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宋治文

双月刊

1006-6500

tjnykx@163.com

022-23678601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天津农业科学/Journal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农林、植保、土壤肥料、园艺、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水产、花卉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试验报告、实用技术和专题综述类文章及农业区划、科研管理等软科学论文。适合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行政管理干部、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茄子萼下果色遗传分析

    乔军刘婧潘东方李素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茄子为我国北方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茄子萼下果皮颜色是重要农艺性状,颜色表达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萼下果色绿的品种弱光下着色易变浅、斑驳,甚至过早失去光泽,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为探索萼下果色遗传模式,以紫色和绿色2 个萼下果色差异显著的茄子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用比色板对萼下果色进行分级赋值,采用P1、P2、F1、B1、B2 和F2 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系统研究茄子萼下果色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茄子萼下果色为数量性状;遗传符合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B-1 模型);主基因遗传率(hmg2)在B1、B2 和F2 世代中分别是 89.66%、94.00%和93.96%,选择效率较高.茄子萼下果皮颜色受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深入揭示茄子萼下果色遗传规律,克服环境影响,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茄子萼下果色六世代遗传分析

    樟子松固沙林地可培养溶磷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李建男郝若尧樊丽婷李玉萌...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在土壤中很难被植物直接利用,从而限制了植物的生长,而土壤中的溶磷菌可以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与利用.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土壤中溶磷菌的种类,从而为微生物肥料菌种的资源库以及微生物解磷菌剂的开发和生产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通过纯培养方法以及选择性培养基对从樟子松固沙林土壤分离出的解磷细菌的溶磷能力进行定性分析,钼锑抗比色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 16S rDNA扩增、测序、比对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樟子松固沙林土壤中筛选出 3 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编号分别为 30-3、30-4 和 36-5;其近缘物种分别为Bacillus aryabhattai、Paenibacillus tyrfis和Rhizobium tropici,溶磷量分别为 37.63、37.63、32.24 mg·L-1.由此可知,樟子松固沙林土壤中具有较多种类的溶磷菌,并且溶磷能力较强,可为后续微生物肥料的开发以及研制提供种质资源参考.

    溶磷细菌固沙林樟子松16SrDNA

    颗粒物PM2.5和PM10对4种针叶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高昆李兴基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颗粒物PM2.5 和PM10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云杉、油松、沙地柏、侧柏 4 种常绿针叶植物,分析其在不同浓度等级PM2.5 和PM10 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4 种针叶植物的光合指标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响应不同.PM2.5 浓度等级相同时,低浓度下云杉Pn值和Tr值最大,油松最小,在中、高浓度下都是侧柏最大,油松最小;随着PM2.5 浓度等级的升高,4 种针叶植物的Pn、Tr和Gs值均下降,而Ci值上升.Pn、Tr值下降比例大小依次为:油松>云杉>沙地柏>侧柏.Gs值下降比例大小依次为:云杉>沙地柏>油松>侧柏,Ci值上升比例大小依次为:侧柏>沙地柏>云杉>油松.PM10 浓度等级相同时,低、中、高浓度条件下 4 种针叶植物的Pn和Tr值大小均为:侧柏>云杉>沙地柏>油松,随着PM10 浓度的升高,Pn、Tr和Gs值均下降,Ci值上升,其变化情况与PM2.5 基本一致.综合分析得出,相比较于其他3种针叶植物,侧柏在不同浓度等级的PM2.5 和PM10 影响下,都能够保持着较强的光合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城市降尘除霾的优选绿化树种.

    PM2.5PM10针叶植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不同栽培模式、加工方法对绞股蓝生产与总皂苷含量的影响研究

    欧阳友香王斌张勇洪罗湘胤...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秦巴山区道地中药材绞股蓝发展,提升绞股蓝生产与效益,在房县野人谷镇 600 m海拔的露天条件下,采用地下根茎栽培五叶绞股蓝、七叶绞股蓝,并在密郁度为 0.4 的 12 年生红豆杉林下栽培七叶绞股蓝,检测翌年 4 月份绞股蓝单株株高、叶片数、鲜干质量与总皂苷含量,分析五叶绞股蓝与七叶绞股蓝产量、总皂苷含量,及其相关性,并对不同加工措施的露天五叶和七叶绞股蓝卷须总皂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 600 m海拔的露天栽培条件下,五叶绞股蓝单株株高与地下鲜质量、地下鲜质量与地下干质量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七叶绞股蓝单株叶片数与地上鲜质量、地上鲜质量与地上干质量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地下鲜质量与地下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此外,七叶绞股蓝在密郁度为 0.4 的红豆杉林下栽培,能够提高植株生长、鲜质量、干质量,且较露天栽培明显提高单株总皂苷含量.综上所述,密郁度为 0.4 的林下栽培七叶绞股蓝较露天栽培好,可明显提高总皂苷含量.

    绞股蓝栽培模式产量加工方法总皂苷含量

    烤烟新品系漯烟1号的生长及烘烤特性研究

    孙焕马浩波胡宏民王洁琼...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烤烟新品系漯烟 1 号的田间生长及烘烤特性,以中烟 100 为对照,分析研究了漯烟 1 号田间生长表现及其在暗箱、烘烤试验中烟叶的变色、失水、叶绿素降解,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漯烟 1 号株高较高、叶面皱缩、叶尖部下垂明显;与中烟 100 相比,株高、叶片数等均有明显增加;移栽后 60 d,漯烟 1 号株高增长迅速,叶片先长长后长宽,植株开展度基本停止增长;烘烤特性方面,与中烟 100 相比,漯烟 1 号的烟叶变黄速率及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失水速率较快,变黄特性和失水均衡性稍差,烟叶不易固色.综上,为提高漯烟 1 号烟叶质量,可对其烘烤工艺做适当调整,变黄前期高温变黄,适当降低干湿球温度差,减少烟叶水分损失,调整烟叶变黄和失水协调性,变黄后期及定色前期适当提高干湿球温度差,加大排湿力度,防止烟叶出现硬变黄.

    漯烟1号生长特性烘烤特性

    环保酵素对烤烟产量品质和致香物质的影响

    布云虹方亮李鹏恋刘洪...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环保酵素液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内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自制环保酵素进行了 4年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保酵素可促进烟苗早生快发,烟株生长健壮,对赤星病防效达到 40.48%;增加产量 148.8 kg·hm-2,产值增加 7 482.90元·hm-2,均价提高 2.36 元·kg-1,上等烟比例提高 8.08%.环保酵素可调节烟叶中氯离子含量,改善钾素营养代谢,提高钾氯比值,改善烟叶的燃烧性;糖碱比趋近于最适宜水平,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烟气醇和;烟叶致香物质中棕色化反应物、类西柏烷类和苯丙氨酸降解产物的总量较对照增加了 20%以上,重要致香成分蒎烷增幅超过 700%,增加了烟叶香气,烟叶油润光泽,叶片组织结构疏松.烤烟使用环保酵素具有较好的提质增产效果,对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内在品质效果明显.

    环保酵素烤烟产量品质致香物质

    嫁接缓解烟草低钾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

    胡玮邸青
    36-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是否可以通过嫁接的形式提高烤烟钾含量,同时探讨钾胁迫下,K+在烤烟植株中的循环响应机制,通过水培的形式,以 2 个不同钾利用效率的烤烟品种进行互嫁试验以验证该设想.结果表明:嫁接能显著缓解烤烟品种云烟 87 的钾胁迫状况,并改善植株长势.全株钾含量和烤烟下胚轴净K+流速的数据表明,钾胁迫使植株更倾向于在茎部而不是根部维持较高的K+水平.此外,当环境中钾水平降低时,以五峰 2 号为砧木的处理K+流速下降到稳定水平所需时间低于以云烟 87 为砧木的处理.根系净K+通量结果表明,钾通道蛋白和转运体在 2 种砧木对钾的耐受性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qRT-PCR结果显示,K+在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循环效率的提高是五峰 2 号砧木应对低钾胁迫的一种重要适应机制.综上所述,烤烟品种云烟 87的长势和K+吸收、运输效率可以通过嫁接技术得到提高,而这可以归因于五峰 2 号砧木在外界钾水平降低时更迅速的响应能力和木质部的装载能力.

    烤烟嫁接钾胁迫净K+流速

    白灵菇菌糠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熙凯陈兴喆霍心平武雪娇...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菌糠物质循环链条,实现白灵菇菌糠的资源化利用,以白灵菇菌糠为研究对象,向杏鲍菇栽培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10%~50%)的白灵菇菌糠,通过观察杏鲍菇菌丝在不同基质条件下的萌发时间、生长速度、生长状态、满瓶时间等宏观指标,并测定不同菌糠添加比例下菌丝的木聚糖酶与漆酶活性,综合探讨白灵菇菌糠添加量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白灵菇菌糠添加量为 30%~50%时,杏鲍菇菌丝较对照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菌丝浓密度增加,漆酶活性也大幅提升;当菌糠添加量为 50%时,生长速度达到了 0.74 cm·d-1,满瓶时间与CK相比减少了 3d.因此,利用白灵菇菌糠作为杏鲍菇栽培基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导致的环境污染,同时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菌糠杏鲍菇菌丝生长漆酶木聚糖酶

    天津地区芦苇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孙竹文刘正群李泽青李宁...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天津地区芦苇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为芦苇饲料化利用奠定基础,试验采集天津主要芦苇产地不同生长时期的芦苇,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展叶期到枯叶期,天津各地芦苇的粗蛋白质(CP)、粗灰分、钙(Ca)和磷(P)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呈降低—升高的趋势;总能(GE)和粗脂肪(EE)含量呈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抽穗期芦苇的DM含量、CP含量、NDF含量、Ca含量和P含量与生长后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EE含量和GE含量与开花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达到最高水平.综合芦苇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因素分析,抽穗期芦苇饲料化开发利用的潜力最大.

    芦苇天津湿地生长时期常规营养成分

    不同风味添加剂对风味物质在猪肉中沉积的影响

    崔馨月李宁杨丽景李泽青...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风味添加剂对风味物质在猪肉中沉积的影响,将 27 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 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 1 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 5 kg·t-1 风味添加剂,试验 2 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 kg·t-1 植物提取物.饲喂45d后,分别对饲料、血清和猪肉进行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 1 组、试验 2 组饲料主要风味均为柑橘香气混合青草和油脂的气味,其中试验 1 组较其他 2 组柑橘香气更浓郁;试验 2 组中醇类、醛类均对于血清和肌肉风味贡献较大;就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饲料、血清、肌肉之间的传递来讲,试验 2 组饲料效果优于其他 2 组.本研究表明,饲料中烃类物质含量提升对于物质的传递效果没有明显变化;醛类物质通过饲料添加剂补充到动物体内可能会导致动物肌肉中醛类风味物质大幅提升.

    风味添加剂猪肉风味挥发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