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章永林

月刊

1008-7974

thsywk@126.com thsyld@126.com

0435-3208109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叙事及其传播策略

    王宇李玥琦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叙事的全局思维、实践导向、文化扬弃,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村叙事纳入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分析其物质基础、实践主体、内生资源、生态视角和思想引领,重新审视其叙事基础、传播路径和社会资本。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叙事的传播策略包括深刻领会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

    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乡村叙事

    论以制度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

    罗海英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区分,我们把制度文化分为正式制度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文化。正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显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生成起"硬性"保障作用。非正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隐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生成起"软性"渗透作用。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推动民主法治进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

    戴庆厦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观

    关彦庆许晖陶东刚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庆厦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著名语言学家,他是国内最先关注濒危语言问题和最早研究濒危语言的学者之一,在濒危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有突出贡献。研究他的濒危语言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戴庆厦濒危语言观可以概括为:濒危语言界定标准化、濒危语言研究学科化、濒危语言理论中国化。

    戴庆厦濒危语言濒危语言观

    区域国别研究与非通用语种的互融互建——兼谈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

    张严秋汪璇刘玥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国别研究和非通用语种的发展都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现实需求。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和语言的开放属性使两者结合成为可能,尤其是区域国别与非通用语种之间存在相互融合发展的潜能。提高语种能力有利于扩大区域国别研究的版图,增加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度。区域国别研究间接驱动了非通用语种数量的增加,并且是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发挥区域国别与非通用语种之间互融互建的潜能,使区域国别研究与非通用语种建设相互借力、共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区域国别人才的培养,也是非通用语种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区域国别非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融合建设

    数字赋能: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场域

    闫路瑶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处数字技术环境之中的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延续场域,依赖于文化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融合发展。借助数字媒介,可以将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传播。在数字空间环境下,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数字化能够得到再生性循环发展。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传承

    抚顺地区满文碑刻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李宇彤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满文碑刻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野考察,对搜集到的碑刻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按碑刻撰写内容分类:主要有人物传记碑、纪事碑、纪功碑、实用性碑刻。按碑刻存佚情况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抚顺地区现存满文碑刻,除已经被相关部门登记保存的碑刻外,有新发现或未进行测量研究过的六通满文碑刻,这是本次搜集满文碑刻的重要发现成果。对这类满文碑刻,从形制、体量、文字分布、纹饰等情况进行梳理和汇总,同时结合方志、宗谱、目录、相关著作等对碑刻内容、碑主、归属进行认定。第二类为抚顺地区已经散佚的满文碑刻,通过相关文献钩沉采集,对碑体已经不存的满文碑刻进行著录,进一步丰富完善抚顺地区满文碑刻的相关信息。

    抚顺地区满文碑刻调查

    论方回的律诗理念及《瀛奎律髓》的丰富涵容

    张兆勇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回的《瀛奎律髓》作为一本问世于中华民族非常时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诗选,有丰富明确的选诗理念。方回认为到了隋唐时代律诗的成熟,标志着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成熟。由此,它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不菲的价值。杜甫(老杜)所以被推为诗圣,在于他以丰富的理性内含成功地掌握律诗。唐宋各家律诗的浮沉在于它们各以自己的特征体现着与杜诗的相依相异。"一祖三宗"说是以此理念推进的诗歌主张。所谓黄山谷、陈后山、陈与义三宗在于他们各以自己的创作回应着时代。《瀛奎律髓》的价值在于以自己的系统理念成功地回应着南宋几大诗话、词话,使江西诗派的诗学精神以选诗的方式传承系统化。

    《瀛奎律髓》律诗正法眼藏杜甫(老杜)"一祖三宗"

    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

    吴洋洋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密切相关,也是文人阶层追求清雅生活的文学表达。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反映出中国古代"取象连类"的思维方式和宋代文学艺术整体审美风尚,推动了后世词论的"尚清"审美取向。

    宋代词论尚清

    近代公园的"非公共性"——以北京市公园为例

    张忠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公共空间的近代北京市公园,并不存在理想型的开放和平等,而是呈现着转型时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过渡性。形式上完全开放的近代公园并不是能够自由进出的场所,只不过由对身份等级的限制变成了对经济条件的制约;各阶层自觉不自觉地依照自己的社会身份、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参与体会各自的公共空间;在标榜现代生活的公园内,仍然存在着由明显的传统伦理观念确立的性别偏见。这种公共空间中的"非公共性"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窗口。

    近代北京公园公共性

    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张婷婷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健全完善财经制度和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构建长效机制;厉行节约,精兵简政,奠定廉洁政治的物质基础;从严治吏,狠抓"关键少数"等有效措施取得了长效的实践效果,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思想认识,以更加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将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勇于自我革命,夯实党风建设的主体力量;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汲取党建工作的历史能量,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反腐败党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