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统计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统计与管理
统计与管理

宋辉

双月刊

1674-537X

hbtjxx@163.com

0311-87045971-6402

050051

石家庄市合作路312号

统计与管理/Journal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CHSSCD
查看更多>>统计与管理是一份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成为广大读者获取社会经济的捷径、了解省情省力的窗口。办刊宗旨:面向读者、立足统计、反映经济、服务社会。读者对象:全国统计系统、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空间差异与时空演进

    林铨林寿富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研究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力的理论阐述,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从认知力、创新力、开发力和利用力四个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测算我国各省及六个地区的 2012-2021 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便剖析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均衡上升的态势,各地区的发展鸿沟不断弥合;(2)地区内差异对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起主导作用;(3)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各省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进而提出要依托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鼓励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推动新质生产力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时空演进

    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一种新的空间权重矩阵

    陈秋华陈修素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采用 2013-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智能化及绿色化四方面重新测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并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现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并检验其异质效应;为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的空间效应,文中构建了新的空间权重矩阵,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基本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表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发展正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且存在异质效应,区域层面,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行业层面,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更加积极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数字经济制造业转型升级修正引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化企业纳税遵从测度及实证研究

    温有栋任涵黄婷郭诗...
    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和智慧税务时代背景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税收遵从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衡量企业纳税遵从度的指标体系,对数字化企业的纳税遵从水平进行了统计评估,进而研究了数字化及其对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或者其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对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水平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2.企业数字化对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纳税遵从水平;3.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程度通常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程度大.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加强监管、税务部门增强数字技术、健全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为遏制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提升国家税收征管水平提供政策参考.

    数字化转型纳税遵从熵权法信息透明度

    社会质量对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基于CSS 2021数据实证研究

    杨楠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获得幸福感的背景下,本文利用CSS 2021 年数据研究社会质量对幸福感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首先,构建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机制探讨;其次,利用对幸福感具有显著性影响的特征变量来构建随机森林模型,获取重要性特征排名并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重要性特征排名提出提升幸福感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质量中社会信任、社会安全、社会宽容和社会保障能够显著提升幸福感并且社会宽容和社会保障发挥了中介作用;预测结果发现感受到不幸福的人群数量下降,并且提升社会保障程度可以增强幸福感.通过研究揭示了幸福感与社会质量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优化社会质量,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幸福感社会质量社会保障实证分析

    受教育年限对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收入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CGSS数据

    文礼朋张琳吴广炎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基于我国促进教育强国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愿景,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 2010、2012、2013、2015、2017、2018 和 2021 年的跨期截面数据,运用扩展的明瑟方程模型采用分位数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探讨不同性别下受教育年限对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收入的影响,得出:1.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使公共部门的工资增长高于非公共部门,且女性高于男性;2.低收入者受教育年限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最大,非公共部门的男性例外;3.女性受到的部门歧视大于男性;4.公共部门的性别歧视逐渐变大,非公共部门性别歧视有所降低.因此,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打破部门以及性别壁垒,应该促进数实结合,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数字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者质量;政府保障女性权益,改善女性就业结构;加大对性别歧视的监管和处罚.

    受教育年限公共部门非公共部门工资收入性别差异

    数据流动与媒介嵌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

    黄信毅刘文昌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基于 2012-2022 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两大指标体系并测算新质生产力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乡村振兴;(2)新质生产力通过嵌入科技传播、数据驱动和消费升级的机制变量来传导对乡村振兴的影响;(3)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效果更好;(4)乡村振兴具有空间相关性特征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加快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科技传播数据驱动消费升级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空间区域动态演变与差异分析

    刘灏航刘洋
    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经济能力、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 2014-2023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从动态趋势演变、区域差异与来源分析、空间集聚性三个维度探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水平低-低空间聚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中部地区,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有一体化的趋势,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的态势.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中低水平的省(区、市),在未来更有望提升至中高水平,东部地区处于中高水平的省市在未来更可能提升至高水平.过去十年,中国区域间经济交流更加密切,促使各区域的经济良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人均可支配收入空间集聚性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

    新质生产力能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工业机器人对能源强度影响视角出发

    高帅蒋翔代志杰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那么工业智能化是否可以降低能源强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 2013-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检验工业机器人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中介效应检验环境规制在其中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每增加1 万台机器人,能源强度降低 1.21%;工业机器人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地域性差异,东部呈现出强负向显著性,对其他地区的作用都不显著;环境规制作为中介变量能显著地抑制能源强度的提升,且中介效应占 25.1%.基于此,从推动工业智能化、缩小地域差异、优化环境政策出发,提出多方面建议,以期望发挥工业机器人对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能源强度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

    河北省园林绿色生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晓媛吴若楠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河北省城市园林绿色生态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但随着河北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深,生态文明也遭到了破坏,逐步凸显出在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建设出更多的绿色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城市是我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河北省省情构建出一套适用的园林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我省园林绿色生态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河北省城市绿地面积总量不高,质量相对较低;城市绿色园林生态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年攀升,但起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所占权重较低,在发展过程中有所忽视.对此我们将研究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园林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园林绿色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测度2000-2025——基于增量投入产出模型

    宋辉吕晓悦周雪菲雷轹文...
    10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从要素投入组合视角出发,采用矩阵转换(MTT)、系数适时修正法(GRAS)和年鉴指数与理论价格模型相结合等方法,编制了 2000-2025 连续年度增量投入产出序列表,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四维度、22 个增量测度指标体系.并通过设置目标值,提出了将计算指数、实现程度,发展特征及阶段为一体的系统测度方法.分析得出该地区到 2025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 80.90%达到较好水平,实现程度为 65.32%,发展特征为非科技型,投入组合质量和资源环境水平有待提高等重要结论.

    增量投入产出模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测度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