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填材料含水率检测美标与国标方法对比研究

    谷立强孟庆飞刘朋刘庆宇...
    310-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地基的稳定性对上层建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无论是路基路面,还是厂区回填,压实度的检测至关重要,而压实度又与回填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有关,其中湿密度和含水率必须根据现场的取样得出.针对回填材料的含水率检测,国内常用的方法是烘干法,国外常用的方法是快速含水率检测法.两种方法都可以检测回填材料的含水率,也各有优缺点.现针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分析对比研究,所得结论可供有关方参考.

    烘干法快速含水率检测法含水率

    不同水泥掺量大湾区淤泥加固土性能变化规律及微观分析

    陈枝东谭晓东王凤梅魏鑫...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掺量水泥对广东大湾区淤泥的加固效果,掺入不同比例P.O 42.5水泥,制作了淤泥固化土试块.进行了 1、3、7、14、28d标准养护下的SEM分析及XRD分析.结果表明,在1~7 d时,水泥掺量为8%和10%的固化土试样水化产物含量差别不大,均有明显的针棒状物AFt产生.养护28 d时,10%水泥掺量的固化土水化产物C-S-H明显增多.结合工地现场的钻孔抽芯和静载检测结果,28 d龄期后10%水泥掺量固化效果更好,虽然水泥掺量仅增加了 2%,但是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32.6%和54.6%,说明水泥固化淤泥的效果存在掺量下限阈值.研究结果对采用水泥固化淤泥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MXRD淤泥固化微观分析地基承载力检测

    新型三维水泥土搅拌(TCM)桩成桩效果试验研究

    姚达翁佳兴邱成春王希晨...
    318-3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不均匀、成桩完整性差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三维水泥土搅拌(TCM)桩,并提出相应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结合标准贯入测试、成桩完整性分析、芯样无侧限抗压试验,对TCM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均匀性、桩身完整性、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CM桩施工工艺可以解决常规水泥土搅拌桩长期存在的冒浆严重问题,且成桩效果良好,取芯率可达90%以上,桩身完整性等级接近Ⅰ类,桩身完整性和强度均优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此外,TCM桩的标准贯入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与水灰比相关性不显著.

    TCM桩施工工艺标准贯入试验完整性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

    电势梯度对真空预压联合阳极跟进电渗法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周卫东张志鹏符洪涛
    32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中电极腐蚀以及电渗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阳极跟进电渗法.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电势梯度下真空预压联合阳极跟进电渗法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预插电极进行阳极跟进电渗法能显著提高土体加固效果.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相比,真空预压联合阳极跟进电渗法能使排水量增加31.3%,平均土表沉降增加15.9%,土体整体含水率更低.采用高电势梯度的真空预压联合阳极跟进电渗法能提高土体整体加固效果,而采用低电势梯度处理后的土体均匀性更优且单位排水量所需能耗更低.

    真空预压电渗法阳极跟进电势梯度

    堆载法与自平衡法结合在承载力检测中的应用

    孟新秋赵雪璞
    328-33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基坑开挖前就要完成试桩试验的实际工程需求,承载力计算后拟定采用堆载法与自平衡法相结合,对桩身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检测,同时在桩身有效桩长范围内布设内力测试元件对加载过程桩身内力分布情况进行监测,进而推算桩周土侧摩阻力发挥程度;堆载法与自平衡法相结合能够很好的解决基坑开挖前就获取试桩试验参数这一问题,三根试桩在设计最大加载值作用下桩身均未发生破坏,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设计最大加载值;桩身内力测试结果表明,各土层在最大试验荷载下并未达到极限状态,桩身承载力并未完全发挥.

    自平衡法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内力测试侧摩阻力

    土工直剪试验质量控制因素研究及应用

    刘忠张莹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工直剪试验是岩土工程中最常见的获取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室内试验手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为明确土工直剪试验控制因素,提高直剪试验质量,借助离散元方法建立土工直剪试验的二维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所得结论如下:①剪切盒纵横比会影响剪胀效应的测试值,可通过使用较小纵横比的剪切盒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剪胀效应测试值;②剪切带的垂直和水平法向应力相等,因此主应力和应变速率的方向是同轴的,故直剪试验不能进行非共轴的相关分析工作.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工直剪试验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直剪试验离散元质量控制

    温州软土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研究

    侯丰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易触变、易扰动,以及流变性显著等工程特性,深入理解深厚软土工程特性,是分析和解决深厚软土地下工程施工与运营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温州市域铁路深厚软土开展的一系列的原位测试试验,获取了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力学参数.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分析对比了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力学参数差异性,明确了与各种力学参数相应的最佳测试方法,其中不排水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压缩模量宜以室内试验为主,静力触探试验为辅;静止侧压力系数宜采用扁板侧胀试验;灵敏度宜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竖向渗透系数可采用室内试验和孔压触探试验.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地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软黏土原位测试力学参数工程特性

    黄土的增湿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毕庆涛曹艳慧赵坤范肖肖...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水作用路径是揭示黄土湿陷变形特性的重要方面.利用改装后的应力控制式直剪仪,采用增湿试验路径,分析在应力作用不变的前提下,水作用变化引起的黄土剪切变形,探讨黄土的增湿剪切变形特性.开展了不同法向压力、剪应力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增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应力和增湿的水量组合值达到某一个特定数值时土样才会趋于破坏;相同法向压力下,剪应力数值较小时,土样不会出现增湿剪切破坏;剪应力大于某一值时,当土样内部的含水率达到某个特定数值时,试样便趋于破坏;相同应力条件下,干密度较小的土样其增湿剪切位移随增湿含水率的变化高于干密度较大的土样.

    黄土增湿剪切变形作用路径应力控制式直剪直剪试验

    流态土流动度测试方法研究

    钮佳伟吴越洲顾鑫官
    346-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性是流态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其测定方法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依.对比了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规范的规定,明确了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异同,分别采用截锥圆模和圆柱形筒测试流态土的流动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行相关规范测定材料流动性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差异在于试验装置不同.当流态土的流动度处于160 mm~300 mm之间时,采用截锥圆模和圆柱形筒测试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皆可作为流态土流动性的测试仪器;当流动度大于300 mm后,采用圆柱形筒测得的流动度明显大于截锥圆模测得的流动度.

    流态土流动度测试方法圆柱形筒截锥圆模

    三轴压缩下白云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

    朱伟豪董璐李洪亚马林建...
    35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岩石渐进破坏过程和能量演化规律有助于阐释岩石破坏的内在机理.选取白云岩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特征应力和特征应变能的围压效应,探究不同破裂阶段总吸收能、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变化机制.研究表明:①随着围压的增加,各特征应力均呈线性增大.峰值应力对应于白云岩的抗压强度,符合Mohr-Coulomb准则.②特征应变能随围压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起裂应力前弹性应变能逐渐积累;致损应力处耗散能开始加速增长;峰值应力处能量的耗散占据主导地位,极易造成不稳定破坏.③岩爆倾向性指数随围压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开挖卸荷后应当布设应力释放孔或进行混凝土支护对岩爆进行调控.

    能量演化渐进破坏,特征应力三轴压缩岩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