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唐萌

双月刊

1671-7562

xdyx@pub.seu.edu.cn

025-83272479,83272481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现代医学/Journal Moder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现代医学》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999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现代医学》是一本综合性医学刊物,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现代医学》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8.00元/期,48.00元/年,邮发代号28-69,全国各地邮局订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TEPP的健康膳食模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联的异质性分析

    王威梁君雅于茜胡馨茹...
    1233-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受试者亚群中健康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与低脂膳食)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及异质性,探究地中海膳食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最佳亚群.方法:对西班牙PREDIMED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分别以肥胖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和身高校正腰围指数(HWI)为划分研究对象亚群的协变量,采用亚群治疗效果模式图(STEPP)探索健康膳食模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联在不同亚群间的异质性.结果:在STEPP分析中,以风险比(HR)为效应指标时,亚群间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当研究对象的 BMI 在 27.69-51.94 kg·m-2、WC 在 100~177 cm、WHtR 在 0.61~1.00 和 HWI 在 7.89~13.30之间时,低脂膳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地中海饮食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肥胖指标划分的亚群中,不同膳食模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具有异质性;在高心血管事件风险人群中,对于肥胖指标较高者,地中海膳食模式更有益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膳食模式心血管事件亚群治疗效果模式图肥胖指标异质性分析

    母亲叶酸补充方式与其子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关联性研究

    杨季李霞周丽霞张建馨...
    1241-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叶酸补充与子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关系,并寻找有效的补充模式及最佳时间窗口.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 1 月至2023年7月在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的0~18个月婴幼儿体检报告及母亲调查问卷,根据母亲是否补充叶酸分为补充叶酸组和未补充叶酸组,比较不同叶酸补充剂量和时期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母儿1 543对,在叶酸补充剂量方面,0.8~1 mg·d-1组子代的大运动能区发育商等级显著高于未补充叶酸组(OR=1.90,95%CI 1.02~3.54,P=0.044),且在所有能区叶酸补充剂量越大,子代发育商等级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叶酸补充时期方面,全孕期补充叶酸组子代的适应能力能区发育商等级显著高于未补充叶酸组(OR=1.58,95%CI 1.15~2.18,P=0.005).结论:母亲全孕期补充叶酸及叶酸补充剂量达0.8~1 mg·d-1时,子代在大运动能区及适应能力能区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较高.

    叶酸补充时期叶酸补充剂量神经心理发育发育商

    《现代医学》简介

    1248页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ICU患者拔管后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庄朋戴亚萍钱丹曹燕...
    1249-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老年营乔风险指数(GNRI)与ICU患者拔管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1 153例符合条件的ICU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GNRI将营养风险分为4个亚组:高风险组(GNRI<82)、中风险组(82≤GNRI≤91)、低风险组(92≤GNRI≤98)、无风险组(GNRI>98),比较各组拔管后不良结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GNRI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NRI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与未发生不良结局的老年患者相比,发生不良结局的老年患者GNRI更低(P<0.001),随着GNRI下降,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逐渐增加(趋势P<0.001).与无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患者拔管后 30 d 内死亡(OR=2.76,95%CI 1.40~5.46)、肺炎(OR=3.07,95%CI 1.42~6.68)、72 h 内再插管(OR=2.41,95%CI 1.06~5.49)和拔管后吞咽困难(OR=2.94,95%CI 1.19~7.31)的发生风险均最高(均趋势P<0.001).RCS分析显示GNRI与拔管后不良结局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非线性P>0.05),GNRI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呈负相关.结论:ICU老年患者的GNRI值与拔管后不良结局呈负相关,GNRI值越低,拔管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越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及时防范.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ICU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不良结局

    皮肤镜在儿童昆虫相关皮肤病中的应用

    张红叶李敏
    1255-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儿童昆虫相关皮肤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诊治的29例虱病、116例蜱叮咬、66例疥疮、30例蜂蜇伤的临床及皮肤镜资料.结果:29例虱病中,16例皮肤镜下发现虱虫卵,8例在毛发上同时观察到虫卵、成虫,5例为观察到患儿家长从毛发上拔除的成虫而诊断;蜱叮咬病例中,口器残留的皮损在皮肤镜下可观察到两类:一类是皮内可见棕色"八"字形色素沉着结构,属于残留可疑,另一类是一对触须样结构突出皮面,明确残留;66例疥疮中,61例均于皮肤镜下发现了隧道征、三角征;皮肤镜还可以用于辅助观察蜂蜇伤皮肤内有无蜂针残留.结论:皮肤镜在儿童虱病、蜱叮咬、疥疮及蜂蜇伤的明确诊断及处理上都有明显帮助,可提高医生的诊断率,且对于儿童无创安全.

    皮肤镜昆虫儿童皮肤病

    吲哚布芬对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疗效的研究

    石俊婷吴晓洁靳净聂秋平...
    1261-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对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透析合并ACS的PCI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吲哚布芬组和对照组.吲哚布芬组采用吲哚布芬(100 mg,每日2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治疗.比较服药前和服药48 h后血小板数量、花生四烯酸(AA)途径血小板聚集率(PAR)、腺苷二磷酸(ADP)途径PAR的变化.服药1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新发心梗、心源性死亡和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服药后PARAA、PARADP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服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药6个月随访发现,吲哚布芬组出血事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的患者中,吲哚布芬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与阿司匹林疗效相当,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透析吲哚布芬阿司匹林

    非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感染特点分析

    张婷毕茹茹韩清珍
    1266-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非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感染特征.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分离的非鲍曼不动杆菌菌株197株,根据医院不动杆菌、皮特/赛氏不动杆菌及非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ACB)复合群进行分类,并比较其临床分布差异和感染特征.结果:非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不同的非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ACB复合群感染者平均年龄最高(69.68±14.65)岁,医院不动杆菌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最长(30.81±18.54)d、ICU入住率(31.25%)和恶化结局(9.38%)比例均最高,3类不动杆菌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ICU入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与其他细菌混合检出多见.与单菌检出患者相比,混合检出患者男性比例、住院时间≥28 d比例、有创操作比例、有ICU入住史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降钙素原水平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鲍曼不动杆菌检出逐年增多,不同的非鲍曼不动杆菌其临床分布和感染特点不同,应加强院内对非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注和监测.

    医院不动杆菌皮特/赛氏不动杆菌非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临床分布感染

    某中学学生的近视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王青松付用丽费月廖帅举...
    1272-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初级中学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采用 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 410人参与调查,其中男698人、女712人,总体近视率为51.8%;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分别为422、548、440人;农村户籍1 388人,占9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不近视的学生比较,近视的学生为女性、父母佩戴近视镜、知晓"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知晓"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躺着看书或电子产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1 h、每天做作业的时间3 h以上的比例更高;知晓"良好用眼习惯"、知晓"开展散瞳检查诊断近视"、知晓"高度近视可引发并发症并引发功能损害"、知晓"开展屈光检查的年龄段"、知晓"散瞳药物对眼睛的损害"、每天做眼保健操、学习过预防近视知识、幼儿园检查过近视的比例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6,95%CI 1.93~3.15)、不知晓"开展屈光检查的年龄段"(OR=1.36,95%CI 1.03~1.80)、学校没学过但自己看过预防近视知识(OR=1.46,95%CI 1.03~2.08)、幼儿园未检查过近视(OR=2.52,95%CI 1.96~3.24)是中学生发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父母未戴近视镜(OR=0.30,95%CI 0.20~0.45)、未躺着看过书或电子产品(OR=0.49,95%CI0.33~0.75)是中学生发生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研究地区初中生的总体近视率较高,近视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强化该地区的预防近视知识宣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行为,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进展.

    近视初中生影响因素兰陵县

    基于"院府合作"同质化管理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量化分析

    贺丽君施巧玲黄道花张玉梅...
    1280-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院府合作"背景下一院两区护士长同质化管理举措对病区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一院两区护士长系列同质化管理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院府合作"背景下一院两区护士长同质化管理实施后,院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前均有显著提升;护士长专业知识得分、管理能力得分、科研产出数量较前均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院府合作"背景下一院两区护士长同质化管理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内涵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护士长自身能力及科研产出也得到有效提高,实现双向奔赴,值得推广应用.

    院府合作护士长同质化管理护理质量

    PD-1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8例的护理体会

    束俊玫丁洁王洁
    1284-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二医院的80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80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其中皮疹1例、乏力1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贫血1例、肾毒性1例、带状疱疹1例、肺炎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结论:对使用PD-1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开展综合性及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程序性死亡受体-1肿瘤不良反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