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特色慈善理念视域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困境、现实效益及发展路径研究

    姜勇莫小双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特色慈善理念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忽略人们的非物质需求、农村地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进而对中国特色慈善理念视域下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主要包括:第一,加强体育活动宣传力度、提升公众慈善道德水平;第二,提高体育组织支持力度、强化专业人才实践水平;第三,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源有效配置水平。

    中国特色慈善理念农村体育现实效益发展路径

    体育社会组织嵌入社区体育治理的多重路径研究

    宋鹏武旭吴剑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社会组织在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出一种相对意义的自主性空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在"合作嵌入"的理论基础上,从体育社会组织在社区体育治理中构建信任机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嵌入社区体育治理的资源、情感和能力三重分析框架。在明确理论导向的基础上,以R体育协会和Q社区作为案例,针对社区体育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行动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R体育协会在Q社区的体育治理中有效的实现了双轨治理模式,以专业化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塑造"非正式权威",以多重嵌入的方式大幅提升了社区体育治理的效率。

    体育社会组织社区体育治理嵌入信任机制

    民间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影响研究

    张艺文李霞王天鑫杜熙茹...
    38-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民间体育游戏干预组(实验组,n=8)和常规体育课干预组(对照组,n=8)进行实验前后的动作协调能力的测试,旨在探讨民间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双手接球、投掷豆袋、单脚平衡(惯用脚与非惯用脚)、单脚跳格惯用、插钉(惯用手与非惯用手)的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接脚前进、单脚跳格非惯用、穿线和描画轨迹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2)对照组投掷豆袋、接脚前进、单脚跳格惯用和非惯用以及描画轨迹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3)其余动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ASD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但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自闭症儿童民间体育游戏动作协调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社会力量参与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纾解策略

    聂梦俭任盼红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从迫切要求与客观需要两个方面探究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论逻辑;从认知、结构、确权三个层面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社会力量参与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社会力量参与的纾解策略,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

    乡村振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

    湖北省"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家庭体育服务供给困境与纾解对策

    李小进姚双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揭示湖北省城乡家庭体育行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剖析湖北省"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家庭体育服务供给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湖北省"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家庭体育服务供给存在供不及需现象普遍、供给效率不高凸显的现实困境,提出补齐需求新增量与资源配置不均短板、构建开放多元与合作互动的供给体系、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以提高供给效率等纾解策略。

    家庭体育体育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社区生活圈

    后疫情时代中学生体育行为的促进策略研究

    袁玲杨青凌
    47-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新冠疫情对青少年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1)新冠疫情的发生对贵阳市中学生的体育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很大程度促进了中学生群体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对体育运动的重视;(2)疫情后,中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主动性与自发性上有很大的提升与加强;(3)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修补与系统性的改善。后疫情时代中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促进策略:重新设计中学教学目标,升级指导思想;采用"知道、信任、行动"的教学模式,突出"知道、信任、行动"的考核地位;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积极面对解决中学生体质问题;促进学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新冠疫情体育消费影响促进策略

    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思考

    周华锋周欢欢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场所,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校内外持续参与体育的机会。青少年在不同场域中所形成的体育惯习,会随着场域的改变而串联融合起来,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体育惯习。其中,家庭作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源动力,充当支持者角色,诱导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主阵地,充当领导者角色,强制性要求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社区作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根据地,充当引导者角色,激发与保持青少年对体育参与的热情。

    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家庭学校社区

    乡村振兴战略下川东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邓闿林罗程苟映辉王圣...
    53-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挖掘川东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代价值,从传承主体、传承客体、传承方式、传承环境四维度阐述川东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危机,并提出活态传承策略,以期让川东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川东地区

    盐城坐标城市定向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孟璐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城市定向赛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出发点,在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盐城坐标城市定向赛的现状,梳理城市定向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解决城市定向赛存在的问题,探索城市定向赛发展的对策,突出定向赛事是提高城市影响力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

    城市定向赛城市发展城市影响力产业融合

    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与优化路径研究

    张超焦国强刘方芳
    58-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体育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党的二十大以后,各地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体育场地建设,组织群众赛事,更快地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迎来了新挑战,"成渝一家人,体育促融合",成渝地区群众体育的良好发展,进一步促进与融合成渝两地群众体育的交流,进一步构建了成渝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新格局,打开新局面。研究指出:(1)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发展的意义,一是加快两地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二是推动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融合发展;三是促进两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有利于两地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2)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发展的机遇,其一,群众体育的发展在政策上国家全面支持;其二,群众体育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迫切需求;其三,成渝两地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最后,成渝两地群众体育的顺利进行,为成渝两地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发展的优化路径:①群众体育的发展政府层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②在举行赛事方面,要丰富群众体育各项赛事的举办;④依靠成渝两地的特色,着力发展体育旅游,促进群众体育发展;④在成渝两地群众体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成渝两地体育人才培养及资源互补。

    成渝"双城经济圈"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