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析田园山水画在陶瓷绘画中的艺术表现

    陈文婷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园山水绘画题材在各个画种里面都是广受欢迎的题材,它作为表现优美风景的承载内容,往往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向往和快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因此无论在哪一段时期和哪一类画种当中都是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除了常见跃然纸上的田园山水画艺术,当今的陶瓷山水画以经久不衰的特点和绘画工艺的魅力已然在陶瓷艺术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进行陶瓷田园山水画创作中,艺术家利用陶瓷丰富的工艺技法和绘画材料表现不同的审美意象.与此同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通过客观自然物象的创作表达自身的艺术情感.

    田园山水画陶瓷绘画审美思想艺术特征

    陶瓷综合材料对地铁公共空间的应用价值

    黄水清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严密整理,文中深入研讨了国内外陶瓷复合材料在地铁公共空间的应用,以及这种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详细阐述陶瓷复合材料的应情况,论述了陶瓷复合材料的艺术特性,旨在让古老的陶瓷文化在现代地铁空间中迸发出新的辉煌,以此表达思想,传递时代精神.陶瓷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媒介,它所引起的公众互动也在不断增长.

    陶瓷复合材料地铁空间应用价值

    浅谈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关系与影响

    刘玥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内涵,而陶瓷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在一定水平上打开了中国画的历史之门,也在逐渐产生详细的中国画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材料和技法的特点,在消化吸收中国画的技法以及艺术美含义的基础上,持续丰富和健全了其艺术特性.其中,陶瓷绘画作为陶瓷装饰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从宋代开始消化吸收中国画的审美和技法,与中国画同步发展,乃至在当代出现了中国画艺术家跨界陶瓷美术绘画的艺术状况.因而,本文对陶瓷绘画开展简略分析,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中国画笔墨技法陶瓷绘画

    锦灰堆艺术在陶瓷上的运用

    杨时荣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团锦簇""锦绣前程",前者代指花的美丽,后者代表着人的前程."锦"字有着美好的寓意;"灰"字则代表残破,代表人世间一切有缺陷的事物;"堆"字有堆积的意思,但在锦灰堆中代表着一种绘画的技法.锦灰堆其中的奥妙在于"锦"和"灰"两个字当中.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托展"锦灰堆的创作载体,如利用陶瓷、玉器等载体进行创作.本文通过对锦灰堆的发展、锦灰堆残缺的审美以及锦灰堆在陶瓷上的运用对文章进行阐述.

    锦灰堆残破陶瓷艺术

    手工陶瓷制作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左冰心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手工陶瓷制作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这一创意性活动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结合幼儿数学认知发展阶段、手工陶瓷制作的教育角色,以及具体实践案例,本研究旨在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一种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认知发展.

    手工陶瓷制作幼儿数学认知创意性活动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文化背景的陶瓷文创设计研究

    伍世龙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论文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文化背景,探讨陶瓷文创设计的相关问题.首先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进行探讨,明确了其在文化交流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阐述陶瓷文创设计的概念与特点,以及其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价值.最后,论文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对陶瓷文创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旨在为陶瓷文创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互文创设计工艺美术

    新时代临沧碗窑土陶制作技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赵艺璇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沧碗窑土陶制作技艺作为云南省省级非遗,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可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促进技艺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而在生产性保护理论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生产性而破坏技艺的文化属性,也不能一味守古模古而使技艺与时代脱节,应合理运用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临沧碗窑土陶制陶技艺的传承现状进行阐述,意图挖掘技艺传承中遭遇的困境,通过分析具体的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我国手工艺类非遗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生产性保护可持续发展临沧碗窑土陶制作技艺

    六法论视域下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分析

    周怡彤万彧婷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陶瓷与绘画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陶瓷贸易中具代表性的唐代长沙窑考古实物为依据,阐述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的核心观点"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随类赋彩"、"传移模写".唐代长沙窑陶瓷由于其材质与工艺的独特性以及特殊保存环境,为研究唐代绘画史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物资料,是美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补充.

    长沙窑陶瓷绘画意象六法

    龙泉青瓷设计制作创新策略初探

    竺聪林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泉青瓷艺术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青瓷人唯有积极创新,方能感受到青瓷艺术的灵魂.文章结合实践摸索,从造型美学、青瓷工艺和作品的人文内涵等角度阐述龙泉青瓷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艺术途径,对青瓷青年的创作发展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龙泉青瓷创新设计创新制作

    功能对等理论下陶瓷诗词文本英译策略探究

    王梅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诗歌就是陶瓷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通过文化意象、典故、韵律、对偶、象征的手法,以展现社会习俗、陶瓷文化和审美.根据陶瓷诗歌的特点,本文拟采用功能对等理论探究陶瓷诗歌的翻译策略,进而更加全面地探索陶瓷诗歌翻译该如何做到信、达、雅,考虑更多可能性,同时更加高效地宣扬中国陶瓷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陶瓷,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意蕴.

    功能对等理论陶瓷诗歌英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