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宿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宿州学院学报
宿州学院学报

桂和荣

月刊

1673-2006

szxyxb2004@163.com

0557-3680407

234000

安徽宿州汴河中路55号

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宿州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宿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ISSN 1673-2006,CN 34-1289/Z),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数据、华艺线上图书馆和教育阅读网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文化与乡村意象构建:旅游凝视与具身体验的双视角

    杨丹丹蒋作明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纷纷"下乡"找寻记忆中的精神家园.乡村成为人们逃离日常工作生活的空间载体,而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本质.皖北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基地,人地互动创造出了独特丰富的乡村文化,在回顾乡村文化、乡村意象内涵及旅游凝视、具身体验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游客乡村文化意象评价指标,借助SPSS 2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乡村文化是驱动游客前往皖北乡村旅游地的关键因素.游客乡村文化意象表征为两个面向:一是游客对文化客体的单向凝视与回归,体现为对乡村传统风貌的地方性凝视,对乡村传统生产生活的乡土性回归;二是游客与文化主客体的双向互动与对话,体现为对乡村文化客体的具身性体验,与乡村文化主体的互动式对话.

    乡村文化乡村意象旅游凝视具身体验皖北

    宋代孝肃家风构建与演化研究

    丁玉肖月
    6-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肃家风主要体现为"孝、忠、廉"的核心精神内涵,公平正义、务实担当的行事准则,"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从孝肃家风的形成环境看,宋代繁荣发展的经济态势催生了孝肃家风中的民本思想,儒学兴盛规范了孝肃家风中的精神和言行,诉讼之风使得以包拯为核心的孝肃家风获得积极弘扬的社会环境.孝肃家风的构建与演化起始于包拯的成长轨迹及家训,同时,官方认证和民间推崇使得孝肃家风得以广泛发扬.在营造新时代优良家风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和谐利他的价值理念、构筑家庭建设的关键核心、建立顺应时代需求的互动方式、营造包容宽厚的社会环境.

    孝肃家风包拯家庭教育

    特色小镇何以赋能乡村振兴——以六安市丁集镇为例

    庞璐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赋能乡村振兴动力之所在.通过对六安市丁集特色小镇展开调研,运用社会调查法和文献综述法及半结构化访谈分析了该地发展现状及建设瓶颈.研究发现,丁集特色小镇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产业基础薄弱、同质化竞争、联农带农机制匮乏和城乡融合发展不协调等仍是其制约因素.提出产业互动,衔接互补;凸显特色,以特兴镇;以大带小,联动发展;优化布局,破解难题等对策建议,进一步探索特色产业小镇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登泰山记》中景物的生命隐喻

    曾婧代顺丽
    18-2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散文《登泰山记》中看似寻常无奇的登山旅程以及登山所见之景,其实是作者精心构想的关于生命的隐喻式书写.从生命隐喻的角度来看,《登泰山记》中的景物可分为三类:关于生命挫折的隐喻、关于生命积极向上的隐喻、追求独特个性的生命隐喻.这三类生命隐喻,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表达了作者要战胜生命中的挫折,追求积极向上且保持独立个性的生命价值观.

    《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生命隐喻

    近义词"引起""引发"的差异探究

    杨雨瑞高再兰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义词"引起""引发"的概念义相近,在用法上却存在诸多不可替换的情况,简单的释义和举例说明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它们,针对二者的差异辨析需要深度比较.文章以语料库为基础,考察"引起"和"引发"在句法上的不可替换性,系统归纳它们在作谓语时的搭配差异、所带宾语的类型差别等句法差异.深入探究二者在语义上的差别,如内部构词结构差异、搭配中形成的语义语法范畴差异等,进一步揭示语义差异对句法差异的解释性,深化对这组近义词的认识.

    引起引发句法语义近义词辨析

    深度翻译视阈下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的翻译——以《洗冤集录》为例

    王伟刘芸
    26-3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洗冤集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以及法医学术语,翻译难度极高.深度翻译策略能够补偿跨文化翻译造成的意义缺失,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文本以深度翻译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英译本《洗冤集录》,发现该译本中出现多种形式的深度翻译策略.从文本内来看,包括注释、插图、评论等;从文本外来看,包括序言、引言、参考文献、附录等.研究表明,文本内外的各种深度翻译形式在《洗冤集录》英译本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促成了一部成功译作的诞生.因此,深度翻译策略有助于推动中国医学典籍的译介和传播.

    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深度翻译文化传播

    明式家具符号在现代家具中的转译方法研究

    庄德红唐冯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统明式家具设计语言中的构造语言以及文化思想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并选择传统明式桌案为例,对其典型的构件符号进一步解析.基于此,在案例中探究传统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与转化,提出合适的转译方法,并开展设计实践呈现传统明式家具符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表达,以使传统元素在当代家具中得以发展和创新融合,并起到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明式家具家具设计转译方法符号

    乡村振兴实施背景下乡村体育创新发展实践路径

    汪彬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当前,发展乡村体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这给乡村体育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在深入分析乡村体育存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乡村体育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乡村体育发展;深挖乡村特色体育资源,传承创新乡土体育文化;完善乡村体育服务体系,满足村民体育健康需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体育人才服务水平;创新活动内容形式载体,拓展乡村体育产业成果.

    乡村振兴乡村体育创新发展

    生态视域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体系构建

    王译赵亚莉曾顺旭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查尔斯·扎斯特罗的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体系,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生态视域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体系构建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一级指标中的微观系统,二级指标中的管理者能力、资金支持、培训者素养以及三级指标中的社会支持、实践素养、学习氛围、培训方向和组织能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体系中尤为重要,以此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体系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在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中的作用研究——以齐云山景区为例

    宋婕张锐锐吴琼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让旅游景区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以齐云山景区为例,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在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齐云山景区视觉形象设计,提取区别于黄山景区、徽文化的显著特征并融入设计中,不仅能显著增强游客的游览体验和场景记忆,而且可以促进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为景区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其他景区形象设计提供实际指导和策略建议.

    旅游景区齐云山形象设计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