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姚家新

双月刊

1005-0000

xb@tjus.edu.cn

022-23012636

300381

天津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体育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正式改为双月刊。1992年以来,本刊一直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1996—2003年连续5次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1996、1999、2001、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199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三等奖(体育院校学报中首次获此奖项的期刊之一)。2001年首批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建的“中国期刊方阵”(全国8900多种期刊中仅入选728家期刊,本刊为体育院校学报中惟一一家入选期刊)。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全国仅有60种高校学报获此殊荣)。 2000年在体育期刊中率先被CA(美国《化学文摘》)[本刊为该检索机构收录的惟一一家国内体育期刊]、AJ(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为来源刊,同年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2002年被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为来源刊。1996年始,被加拿大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收录。1997年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随之上网,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还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训练学科学化辨析

    熊焰贾文杰
    326-33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建构是学科发展的基石,科学化是理论建构的必由之路.运动训练学科学化是提高运动训练质量和效益的科学研究活动和技术应用活动,以完善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发展为价值导向,以运动训练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为底层逻辑,围绕"为何训与练""训与练什么""训与练多少""怎么训与练""训与练如何"五大根本问题确立运动训练原理原则、内容选择与组合、手段与方法运用、负荷设计与控制、计划与过程组织、训练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等边界与范畴.在当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和"三大体系"建立的时代需求之下,运动训练学科学化应围绕"训"与"练"的科学化核心问题,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坚持理念和理论、方法与制度的创新,践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营造和净化学术生态.运动训练学科学化的追求应全方位关照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中的重大与紧迫问题,调整当下运动训练学研究实证化倾向,呼唤人文社会科学取向的运动训练学回归,建立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科学与人文融合体.

    训与练运动训练科学化运动训练学科学化

    高强度训练:概念厘清、功能分类和应用导向

    黄亚玲李赞冯雪
    33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高强度训练概念、功能分类,并提出实践应用导向.基于明确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和训练手段等本质特征,认为高强度训练是训练强度大于无氧阈或最大乳酸稳态,持续时间相对短暂,以及训练手段多元变化的综合体能训练体系,涵盖多种功能差异的训练模式.基于本质特征与实践效果差异,高强度训练可以分为高强度间歇、耐力、抗阻、冲刺、功能训练 5 种训练模式,应用于特定的人群、场景等,发展出改善有氧与无氧系统、肌肉力量或整体体能素质等训练效果.高强度训练在分类功能、项目需求、训练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创新上,以满足精确化选择、专项化体能、复合化训练、整体化设计以及科学化进程等诉求为未来应用导向,对训练强度定量细分、功能效果精专应用、单一模式交互实践、训练板块合理安排以及训练模式创新发展,促进高强度训练专门性训练模式发展和针对性功能实践.

    高强度训练训练模式概念厘清功能分类应用导向

    社会生态学视域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郭冬冬王斌刘辉周峰利...
    34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基于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方式收集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材料,发现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宏观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环境因素包括体育师资配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设施、社区体育场地/馆、社区安全系数和社区体育活动等;人际因素包括家长体育观念、家长支持、家长体育行为、父母社会经济地位、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激励风格、教师关怀行为、同伴陪伴和同伴激励等;心理因素包括体质与健康知识、运动益处认知、运动障碍认知、自我效能和身体活动意向等.此外,宏观因素直接影响身体活动,也可通过环境因素、人际因素和心理因素间接影响身体活动;环境因素和人际因素直接影响身体活动,也可通过心理因素间接影响身体活动;部分环境因素可直接影响人际因素.

    身体活动影响因素儿童青少年扎根理论

    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

    范玉川朱从庆朱乐青
    350-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纵向研究——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讨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版),对上海市 8 所高校的 604 名大学生(52.81%男生)进行为期 4 个月、两阶段的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校身体活动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优于女生),且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在校身体活动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成瘾者低于非成瘾者);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具有跨时间稳定的负相关(P<0.01);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前测(T1)网络成瘾对后测(T2)在校身体活动的影响显著(P<0.001),前测(T1)在校身体活动对后测(T2)网络成瘾影响显著(P<0.05),且前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后者,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交叉滞后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具有性别差异,在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间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网络成瘾是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原因变量,且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影响具有性别一致性.交叉滞后模型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内在关联,可为改善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校身体活动交叉滞后分析

    足球运动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自尊的中介效应与DRD2基因多态性的调节效应

    李旭龙陈洪鑫唐东辉
    358-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足球运动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自尊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和DRD2 基因多态性的调节效应.方法:对 341 名 3~4年级小学生(实验组 174 人,对照组 167 人)进行自尊和社会适应的量表测量,并进一步对其中 165 人(实验组 106 人,对照组 59 人)采用Sanger法进行DRD2 基因多态性检测.实验组进行两学期的足球运动干预,对照组只参加以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的常规体育活动.使用方差分析,检验实验过程中各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AMOS和PROCESS程序进行自尊的中介效应及DRD2 基因多态性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在自尊与社会适应上,组别×时间交互效应非常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尊与社会适应水平均显著提升,但实验组的提升幅度更大;(2)同常规体育活动相比,自尊在足球运动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更大的部分中介效应;(3)同DRD2 CC基因型相比,对于携带T等位基因的儿童,自尊的中介效应量提升了 0.134.结论:同常规体育活动相比,足球运动在促进小学生自尊和社会适应发展上的效果更好;足球运动能更多地通过自尊这一路径对小学生的社会适应产生积极影响;携带DRD2 T等位基因的儿童能在足球运动中获得更多的自尊提升,进而更好地促进社会适应.

    足球运动社会适应自尊基因多态性

    不同力学刺激抑制T2DM小鼠OC分化及骨吸收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陈祥和刘波陆鹏程孙朋...
    36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力学刺激介导 2 型糖尿病(T2DM)小鼠骨中JAK2/STAT3 途径进而调控OC分化及骨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40 只 4 周龄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C,10 只)和T2DM建模组(TJ,30 只).利用 6 周高脂膳食结合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法进行T2DM小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T2DM对照组(TC,9 只)、T2DM游泳组(TS,9 只)和T2DM下坡跑组(TD,9 只),并进行 8 周运动干预.结束后,利用RT-PCR检测骨和OC中相关因子mRNA表达;利用West-blotting检测骨中相关因子蛋白表达;对分化产生OC TRAP染色后计数;石蜡包埋切片后TRAP染色,观察TRAP活性变化;利用Micro-CT检测BMD变化.结果:(1)与ZC组相比,TC组骨中JAK2 mRNA表达下调(P<0.05),STAT3、NFATc1、CTSK、c-fos mRNA和NFATc1、CTSK、c-fos蛋白表达上调(P<0.05 或P<0.01),OC中TRAP、NFATc1、PU.1、c-fos和c-Src mRNA表达上调(P<0.01);OC和多核OC数量增多(P<0.01)、骨TRAP活性增强和BMD下降(P<0.01);(2)与TC组相比,TS组骨中CTSK mRNA表达和NFATc1 蛋白表达下调(P<0.05),OC中c-fos mRNA表达下调(P<0.05);TD组骨中JAK2mRNA表达上调(P<0.01),STAT3、NFATc1、CTSK、c-fos mRNA和NFATc1、CTSK、c-fos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 或P<0.01),OC中TRAP、NFATc1、PU.1、c-fos和c-Src mRNA表达下调(P<0.05 或P<0.01),OC和多核OC数量减少(P<0.05 或P<0.01),骨TRAP活性下降,而BMD升高(P<0.01).(3)与TS组相比,TD组骨中JAK2 mRNA表达上调(P<0.05),STAT3、NFATc1、CTSK、c-fos mRNA和NFATc1、CTSK、c-fos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OC中TRAP、NFATc1、PU.1、c-fos和c-Src mRNA表达下调(P<0.05);OC和多核OC数量减少(P<0.05),骨TRAP活性明显下降,而BMD升高(P<0.01).结论:下坡跑对骨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通过JAK2/STAT3 途径抑制T2DM小鼠OC分化及骨吸收,增加骨量,而游泳对骨产生的肌肉牵拉力作用不明显.

    不同力学刺激运动2型糖尿病JAK2/STAT3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