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社会科学
深圳社会科学
深圳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与追求——以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中心

    曾荣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入中国,中国知识人士围绕"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可不经过资本主义阶级乎""中国到自由之路"等议题,掀起了富有学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争论,由此对"跨越"理论进行了初步体认和考察.随着1921年前后罗素访华所作"中国到自由之路"的演讲产生广泛影响,李达、陈望道、袁振英等早期共产主义者以《新青年》杂志为话语阵地,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的实际情形,对列宁、日本学者山川均关于"跨越"理论的阐述作了对比考察,开启了对中国步入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深入探索.在此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者等各派人士基于对现代化道路的向往,相互之间进行了富有学理性的对话,逐渐形成观点对立的两个阵营,这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且为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展以社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创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革命行动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反映了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追求,揭示其从初步考察到深入探索,再到不断升华的演进历程与基本逻辑,对于当前奋进新征程具有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动力探赜

    张步中覃伟津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动力,是一个涵盖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国家代表力、政府公信力、社会驱动力、人才凝聚力、制度约束力和科技辅助力等多重要素的系统工程,这些要素整体上可划分为主导型、参与型和保障型三大动力类型.这些动力类型的协调运转,主要通过外力汇聚输入型、动力整合输出型以及动力输出反馈型三种模式驱动.外力汇聚输入型驱动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系统外部汇聚输入的各类动力要素所形成的一种驱动模式,主要包括参与型动力和保障型动力.动力整合输出型驱动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系统中对各种动力要素进行处理和转化的一种驱动模式,主要包括内生动力协同、外生动力吸收、内外动力整合输出三个方面.动力输出反馈型驱动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系统的动力输出环节对动力系统进行科学评估以促进系统灵活运作的一种驱动模式,主要包括动力输出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基于此,推动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系统的整合优化,既要在动力输入层面设置"红绿灯"和化阻力为动力,也要在动力输出层面注重系统方法嵌入和动力衔接转化,还要在动力输出反馈层面做好信息反馈和考核评估,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动力要素动力运行动力优化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全面审视与改革思路: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

    姜国兵韩笑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标体系在绩效评价中处于核心位置,优化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路径.预算绩效指标承担价值判断和管理导向职能,存在实质上呈现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形式上呈现绩效指标的可衡量性和功能上呈现结果的有效性的三重特性.基于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特性,构建"价值导向-规范控制-激励发展"三重功能分析框架,引入指标固恋理论,对地方政府预算绩效指标测量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绩效指标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不足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价值引导、规范控制和激励发展功能,严重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效能.绩效目标结构不完整和价值缺失限制了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导致绩效目标价值引导功能不足;绩效目标指标之间关联模糊和指标结构失衡削弱了绩效指标的可测量性和准确性,无法充分发挥规范控制功能,造成绩效测量过程失范和测量结果偏差;受限于评价主体专业性和评估方法程序规范性,难以形成以目标为牵引、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改进方案,阻碍激励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深层原因在于量化诉求不断高涨,忽视了并非所有目标都能够测量的客观事实,过度追求指标测量使其陷入指标固恋困境,造成公共价值损失、目标偏离和数字形式主义,消解了绩效指标功能.需要在价值融入、过程控制和激励改进层面实施预算绩效指标改革,为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破除指标固恋障碍.

    绩效目标绩效指标预算绩效改革测量失灵指标固恋

    粤港澳居民"互嵌式社区"如何实现党建引领治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A地社区的观察

    杨爱平黄天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珠海、广州、中山等内地城市涌现出一批粤港澳居民共居共处的互嵌式社区.党建引领粤港澳居民互嵌式社区治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既对地方党建部门创新大湾区融合发展下的党建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也对拓展社会主义主体制度下传统党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A地社区的调查,构建了"三重情境—四动过程"的分析框架,并透过"情境"与"过程"的双维画像,对党建引领粤港澳居民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生成机理与实践路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生成机理蕴含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特殊元素,可从"在哪引领"的空间场域、"由谁引领"的行动主体、"为谁引领"的服务对象这"三重情境"加以透视;实践路径则映射于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形动党建→行动党建→心动党建→传动党建"这"四动过程"中.未来应由基层党组织作为"龙头"行动主体,同时锚定互嵌式社区中的粤港澳居民服务对象,通过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党建引领路径,促进粤港澳三地居民融合,最终激发大湾区融合发展下党建引领互嵌式社区治理的工作效能.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粤港澳居民互嵌式社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与框架

    奉国和邱婧
    4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体系是推进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与数字社会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基于DIKW模型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演变逻辑,厘清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内在机理及难点,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目标,提出"两基础""三驱动""四保障""五途径"基本体系,构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多层次框架.其中,"两基础"指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和数据要素系统设施;"三驱动"涉及供给侧、场内外交易和需求侧;"四保障"强调提升数据质量、加强安全监管、保护数据权益、促进数据流通交易;"五途径"指从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数据普惠化到数据均等化,展示数据价值释放的多元路径.通过DIKW模型,数据在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与智慧的转化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创造,还通过系统的治理与分析机制,推动价值实现与价值倍增.最终,通过一个核心、两大基础、三大驱动、四维保障和五条途径的多层次框架,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高效释放.框架从支撑体系、动力体系、保障体系及转化体系等维度体现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作用与机制,保障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与数字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要素DIKW模型价值释放新质生产力基本框架

    数据经纪人赋能数据要素交易的实践图景与风险规制

    刘子聪
    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数据流通方式,旨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受制于数据权属不清、交易标的不明、定价标准缺失等理论难题,以及交易体量小、业务类型单一、供需错配等实践困境,数据要素交易并没有想象中活跃.造成数据要素交易乏力的成因冗杂但具有共通性,其中信任赤字、技术壁垒、监管失能等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从数据价值链的视角来看,可以通过数据经纪人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数据经纪人在聚合数据资源、促进数据流通、实现数据价值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同时还具备地方实践基础,确立数据经纪人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但风险与价值并存,数据经纪人在选任标准、行业透明度以及监督考评层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贸然赋能数据要素交易可能引发新的安全风险.对此,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一是要划分数据经纪人的类型与等级,根据生态协同、数据运营、技术创新等能力遴选适格主体担任数据经纪人;二是要实施年度注册登记制度,通过定期报送和披露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管理制度等相关信息提升数据处理透明度;三是要建立体系化的监督考评机制,从外部考核与内部评价两方面入手检验数据经纪人的工作成效.

    数据经纪人数据要素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价值链数据分类分级

    国家技术安全清单:概念界定、法律性质与规范路径

    刘文龙
    75-8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应健全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制度,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实施清单化、系统化管理,加强技术对外转移的审查审批.作为国家技术安全规制的重要依据,国家技术安全清单是指政府为防范技术外流风险而以列举方式说明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敏感技术的制度,属于政府在法律授权下创设的旨在维护技术领域国家安全的权威型政策工具.在法律性质上,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解释性和功能的双元性,决定了国家技术安全清单是一种兼具"规制"与"自制"功能的解释性行政规则.它在整个国家技术安全规制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嵌合作用,既传递和体现顶层法律规范系统的要求,又支撑和规范底层监管执法系统的运转.然而,国家技术安全清单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规范内容错漏、决策程序瑕疵、司法审查无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清单与依清单行政的合法性与最佳性,阻碍了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在法治的轨道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技术安全清单应对标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整饬重塑,推进管制事项与管制规则的一体化说明、大众知识与专家知识的嵌入平衡以及清单可诉性和可证立性条件的补强优化.

    国家安全技术安全国家技术安全清单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制度行政规则

    基层治理转型背景下农民软性不合作困境生成逻辑及其应对

    吴欢欢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乡村治理转型,乡村社会产生了以农民软性不合作行为为表征的资源下乡内卷化现象.不同于税费改革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张力关系,也不同于税费改革初期出现的少数边缘群体的利益博弈问题,当前阶段的软性不合作行为具有主体扩大化、资源伴生性、非正义的合法化等特征,其是在整个乡村社会逐渐被国家体制所吸纳的背景下产生的.乡村社会被整合进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并配以大量的治理资源和规范化的体制建设.由此,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直接,但也因此产生了国家治理挤压基层治理的意外后果.一方面,国家的直接介入意外带来了农民的动员缺位问题,在需求、责任和价值层面对农民形成主体替代效应,农民的获得感更低而利益依赖心理更强;另一方面,直接的规则之治带来了村庄社会的去政治化后果,使得国家和社会对边缘群体进行治理的例外化机制缺失,边缘群体的不合作行为对大部分农民形成负面示范效应.最终,村庄社会被搅动起来,产生了国家资源输入越多,农民的软性不合作行为越凸显的悖论性困境.重新厘清治理现代化的完整内涵,明晰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逻辑异同,并回归基层治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相平衡的本意,是纾解新时期治理内卷问题的可行之道.

    资源下乡内卷化基层治理转型治理现代化软性不合作

    塑造认知:无障碍政策的宣导策略与优化路径——基于《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的考察

    李永华肖传龙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无障碍政策的宣传与倡导不仅改变社会大众的认知,同时也是助推无障碍政策实施的重要力量.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通过对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出台前宣导策略与传播状况进行考察,试图探究前置传播机制如何推动无障碍政策的认知与接受.研究发现,抓住关键节点宣传无障碍城市理念,利用社交媒体推广无障碍城市行动,举办红黑榜单引领参与无障碍建设,汇聚社会舆论共识促进无障碍立法,发挥着塑造认知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政策的前置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残联作为主要宣导力量,其他部门参与不够;关键节点宣导活动很多,日常宣导频率不足;社交媒体宣导效果有限,尚未形成传播矩阵等宣导困境.基于此,构建党政统筹和责任落实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思路转变和长效推动的日常持续性机制、技术赋权和社交进入的全民性参与机制成为优化无障碍政策认知提升的宣导路径.

    无障碍城市建设无障碍政策《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社会认知宣导策略

    语言躺平与情感回归的青年一代——从躺平的话语流变谈起

    宓淑贤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躺平"成为新时期青年形象的一种重要表达,也是青年一代缓解自身焦虑的方式.躺平可以分为行动式和语言式两种类型.研究发现,当代青年处在语言式躺平-行动式躺平的连续统之中,且呈现出语言式躺平更为普遍的趋势.青年一代并未真的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获得感成为躺平话语中的核心理念,低获得感让青年感到不安,通过逃离消费式生活样态来暂时性地选择躺平.躺平青年以躺平的状态为自己的行动立论,从拒绝内卷到拒绝任何意义上的竞争.躺平是上无老赡养下无儿抚育的青年群体的一种短时间内的选择,同时,他们逐渐回归于情感式责任,重拾家庭情感价值,获得生产者之外的生活意义.躺平青年以"家"为后盾,成为去义务化的一代,展演着内心的跌宕与冲突.躺平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们仍然是为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一代.家成为部分躺平青年的背后支撑,也是代际共享责任理念的空间承载,两代人都认为成家是责任的体现,父辈需要子辈成家以传递责任,子辈自认为无法为他人负责任而暂时性躺平.同时,父辈对子辈的态度在家庭和社会两个领域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资源的传递,后者则成为一种竞争关系.躺平青年成为当代青年的一个镜像,呈现出社会变迁洪流中青年人的心态变化.

    语言躺平情感回归青年话语流变代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