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何家琛李佳玮刘志东
    450-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采用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等进行治疗,但易出现耐药性且具有较多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的相关文献,发现补阳还五汤、十枣汤、补肺汤、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养肺活血方等对IPF具有一定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TGF-β1/Smad、PI3K-Akt、NF-κB等信号通路,抗炎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该文归纳了近五年中药复方对IPF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情况,总结了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味及其功效分类,为深入探索中药抗IPF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药复方干预机制

    四逆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张卓张阳谢静怡尹佳鑫...
    457-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逆散由炙甘草、柴胡、白芍、枳实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抑郁、保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改善动脉硬化、镇静催眠及抗溃疡等药理作用.本文在对四逆散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对四逆散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甘草酸、山柰酚、槲皮素、柚皮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辛弗林可考虑作为四逆散的Q-marker,以期为四逆散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四逆散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相关研究探析

    石举梅张永嘉赵瑞华
    464-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难治性慢性疾病,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是目前内异症保守性手术的首选.然而内异症保守术后极易复发,复发特点、复发定义及二级预防的效果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复发因素也尚不明确.笔者整理近20年来内异症术后复发相关研究并对国内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内异症复发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危险因素

    基于"以皮治肺"治疗儿童咳嗽

    李朋卓吴振起赵健翔高文...
    469-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皮治肺"即通过内病外治以及皮药内服共同作用于肺.肺外合皮毛,生理功能互通,肺和皮肤细胞同源,通过药物外敷经皮肤人肺;中医法象思维指导运用皮类中草药治疗各类皮肤疾病,通过拓展思考,以皮肤为桥梁,内服皮类中草药治疗儿童咳嗽.在临床中外治法和皮类中草药广泛应用于儿童咳嗽,但并没有医家系统性提出通过"以皮治肺"治疗儿童咳嗽,笔者在"肺合皮毛"及"法象思维"的基础上论述,通过内外合治"以皮治肺"来宣发肺气,散肺中伏热.

    儿童咳嗽以皮治肺法象思维外治法皮类中草药

    五运六气理论历法学探析

    裴枫刘晓燕邰雪莉崔亚东...
    473-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运气历法对于深入把握五运六气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运气历法概述、运气历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运气历法在中医临床中的体现及运气历法的不足这四个方面对五运六气理论进行了历法学分析.结果认为:运气历法属于干支太阳历;易混淆的干支太阳历和干支农历实是两种历法体系;此外,在《黄帝内经》运气篇章的记载中存在干支太阳历纪时系统不全面的缺点.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太阳历干支太阳历干支农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常见症的中医阐释

    周胜元张硕孙浩羽付鲲...
    47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医上属于"疫病",中国自古便有对疫病的记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疫邪性质以湿为主,基本病机为正气未复,余邪未尽,主要病位在肺脾,本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常见症从生理到病理进行阐释,指导中医临床论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病核酸转阴常见症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