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志明

双月刊

1007-0893

szzxyjhzz@yahoo.com.cn

0755-83228956

518035

深圳市笋岗西路市二医院中研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魏晟光马济雷曹长春朱红...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7 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 120 例T2DM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与观察组(6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变指标、微炎症状态、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1、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肱动脉FM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T2DM合并高血脂症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变指标,安全性好。

    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瑞舒伐他汀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峥王岩岩职新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情绪、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脑卒中对症治疗和心理干预,帕罗西汀组53 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西酞普兰组54 例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其中西酞普兰在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更加突出。

    脑卒中抑郁症失眠西酞普兰帕罗西汀

    外剥内扎术联合皮桥重建术对混合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何新立王国栋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外剥内扎术联合皮桥重建术对混合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 月至 2024 年 3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诊的70 例混合痔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桥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后 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次排便以及术后 1 周、2 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和皮桥重建术联用可减少混合痔患者术后出血量,缩短其疼痛周期,使患者机体恢复得更快,且联用术式安全性更高。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重建术

    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

    郭温馨李芳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再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对疾病控制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期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CA125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簇分化抗原(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再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可提高疾病的控制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乳腺癌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

    缬沙坦联用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效果观察

    郑娴唐超杨萍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VAL)联合螺内酯(SPI)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92 例AAMI患者(时间为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差异分为两组。以接受VAL联合SPI治疗的 46 例患者列为VAL+SPI组,以接受VAL治疗的 46 例患者列为VAL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的心功能、心电图、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VAL+SPI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VAL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相较于VAL组,VAL+SPI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VAL组,VAL+SPI组患者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QRS时限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VAL组,VAL+SPI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更低,一氧化氮(NO)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L联合SPI治疗AAMI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心电图指标恢复,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缬沙坦螺内酯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近期效果的影响

    卓明峰陈铁权陈雄彬蔡华鹏...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缺血后适应(IPC)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在石狮市医院进行诊疗的 66 例急性STEMI患者,选取时间为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1 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 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则采用IPC辅助下PCI治疗。分别在术后第 1、5 天分别检测患者心电图,计算ST段是否回落,检测患者微循环情况,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心电图ST段总回落率方面,术后第 1 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呈色分级(MBG)优于对照组,TIMI心肌灌注帧数计数(TMPFC)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EMI患者PCI治疗前实施IPC,能促进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缺血后适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多肺叶浸润支原体性肺炎疗效

    卢耿城陈洁霞香翠雯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多肺叶浸润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对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肺部影像学病灶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 月于东莞市横沥医院接受治疗多肺叶浸润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80 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病灶吸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多肺叶浸润型支原体性肺炎时,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儿童炎症指标水平。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多肺叶浸润甲泼尼龙阿奇霉素儿童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研究

    陈诗源江福群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 100 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入选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50例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角膜内皮功能、视力、角膜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皮修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CEC)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CEC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巩膜隧道切口效果优于传统的透明角膜切口,对患者角膜内皮功能影响更小,可缩短上皮修复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且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巩膜隧道切口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志强杨健吴文婷周光辉...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 年 1 月至2024 年 1 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 70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和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各35 例。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接受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接受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昏迷程度、肢体功能、生存质量、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的上下肢评分及总分高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较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更好。

    重症脑卒中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自主功能康复训练治疗

    根治术与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林隆于宗华林奕星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术与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1 月期间于三明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 66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别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使用保乳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一年的肿瘤标志物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最大手术切缘和最小手术切缘均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回访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有积极影响,能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损伤。

    早期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术美学评分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