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芩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王宏霞蔡子平王国祥彭云霞...
    1477-1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种子的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明确黄芩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旨在为黄芩种子的采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盛花期生长一致的2年生黄芩种株进行挂牌标记,从开花后第4天开始测定籽粒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结果 两年生黄芩籽粒的千粒鲜重在花后26天时达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于花后55天时接近干重水平。籽粒灌浆速率呈现"快-慢-快"的规律,含水量在花后9天时达到最大,脱水速率随着灌浆的进程逐渐加快,并花后29天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种子在花后17天内不具备发芽能力,之后持续到48天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二者与千粒鲜、干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黄芩种子的最佳采收期应在花后42至48天(8月底9月初),种子的含水量为11%左右时采收为宜。

    黄芩种子灌浆发芽特性

    刘英锋教授从少阳辨治疲劳综合征之理念与经验

    莫闲苏搏超刘英锋
    1480-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系统整理刘英锋教授基于三焦膜腠理论及自身多年临证经验,着眼从少阳辨治疲劳综合症的理念,特别提出少阳痰热气滞是当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好发类型,倡导以柴胡温胆汤为底方,注重疏气化痰,畅达少阳升降转枢之机的治疗。

    疲劳综合症少阳枢机六经辨证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经验方"三七-龙血竭"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马伊笛胡晓阳付殷付强...
    1482-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讨三七-龙血竭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三七-龙血竭配伍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并结合分子对接进行初步验证;高脂饲料喂养构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油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血脂四项水平及网络药理学结果中关键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验证三七-龙血竭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结果 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包括槲皮素、甘草素、柚皮素等共17个三七-龙血竭活性成分,对应靶点471个,疾病靶点2502个,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158个,包括AKT1、VEGFR、EGFR、CASP3、PPARG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类固醇代谢、激酶活性调节、脂质代谢调节等2134个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域、囊泡腔等87个细胞组分,核受体活性、类固醇结合、单羧酸结合等209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PI3K-AKT、HIF-1、MAPK等163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等五个核心成分与AKT1等五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高结合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三七-龙血竭可有效减轻模型小鼠肝组织脂质沉积,调节小鼠血脂水平,抑制肝组织中脂代谢酶HMGR活性及PI3K、p-AKT、SREBP2蛋白表达。结论 三七-龙血竭配伍可通过调控PI3K/AKT/SREBP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功能,进而改善小鼠血脂水平。

    三七龙血竭高脂血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韩明向教授从"虚-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

    徐淑钰杨勤军童佳兵李泽庚...
    1488-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国医大师韩明向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证经验,其认为肺气虚贯穿慢阻肺发病始终,"气虚-痰饮-血瘀"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临床提倡以温法分期分证论治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治以温肺散寒,解表化痰平喘;温肺化饮、降气止咳平喘。稳定期重视脾肾,以温补为主,治以益肺健脾,化痰止咳平喘;补肺益肾,化痰纳气平喘;标本兼顾,温阳化痰祛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韩明向"气虚-痰饮-血瘀"名医经验

    白长川教授妙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

    李选刘勇胡旭阳原亚利...
    1491-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白长川教授妙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为阳气郁闭,肺热脾寒所设,多因外邪郁闭阳气,误下致气血阴阳亏虚而寒热错杂。白长川教授指出,干燥综合征为津液不足,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在外玄府闭塞,腺窍干燥;在内水气代谢紊乱,阴液亏损。治当外解表郁,调节水气,濡润孔窍,滋养阴液,故选用麻黄升麻汤。凡咽喉不利且属阳气郁闭、上热下寒者,均可据其临床表现,化裁应用该方。

    麻黄升麻汤干燥综合征名医经验白长川

    李佶教授治疗产后盗汗临床经验初探

    陈逸菲李佶
    1493-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汗出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而由于新产后"多虚多瘀"的独特生理特征使得临床用药受限,其诊疗方法的确定较为困难。产后盗汗责之纯虚无实,常表现为阴虚证。治疗当以益气,敛阴,止汗。轻者予中药汤剂内服,后虽有微汗而无妨;重者汗出不止,应避风,以防病痉,进而亡阳。同时注重调畅心志,起居有时,以佐汤剂行之有效。李师常常治以益气养阴,调和营卫,固表止汗,使得腠理致密、阴平阳秘,其汗自止,常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十全大补汤加减成方。

    产后盗汗名中医经验验案李佶

    以温病经典著作为引领的《温病学》教学创新思考

    刘鑫刘光华李海波李斌...
    1495-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病学》是中医教育的四大经典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对于外感热病具有良好的诊疗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对经典著作内容介绍不足、实践应用能力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通过尝试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学科交叉等方面,努力优化《温病学》的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温病学中医经典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民族地区高校中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秦玉娜张学武崔昊震
    1497-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目前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巨大的考验和重要的历史使命。延边大学坚持铸牢主线意识,提质思政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师资培训和发挥导师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课程思政在中医学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徐雪娇何秀丽杨玉赫李天英...
    1498-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2月国家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和发改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给中医药院校和相关学科重大鼓舞,对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至关重要。中医学专业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专业,提高其各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黄帝内经》为医家之宗,四大经典之首,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及必修课内容,其教学模式的探究尤为重要。文章通过专业特点、学情分析、具体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结合课程思政,整理出适合中医学专业的《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践,将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中医人才,传承祖国医学做贡献。

    双一流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教学改革

    健脾祛痰化瘀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裘雪莹宋囡隋国媛王群...
    1501-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祛痰化瘀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13。846 mg/(kg·d)]以及辛伐他汀组[1。575 mg/(kg·d)]。空白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化瘀祛痰方组和辛伐他汀组进行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末次给药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HE 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比色法检测肝脏铁离子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ROS、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Px4、SLC7A11、TF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脂肪空泡布满视野,肝细胞体积变大;并且可见明显红色脂滴分布;肝脏组织中ROS、Fe2+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显著下降(P<0。01);肝脏组织中TF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化瘀祛痰方及辛伐他汀可使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脂肪变性程度明显缓解,肝细胞脂肪空泡明显减少;脂滴分布明显减少;肝脏组织中ROS、Fe2+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组织中TF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健脾祛痰化瘀法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LC7A11/GPx4/ROS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的发生有关。

    血脂异常化瘀祛痰方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