,降低CD4+/CD8+倒置比率,纠正免疫失衡.

    肉芽肿性乳腺炎彩超引导微创清创小金丸免疫机制

    疏风健步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杨北仁郑世维胡学伏
    1181-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疏风健步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疏风健步汤)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各40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1月、3月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月、3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中医证候评分,于第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2)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3)治疗1周,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2周、3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1月、3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4)治疗1周、2周,两组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4周、治疗结束后1月、3月,治疗组的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例轻度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健步汤能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与塞来昔布胶囊相比,远期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膝骨关节炎疏风健步汤风寒湿痹型

    不同靶区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张钰敏陈志伟占超程伟...
    1184-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靶区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侧高频组(A组)、患侧高频组(B组)、双侧高频组(C组)、假刺激组(D组).四组患者均继续目前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吞咽管理护理、吞咽训练及舌三针疗法等康复治疗;根据病情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s,MEP)潜伏期及波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A、B、C组WST,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MEP潜伏期及波幅改善均优于D组,治疗4周后A、B、C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经颅磁刺激不同靶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表面肌电图渗透-误吸评价量表洼田饮水试验

    基于"百病生于气"论治睾丸鞘膜积液

    陈思易江晓翠朱洋洋高梦洁...
    1187-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病生于气"语出《黄帝内经》,高度概括了气病为病的根本病机.睾丸鞘膜积液是睾丸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过多而形成的囊性病变,中医认为该病属于"水疝"范畴.文章运用"百病生于气"的致病观,以气为核心对该病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相关论述,以期扩展对睾丸鞘膜积液的临床用药思路.

    百病生于气水疝睾丸鞘膜积液辨证论治

    基于"肝体阴用阳"与脂肪酸代谢的联系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耿晓萱郑佳连卢秉久
    1190-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体阴用阳"是中医经典理论.肝在体以藏为本,肝在用以泄为顺,体现肝体用之间权衡协调,和合而用的思想.近年来脂质代谢紊乱作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首要机制受到广泛重视,通过阐明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进展,探索两者的内在联系,挖掘MAFLD的形成机制,提出藏泄失衡可能是MAFLD的核心病机,治疗过程当把握体用兼顾的原则,体用协调的理念贯穿理法方药全程.研究拓展了"肝体阴用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为中西医治疗MAFLD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肝体阴用阳脂肪酸代谢MAFLD体用兼顾

    小儿夜咳证的中医辨治

    郑海涛任献青丁樱张霞...
    1193-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夜咳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症状,也是儿科治疗的难点,主要表现为白天不咳或少咳,入暮则咳嗽频发,尤以入睡后为剧,日轻夜重,或干咳无痰、少痰,或咳痰清稀量多.文章分别从中医药辨病、辨证治疗小儿夜咳证进行总结,探讨小儿夜咳证的中医辨治规律,旨在为小儿夜咳证的中医诊疗提供有益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时的灵活运用,做到机圆法活,应手而效,从而为新时期儿童的茁壮成长,提供健康保障.

    小儿夜咳中医药辨病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