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囊胚形态评估数据集构建与质控专家共识

    王浩张孝东孙莹璞孙海翔...
    84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囊胚形态人工智能(AI)评估是AI医疗器械发展的新兴方向,也是AI在辅助生殖领域的重要应用。AI在新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数据集的构建与质控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囊胚形态学AI评估在数据采集、标注、质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参考AI医疗器械、辅助生殖医疗器械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本文以囊胚形态AI评估数据集为主题,对数据集构建与质控要求进行了探讨,对数据集质量特性进行了解析,旨在指导数据集制造责任方加强数据集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地为产品研发、测试、临床试验等环节提供质量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AI)囊胚形态评估数据集构建数据集标注数据集质量控制

    拮抗剂方案下波塞冬4组患者不同时机添加人重组黄体生成素的临床效果

    漆倩荣吴静王雅琴熊孟能...
    85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中不同时机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在波塞冬4组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并符合波塞冬4组诊断标准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添加rLH和添加时机分为4组:对照组(促排卵过程中未添加rLH,n=481)、早卵泡期添加组[在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添加rLH,n=116]、拮抗剂日添加组(拮抗剂添加日添加rLH,n=100)和晚卵泡期添加组(Gn使用8 d后添加rLH,n=82),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和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1)一般情况:各组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既往IVF/ICSI治疗周期数和不孕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促排卵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早卵泡期添加组Gn刺激天数、Gn总量均显著减少(P<0。05),而晚卵泡期添加组的Gn刺激天数和Gn总量均显著增加(P<0。01),拮抗剂日添加组Gn刺激天数显著减少(P<0。05);拮抗剂日添加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添加组HCG日≥18 mm卵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添加组和拮抗剂日添加组HCG日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胚胎发育情况:在IVF和ICSI周期中,早卵泡期添加组获卵数、2PN数、2PN卵裂数、D3优胚数和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IVF周期中,拮抗剂日添加组获卵数、2PN数和2PN卵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妊娠结局:早卵泡期、拮抗剂日和晚卵泡期添加组鲜胚移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和拮抗剂日添加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龄、卵巢低储备的POR患者,早卵泡期添加rLH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第3天优质胚胎和可利用胚胎,降低周期取消率,获得更多的移植机会。

    黄体生成素卵巢低反应高龄拮抗剂方案妊娠结局

    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后不同体外培养时间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喆东李波薛侠李明昭...
    860-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的扩张期囊胚解冻复苏后不同的培养时间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玻璃化冷冻的D5及D6囊胚移植周期临床资料,共1 867周期。根据囊胚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将其分为A组(<2 h,n=958)和B组(2~4 h,n=909),再根据移植囊胚的数目分为两个亚组,移植1枚囊胚定义为A1组(n=843)和B1组(n=798),移植2枚囊胚定义为A2组(n=115)和B2组(n=111)。比较各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及最终活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以及基础激素水平等在A1和B1组、A2和B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结局方面,移植1枚囊胚的两组(A1和B1)间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2枚囊胚的两组(A2和B2)比较,A2组的HCG阳性率显著高于B2组(91。30%vs。79。28%,P<0。05),A2组临床妊娠率(81。74%vs。71。17%)、胚胎着床率(61。30%vs。54。05%)、活产率(67。83%vs。63。06%)也均高于B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移植2枚冻融囊胚时体外培养时间<2 h是HCG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10,95%CI(1。028,4。752),P=0。042]。结论 双囊胚移植周期解冻后应尽量在2 h内移植,以便获得更好临床结局;单囊胚移植者解冻后在4 h内移植临床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差异。

    解冻囊胚移植体外培养时间临床结局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不同年龄患者IVF/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

    高富敏朱海静陈南侨袁瑞莹...
    86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1。1 ng/ml)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资料,共纳入20 886个取卵周期、17 218个胚胎移植周期,以及124例移植后妊娠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病例。根据AMH水平分为观察组(AMH≤1。1 ng/ml)和对照组(AMH>1。1 ng/ml),并按年龄段分层(年龄≤30岁、30岁<年龄≤35岁、35岁<年龄≤38岁、38岁<年龄≤40岁、年龄>40岁),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AMH组间胚胎质量、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以及流产患者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年龄段的正常受精率、D3优胚率、D3可利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亦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但仅>40岁患者中观察组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14例>40岁患者的流产胎儿组织染色体均检测出异常。结论 AMH和年龄共同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的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年龄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流产率

    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二次冷冻复苏移植后临床结局

    李晓芳师娟子施文浩柏海燕...
    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评估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冷冻移植后临床及新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解冻移植治疗的患者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为实验组(n=13),并将女方新鲜周期取卵时年龄、移植囊胚级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指证以及分类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3配对,选取同周期新鲜囊胚活检、解冻后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妊娠率以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科及新生儿结局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道重大产科并发症和新生儿畸形。结论 将冻存的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至囊胚期进行活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冷冻后再次复苏行冻融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活产率及新生儿结局与新鲜囊胚活检后进行冻融移植无明显差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解冻卵裂期胚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病例匹配对照研究活产率二次冷冻

    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14例临床病例分析

    梁兵龚丽云张智伟刘航...
    878-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时机选择、孕期管理及围产结局。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科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就诊收治的14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妊娠时机,妊娠期间用药情况,妊娠合并症、终止妊娠时机及母儿预后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为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孕妇平均年龄(34。2±3。2)岁(30~40岁),妊娠时距肾移植手术平均间隔(7。6±3。9)年(3~17年),除其中1例因早孕期肾功能异常建议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外,其余13例均在我院严密监测下妊娠至中晚孕期并获得活产儿。13例继续妊娠的患者中9例(69。2%)孕期使用他克莫司+咪唑立宾+泼尼松方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23。1%)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他克莫司方案,1例(7。7%)使用环孢素A+咪唑立宾+泼尼松。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为(34。6±3。2)周(26+5~37+5周),其中9例在37周以前(早产)终止妊娠、4例在37周后终止妊娠,早产发生率69。2%。早产原因中5例因子痫前期病情进展终止妊娠、1例因肾功能恶化终止妊娠、1例因34+6周胎心监护异常考虑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终止妊娠、2例因自发性早产临产终止妊娠。继续妊娠的患者中12例(92。3%)患者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1例(7。7%)为阴道分娩,所有继续妊娠至孕中晚期的患者均得到活产儿,随访至今未见明显生长发育异常。所有孕妇产后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和移植肾丢失。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等发生率高,为高危妊娠,在多科协作密切监测下进行,多数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肾移植妊娠免疫抑制剂妊娠结局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诊疗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张可珍宗璇李舒杨佳欣...
    885-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并分析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及术后生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96例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20岁(6~44岁),91。7%的患者(88/96)发病年龄≤30岁,其中26例患者诊断为性发育异常。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占80。2%、5。2%、12。5%和2。1%。所有患者均接受初始手术治疗,其中55例(57。3%)患者接受了全面分期手术;37例(38。5%)患者术中切除淋巴结,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69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卵巢无性细胞瘤,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6~233个月),随访期间4例(5。8%)患者复发,无患者死亡,5年无病生存率为93。0%。4例复发患者中位复发时间间隔为24个月(9~37个月),复发患者通过化疗(1例)或手术联合化疗(3例)成功挽救。年龄、FIGO分期、初始手术是否保留生育功能、是否切除淋巴结均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58例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中54例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3例患者发生卵巢早衰,7例患者成功妊娠。结论 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预后良好,复发患者可通过手术联合化疗成功挽救,初始手术是否切除淋巴结和大网膜均与复发无关。

    无性细胞瘤复发预后保留生育功能

    封闭抗体阴性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助孕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英黄勇
    893-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反复种植失败的封闭抗体(BA)阴性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辅助生殖的BA阴性且反复种植失败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LIT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助孕成功划分为助孕成功组(n=58)和助孕失败组(n=26)。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配偶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流产次数、不孕持续时间、窦卵泡数]、LIT治疗相关特征(LIT制剂浓度、治疗次数、BA阳性率),以及治疗前性激素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免疫细胞水平(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炎症因子水平[干扰素y(IFN-y)、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接受LIT治疗的反复种植失败BA阴性患者助孕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基础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助孕成功组患者平均LIT制剂浓度及B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助孕失败组患者(P<0。05);助孕成功组患者治疗前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助孕失败组患者(P<0。05);助孕成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4、IL-10和TGF-β水平显著高于助孕失败组患者(P<0。05),而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助孕失败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A阳性、LIT制剂浓度较高、CD4+T细胞比例较高、CD4+/CD8+比值较高、血清IL-4、IL-10、TGF-β水平较高、IL-17水平较低均是接受LIT治疗的反复种植失败BA阴性患者助孕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反复种植失败的BA阴性患者接受LIT可有效使BA转阳,其中使用LIT制剂浓度较高、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低、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细胞水平较高且BA转阳率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在辅助生殖策略下助孕成功。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反复种植失败辅助生殖

    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黄启玉李甜甜
    900-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定期产检及分娩的120名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是否接受LT4治疗情况,分为LT4组(n=68)和非LT4组(n=52),其中LT4组依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给与维持剂量(50~200 μg/d)LT4治疗至分娩结束,非LT4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基线状态及分娩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24 h内与出生后第6个月的甲状腺功能参数[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1)相较于基线状态,LT4组与非LT4组分娩前T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FT4、FT3、TT3及TT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LT4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显著高于非LT4组及对照组(P<0。05)。(2)3组间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分娩方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非LT4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T4组(P<0。05)。(3)3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的TSH水平较出生24 h时均显著降低(P<0。05),FT4、FT3、TT3及TT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非LT4组在出生24 h及6个月时的TSH与FT4水平均显著高于LT4组及对照组(P<0。05),LT4组出生24 h的TSH、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组间出生后不同时间点FT3、TT3、TT4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4)出生后6个月,非LT4组身长、体重和端坐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LT4组(P<0。05),3组间注视物体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T4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效果显著,对改善孕妇甲状腺功能与妊娠结局、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方面有一定助益,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激素妊娠结局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D26、CD109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乔山峰张春艳丁小丽戴绿叶...
    907-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血清分化簇26(CD26)、分化簇109(CD109)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HGSOC患者作为HGSOC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血清CD26、CD10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CD26、CD109水平与HGS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GSO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CD26、CD109高水平和低水平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GSOC组血清CD26、CD109水平显著升高(P<0。05)。年龄、肿瘤直径、腹水与否、术前CA125水平不同的患者血清CD26、CD10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HGSOC患者血清CD26、CD109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Ⅰ+Ⅱ期HGSOC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D26高水平组3年总生存率[59。72%(43/72)]显著低于 CD26 低水平组[79。10%(53/67)](P<0。05);CD109 高水平组 3 年总生存率[62。50%(50/80)]显著低于CD109低水平组[77。97%(46/59)](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血清CD26高水平、血清CD109高水平是HGSO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D26、CD109在HGSOC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升高与远处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及预后不良有关。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分化簇26分化簇109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