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董刚

双月刊

1008-8415

techedu@263.net

022-60585056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高职教育实际,瞄准热点与难点问题,及时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指导,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诊改导向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研究——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庞小波黄军友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提升"361工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361工程"包含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方面共十个发展要素,通过确定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建立发展标准,设置质量控制点,构建"8"字质量改进螺旋,组织实施、监测预警、诊断改进、激励创新,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益借鉴.

    高职诊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践探索

    关于高职商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学生学习特征的调研—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姚长佳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困惑入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高职商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框架,包括公民素养、家国情怀和职业品行3个因子、10个要素,从而为挖掘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提供框架性指导.从学生课程思政元素的认知度、学生课程思政的教学偏好、学生课程思政的自我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特征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在课程思政素材的选用、课程思政载体的创建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面向学生学习的偏好,具有参鉴价值的教学建议.

    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商科类专业

    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葛新锋栗伟周秦涛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训练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必修实践课程,强调知识的具体应用,重在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其过程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根据工程训练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工程训练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统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塑造人格培养能力价值引领

    专业文化课程的开发:课程思政的一种可行路径

    李峥钰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推进可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文化课程三方面入手.思政课是基础、专业课是主体、专业文化课是桥梁,三者合力推动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担当桥梁作用的专业文化系列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天然成员,专业文化课程着眼于专业的历史传承、学科精神、价值观、制度等方面,其开发与实施涵盖着教材的开发与编写、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团队等路径.

    课程思政专业文化课程开发

    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

    李萍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重要论述.研究发现:在系统论观照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由3个层面、12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运用系统的整体分析、结构层次分析、环境分析、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引入系统论为该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手段,可以弥补现有研究体系的不足,未来应加强系统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典型案例等方面的研究.

    习近平职业教育系统论整体

    高职学情状态与学习收获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实证

    李涛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学情状况,对高职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并使用科学的自编评价量表,对2203位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学习经验、学习环境及与课程有关的学生学习活动和课程有关的教师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环境、与课程有关的学生学习活动、与课程有关的教师教学活动的总体表现均偏向正面,但还比较薄弱.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收获,提出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经验,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人际关系水平,增强课外生师交流与校内资源利用能力;提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加强课内生师互动能力;实施因情制宜、精准分类实施教育教学等策略.

    高职学情学习经验学习环境学习收获

    物理隔离下职业教育智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应力恒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以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物理隔离下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具体实施思路,探索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智慧课堂的途径,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任务和评价形式中创新了物理隔离下的职业教育智慧课堂实践过程,突出了智慧课堂授课的高效与引导、学习的自主与分层、互动的立体与科技、测评的实时与多元,对职业院校加强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物理隔离职业教育智慧课堂信息化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