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董刚

双月刊

1008-8415

techedu@263.net

022-60585056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高职教育实际,瞄准热点与难点问题,及时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指导,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逻辑与思路

    刘培蕾
    3-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隐学习是学习者在复杂环境下无意识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与教师对于内隐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明显、教学环境与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随意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优化本校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内隐学习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赋身份、赋渠道、赋能力:历史演进视域下高职教育吸引力发展策略重构

    陈玲朱强卢晓春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吸引力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职教育吸引力体现为目标群体主动选择的意愿,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校均规模为基础将吸引力量化计算,选取1990—2020年间的数据,将高职教育吸引力发展分为蓬勃发展期、低迷期、恢复期、稳步提升期4个阶段,高职教育吸引力主要受高职教育和高职毕业生身份、高职教育发展渠道、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四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因此,持续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需要实施赋身份、赋渠道、赋能力的"三赋"策略.

    高职教育吸引力校均规模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高职法律职业辅助人才需求及培养思路探讨

    王莹李悦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位于高职层次的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并作为辅助其它法律职业的法治工作队伍成员,在维护法律权威、降低司法成本和形塑全社会法治信仰上具有重要价值.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仍然面临定位不清、层次不高和资源不足等结构性问题.为纾解前述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上先试先行,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导向,寻求职教政策立法转化,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在制度设置上应坚持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地位,探索法律职教专本衔接,深化"三教"改革.

    法律职业教育法治工作队伍法律职业辅助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

    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及实施途径探究

    左春雨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老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许多新型养老模式,同时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养老人才缺乏在一段时间内仍是制约该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就养老行业人才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前更是供给严重脱离需求.分析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实施"产教融合"、组建专业群系统、构建专业群平台课、将1+X证书融入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实施途径.

    老年服务职业教育本科养老

    智能建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庞崇安项鹏飞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被摆在突出位置,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使命.然而,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实践困境:专业群缺乏系统化设计,人才培养口径窄;人才培养没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专创融合不紧密;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结合不紧密.智能建造专业群以系统化统领专业群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以创新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创新发展平台托举高质量人才,实践导向创新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德技兼备,技能融通,复合创新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创新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

    基于场景理论新业态下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李臻颖朱红李蔚
    32-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动力之一是需要加快弥合产业工人边际更替出现的断层.从服装产业新业态的视角,基于场景理论,分析产业场景要素,遴选出五种职业场景;以关键技术领域作为突破口,确定职业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六个专业方向、四个学徒阶段的课程体系;实践"岗位学徒,双责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三教"改革;"三轴向"立体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采取"八步一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采用决策导向理论的七个维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场景理论新业态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罗校清李锡辉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从实训教材建设、实训教师培育、实训教学方法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和实训成绩评定五个环节开展"大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政行企校合作体制机制模式,推动职业本科校企产业学院共建共享,促进职业本科"三教"改革落实落地,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提供参考.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赵岩何思雨高欢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建设是巩固和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对保障和提升国际学生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和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调查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结合高职院校"职业型"的办学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高职院校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探讨

    陈本锋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国家双创教育政策和学校双创教学实践为依据,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在课程选择的原则上,要体现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课时安排的灵活性、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和课后拓展的创新性;在课程建设的导向上,要保持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加强创新理论的基础地位、突出专创课程的融合特色;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要夯实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对创新方法的掌握和参加创业实践的效果.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逻辑、结构及条件——基于课程思政的视域

    赵文平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课程思政的视域,进一步认识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课程与思政的关系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逻辑.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结构表现为高职专业课程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个体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实现需要多方面力量协同,确立高职专业课程的学生发展价值,把好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思政要素之关,提升高职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推动高职课堂的思政意蕴创生,发挥高职隐性课程的思政力量.

    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功能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