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黄帝内经》邪气传变规律探索偏头痛辨治思路

    宁乙锞武薪雨汤玉韦世杰...
    1057-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以一侧搏动样头痛为主,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黄帝内经》对于各种头痛的记载颇丰,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的针灸临床影响深远.邪气传变规律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其在偏头痛的诊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现有文献中鲜有报道.因而笔者对《黄帝内经》中邪气传变理论下各个阶段引起偏头痛的原因及其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目前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以期完善中医对于偏头痛的辨治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

    偏头痛黄帝内经邪气传变三部九候

    从脾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王玉玲崔向宁向密陈琛...
    1061-1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归属于中医"肺胀、喘证、心悸、心水"等范畴.中医药对改善CHF患者症状及长期预后具有显著疗效.CHF的病理因素与气血水的产生和转化密切相关,而脾肺两脏与心关系密切,是气血水形成和代谢的重要脏腑,临床可从脾肺治疗CHF.

    气血水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

    刘西花潘明晶李鑫王栋先...
    1065-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观察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扩展其理论应用.[方法]将 66 例脑卒中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脱落 1例)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两组均治疗 3 周,评估并比较两组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膈肌移动度和腹肌增厚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便秘程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后呼吸训练组的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内斜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与频率、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频率、每次如厕时间和便秘程度等 5 个指标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膈肌移动度与辅助排便方法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明显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明显改善患者膈肌、腹肌功能,进一步拓展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藏象理论临床应用.

    脑卒中便秘呼吸训练肺与大肠相表里

    驻景丸加减方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赵明慧权哲黄子殷李娟...
    1070-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使用人工泪液结合驻景丸加减方口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2 年 3 月—2024 年 2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 60 例(120 只眼)干眼症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西医治疗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还同时加用驻景丸加减方口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每组各30例(60眼).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而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均延长、泪液分泌试验(SIT)数值均增加,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数值均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治疗组FBUT、SIT数值增加更多,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人工泪液联合驻景丸加减方口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干眼症人工泪液驻景丸加减方中药熏蒸

    糖脂清提取物对淀粉水解中α-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夏鑫李艳芬黄宇虹黄伟...
    1074-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淀粉水解的各个步骤,研究糖脂清提取物(TZQ)对参与淀粉水解的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考察TZQ干预淀粉水解的途径.[方法]以参与淀粉水解各环节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糊精、麦芽糖、异麦芽糖为底物,运用体外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的方法,考察TZQ对参与淀粉逐级水解的α-糖苷酶(淀粉酶、糊精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在 6.88×10-5~5.50×10-4 mg/mL浓度范围内,TZQ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未显示剂量依赖性;在 1.10×10-4~6.60×10-3 mg/mL浓度范围内,TZQ对糊精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 5.50×10-4~1.10×10-2 mg/mL浓度范围内,TZQ对麦芽糖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50 值为 2.96×10-3 mg/mL;在 5.50×10-4~1.10×10-2 mg/mL浓度范围内,TZQ对异麦芽糖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50 值为 1.77×10-3 mg/mL.[结论]TZQ可通过抑制淀粉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活性干预淀粉水解过程降低血糖,TZQ为一潜在的α-糖苷酶抑制剂.

    淀粉水解α-糖苷酶抑制糖脂清提取物降糖作用

    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分子量测定

    陈雪梅邵惠丽高燕郑真...
    1082-1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含量以及玄参多糖分子量.[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基于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配制混合单糖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玄参多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玄参多糖的相对分子量.[结果]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为半乳糖醛酸,其次为半乳糖.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混合单糖对照品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 97.71%~103.89%.10 批玄参多糖的多糖含量在 70.09%~83.70%,多糖分子量在 89 536~122744 Da.[结论]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多糖分子量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可为玄参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玄参多糖单糖组成多糖分子量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萸精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周曦冉农婷沈璐
    1090-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萸精降糖方治疗 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萸精降糖方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 2 型糖尿病靶点,获得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3.7.2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使用Auto Dock Vina 1.1.2 对PPI网络图中的核心靶点和萸精降糖方的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萸精降糖方治疗T2DM有 88 个有效成分和 377个潜在靶点,311个为交集靶点.从PPI网络图中可以观察到TP53、AKT1等可能成为治疗T2DM的核心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GO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伤口愈合、对异生物刺激反应等;细胞组成包括膜筏、膜微区等;分子功能包括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与核心靶点TP53、AKT1 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研究初步探讨了萸精降糖方中有效成分在治疗T2DM方面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T2DM的目的.

    萸精降糖方2型糖尿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火针疗法"温通效应"改善脊髓损伤急性期炎性微环境的机制研究

    胡董健徐家淳赵志恒任月乔...
    1099-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火针疗法改善急性脊髓损伤炎性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24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造模组、火针组,每组6 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切除大鼠T 9、T 10 的棘突及部分椎板后不予撞击;造模组造模后不予干预;火针组造模后运用贺氏火针点刺T7、T8、T11、T12棘突下及左右旁开各0.5 cm处,共 12 个穴位.红外成像技术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 10、20、30 min脊髓损伤部位的温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Toll样受体 4(TLR4)、髓样分化因子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水平.[结果]1)红外成像结果显示,火针组在干预后即刻温度明显升高,在治疗后 10 min温度下降,随后逐渐趋于稳定.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造模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脊髓组织TLR4 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yD88、p-NF-κB相对表达量降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ELISA结果:与造模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血清IL-1β、IL-6 含量降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血清IL-4、IL10 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温通效应"可以介导TLR4/MyD88/NF-κB通路调控促炎/抗炎平衡进而改善脊髓损伤急性期炎性微环境.

    火针温通效应脊髓损伤炎性微环境针刺

    清宣通络方通过外泌体miRNA-146a靶向TRAF6基因抑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研究

    李焕敏李艳娇彭莹莹孙婷...
    1107-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外泌体miRNA-146a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TRAF6)基因探讨清宣通络方抑制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阿奇霉素组、清宣通络方组,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体温、咳嗽情况,进行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评分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肺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P感染组、miRNA-146a过表达/抑制剂组和miRNA-NC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肺组织中miRNA-146a及肺泡上皮细胞中TRAF6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MPP组小鼠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次数增加、咳嗽潜伏期缩短、肺组织病理评分增高(P均<0.01);与MPP组相比,清宣通络方组小鼠体温降低、咳嗽次数减少、咳嗽潜伏期增加、肺组织病理评分下降(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感染组外泌体miRNA-146a水平下降,肺泡上皮细胞TRAF6 mRNA及培养液上清中IL-17、IL-6、TNF-α含量上升(P均<0.05).与MP感染组相比,miRNA-146a过表达组外泌体miRNA-146a水平上调,肺泡上皮细胞TRAF6 mRNA及培养液上清IL-17、IL-6、TNF-α水平下降(P均<0.05);miRNA-146a抑制组外泌体miRNA-146a下降,肺泡上皮细胞TRAF6 mRNA及培养液上清中IL-17、IL-6、TNF-α水平上升(P均<0.05).与miRNA-146a抑制剂组相比,清宣通络方外泌体干预组培养液上清中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均<0.01);与MPP组相比,清宣通络方组小鼠肺组织中miRNA-146a含量升高(P<0.01).[结论]清宣通络方可能通过上调外泌体miRNA-146a,靶向调控TRAF6基因,进而影响IL-17、IL-6 和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抑制MP感染诱导的炎性损伤.

    清宣通络方肺炎支原体感染外泌体miRNA-146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炎性损伤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析针药结合治疗肺炎的临床优势及选穴规律

    高菲菲赵天易李姗姗张朝阳...
    1116-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针药结合治疗肺炎的临床优势和选穴规则,探析针药结合优效治疗方案.[方法]检索近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的中文及英文文献,建立针药结合治疗肺炎临床数据库,使用频数统计、SPSS 18.0 及Gephi0.10 对研究的关系信息开展分析.[结果]针药结合以改善肺炎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指标为主.针灸干预方法以手针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 5个腧穴为足三里、列缺、肺俞、三阴交、丰隆,归经以手太阴肺经为主,特定穴多为五输穴和原穴;关联规则分析提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足三里-三阴交,其次为足三里-曲池;通过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得到 28 个核心腧穴及 2类核心腧穴社团;腧穴重要程度分析排名前 6的腧穴包括合谷、列缺、曲池、三阴交、中府、足三里.[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肺炎的临床优势在抑制全身炎性反应,选穴以手太阴肺经为主,核心腧穴处方包括合谷、列缺、曲池、三阴交、中府、足三里、肺俞、丰隆.

    肺炎针药结合数据挖掘临床优势选穴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