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滋味-成分关联分析探究桔梗苦味物质基础

    阿丽娅·阿卜杜热依木李潮魏娜孙庆...
    1767-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电子舌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明确桔梗苦味物质基础。方法 收集桔梗样品26批,运用电子舌技术对其滋味进行量化,同时用HPLC法测定桔梗中8种单体成分含量,通过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对获取的滋味和单体成分含量进行处理,比较不同产地桔梗滋味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筛选出与桔梗苦味相关的化学成分,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苦味物质与人源苦味受体TAS2R14的结合力。结果 桔梗的滋味及有效成分含量在南北地区间存在差异,桔梗的苦味与党参炔苷、桔梗皂苷G1、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3、桔梗皂苷D2、桔梗皂苷D、远志皂苷D2、远志皂苷D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测的8种单体成分与TAS2R14的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 初步阐明了桔梗的苦味物质基,为桔梗道地性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桔梗电子舌苦味物质基础分子对接TAS2R14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痹症宁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陈用军何东初孙君阳肖静静...
    1772-1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痹症宁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复方痹症宁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在GEO数据库获得PsA转录组数据(GSE61281),分析PsA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TD、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PsA治疗靶点。然后对药物靶点、PsA治疗靶点、PsA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痹症宁治疗PsA的关键靶点。采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关键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PPI网络。将潜在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该研究共筛选出痹症宁的活性成分161个,主要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黄芩素等。将鉴定出的1852个PsA治疗靶点,297个差异表达及540个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11个痹症宁治疗PsA的潜在靶点。这些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PI分析结果显示MPO位于网络核心。最后分子对接表明MPO能与痹症宁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稳定结合。结论 痹症宁治疗PsA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途径发挥治疗PsA作用。

    银屑病关节炎痹症宁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铁皮石斛DoPL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分析

    于莹陈宏宇彭松平杨奕樱...
    1776-1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阐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克隆铁皮石斛木脂素合成关键酶基因DoPLR,分析其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方法 根据NCBI中铁皮石斛PL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克隆铁皮石斛DoPL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DoPLR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DoPLR基因在铁皮石斛不同组织部位、不同非生物胁迫、不同激素处理等情况下的表达模式。结果 克隆获得铁皮石斛DoPLR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6。4 KDa和6。54;该蛋白含有NAD(P)+结合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有29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二级结构含有37。42%的α-螺旋、7。42%的β-折叠、36。77%的无规则卷曲和18。39%的延伸链;聚类分析表明该蛋白与亚麻LuPLR蛋白聚在一个分支上;互作蛋白分析表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转录因子bHLH63等蛋白可能与该蛋白发挥作用密切相关;qRT-PCR结果表明,DoPLR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不同激素处理、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均存在差异,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铁皮石斛对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响应。结论 克隆获得了铁皮石斛DoPLR基因,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DoPLR基因的功能和铁皮石斛木脂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铁皮石斛木脂素PLR基因序列分析表达分析

    异功散中陈皮对脾虚大鼠MTL分泌和人参皂苷Rb1药动学影响及PK-PD相关性分析

    段新屹兰昀羲沈龙宇朱昕昀...
    1781-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异功散全方组与异功散去陈皮方组脾虚大鼠体内MTL分泌结果和人参皂苷Rb1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差异,分析参数PK-PD相关性,探讨行气药能否增效补益剂。方法 采用脾虚大鼠灌胃给药异功散全方(Y组)、异功散去陈皮方(Y-C组)、单味陈皮方(C组)及生理盐水(M组),于颈静脉不同时间点取血,运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b1血浆浓度、ELISA法检测MTL血浆浓度,拟合PK-PD模型。结果 2个组药时曲线均呈双峰,Cmax、Tmax均有两个值,Y组两次达峰浓度均明显高于Y-C组(P<0。001),Y-C组第2次吸收量明显多于第1次(P<0。01)。灌胃后16、36h,各给药组大鼠血浆中MTL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Y组>Y-C组>C组。PD结果为Y组EC50、γ平均值低于Y-C组、Emax平均值高于Y-C组,与PK-PD模型拟合结果基本一致。PK-PD模型拟合结果为Y组Ka1、Ka2、AUC0-t、CL1、CL2、CL3、F、Tlag、EC50、Emax平均值更大;Y-C组Vd1、Vd2、γ、Ke0值更大。结论 脾虚大鼠体内人参皂苷Rb1及MTL血药浓度改变与灌胃所用异功散含陈皮有一定相关性。异功散中陈皮发挥增强补益剂补益功效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异功散中人参皂苷Rb1的吸收增多、吸收速率增快,分布更集中于效应部位,使人参皂苷Rb1与MTL之间亲和力更强,从而导致MTL分泌增多,促进胃肠运动。

    异功散陈皮脾虚人参皂苷Rb1MTL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五味消毒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胡宛婷黄远志金徐鹏王书珍...
    1786-1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探讨五味消毒饮(WWXD)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BATMAN-TCM数据库获取WWXD中配伍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并从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AGA疾病基因,确定二者交集基因,再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分别借助DAVID平台和Auto Dock1。5。7软件,进行交集靶点的GO分析、KEGG分析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分子对接的最佳结合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得到54个交集靶点,其中TNF、IL-6、IL-1B、IL-10、TLR4为AGA治疗的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与TNF、AGE-RAGE和IL-17等多种通路有关。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显示,香芹酚-TLR4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WWXD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作用AGA的相关靶点,为WWXD介导的AGA的多组分和多靶点机制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网络药理学五味消毒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瘀型腰痹用药特点分析

    刘旭李定邦赵一洁王伟...
    1791-1792,封3-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血瘀型腰痹众多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四个数据库中近20年血瘀型腰痹的相关文献,建立方药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对组方用药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系统聚类和Kmeans聚类新处方的分析。结果 总计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148首,涉及中药173种,挖掘出使用频次≥15的中药有36味;设置最小支持度为15%,置信度≥80%,中药组合频次≥45次,得到关联组合有20项;复杂网络核心生成的组方为当归、川芎、红花、甘草、牛膝、桃仁、杜仲、地龙;系统聚类得到12组药物聚类组合;基于Kmeans算法和回归模型分析,获得5个聚类新方。结论 血瘀型腰痹以虚实为治疗总纲,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治疗原则,以"活血祛瘀"贯穿始终,急性期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缓解期散瘀补虚、舒筋活络,为临床血瘀型腰痛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腰痹血瘀中医数据挖掘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