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路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路技术创新
铁路技术创新

王五昌

双月刊

1672-061X

tljscx@163.com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路技术创新/Journal Railway Technical Innovation
查看更多>>《铁路技术创新》综合报道和传播国内外铁路行业技术创新成果,重点展示和推广铁路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引领和推动铁路技术创新,努力为国内外铁路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架设铁路装备制造商通向铁路用户的信息高速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音爆现象及缓解措施分析

    董武马伟斌韩嘉强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铁路隧道音爆现象,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梳理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音爆典型案例.基于已开展的实车测试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分析音爆现象成因、噪声基本特点以及不同缓解措施和效果.结果表明:音爆现象主要发生在长度大于5 km、采用无砟轨道的长大隧道,在隧道净空面积、洞口缓冲结构型式等因素影响下,不同隧道发生音爆的临界列车速度不同;长大隧道内压缩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激化,导致压缩波波形变陡、首波梯度峰值激增,由此诱发音爆现象;音爆发生时,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峰值一般较高,实测峰值可超过120 Pa;噪声分贝值在音爆发生时刻瞬时增加,较环境噪声增幅可达45 dB(A);开启隧道内斜井或在洞口缓冲结构增设空气动力学开孔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缓解音爆现象,实测开启斜井后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峰值最大降幅约为28.5%.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音爆压缩波微气压波噪声

    西岭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徐洪流郑向南张煦宁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铁路斜井进正洞施工中,通常由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存在开挖断面的转换.施工中常存在拱顶严重超挖,造成初期支护荷载较大,需要通过初期支护拱架的合理布置,优化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基于西十高铁西岭隧道1#斜井挑顶施工实践,结合模型受力分析,从循环开挖爆破控制、拱架受力传递结构设计、拱架安装关键点控制等方面,阐述合理的挑顶施工控制技术,提炼安全施工技术要点.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挑顶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控制水平,有助于降低高速铁路施工高风险工点工序安全事故概率.

    西岭隧道初期支护斜井正洞挑顶施工

    轴流风机气动性能优化研究

    何心德李军维姚学军
    21-2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轴流风机内部流场不稳定、压力损失较大等问题,对风机内部的喇叭口、整流罩、叶轮、导叶、扩压器的几何尺寸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进风喇叭口倒圆直径、整流罩长度、叶轮与导叶距离、扩压器轴向长度、末端球面直径等作为正交试验因素,以全压效率为试验评价指标,研究进风喇叭口、整流罩、叶轮、导叶、扩压器等共同作用对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并计算轴流风机气动性能数值;根据以上试验,得到几何参数对风机全压效率的主次影响顺序,确定轴流风机最优尺寸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原风机,优化后的对旋轴流风机在流量点30、35、40 m3/s时,全压分别提高381、290、142 Pa;全压效率分别提升6.41%、5.25%、2.31%.

    轴流风机全压气动性能网格划分边界条件

    山区高速铁路车站桥梁设计研究

    刘凯园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十高铁漫川关车站站场规模2台5线,设岛式站台2座,到发线有效长650 m,车站大小里程侧设置在桥梁上,车站中部设在路基上,桥墩高度范围6~66 m,车站横向宽度12.6~47.0 m,横向地形呈单向坡,地形条件复杂,是非常典型的山区高速铁路车站桥梁.以漫川关车站桥为例,阐述高速铁路山区车站桥梁的设计难点、设计原则、控制因素,探讨车站桥梁的总体布置,比选分析车站桥桥墩、站台梁、轨道梁的结构形式,确定桥梁采用箱梁梁部、多柱墩桥墩形式,为高速铁路山区车站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漫川关车站高速铁路山区车站桥梁桥梁设计

    黄陵西站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与应急处理措施分析

    祝效亭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延铁路黄陵西站边坡体量大,易发生变形、开裂等灾害,保障边坡的稳定性是整个施工工程的难点.以西延铁路黄陵西站高边坡施工期间边坡变形监测与应急处理措施的实施为例,从边坡变形监测的角度出发,以精准、高效、实时的监测及分析,结合地质、施工、环境等因素,对边坡稳定状态及边坡失稳的诱因等进行分析探讨,并同步制定与实施有效的处置方法,使边坡快速稳定,保障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边坡变形监测边坡失稳实时监测失稳诱因高边坡防护

    铁路有砟轨道长大桥"四轨一次入槽"换铺施工技术

    王渤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线路在工具轨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无缝线路换铺施工.在传统施工方法中,换出的旧轨经过拆解、人工拨轨入槽、上扣件,形成线路护轮轨,该方法存在作业人员多、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通过对Ⅲ型换铺车构造及作业方式的研究,优化传统护轮轨铺设工艺,提出铁路有砟轨道长大桥"四轨一次入槽"施工技术.对"四轨一次入槽"的换铺施工工艺进行介绍,对工艺流程的操作要点进行描述.该技术可实现护轮轨与基本轨同步换铺入槽,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可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长大桥基本轨护轮轨换铺长轨条同步入槽

    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站房竣工交付方法研究

    刘伟解亚龙卢文龙郭祥...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铁路站房总控技术体系、数字化交付体系标准、数据集成交付体系以及构建竣工与档案验收同步方法,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站房竣工交付方法,实现铁路站房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与交付.该方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BIM成果对应标准体系的建立、电子档案系列标准的制定、BIM全过程集成应用、档案业务互通有效路径的探索以及BIM与网络设备的集成应用.以柳州站为例进行系统应用与验证,证明所提方法在系统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为铁路站房工程领域数字化竣工交付提供了有益参考.

    数字孪生BIM电子档案竣工交付铁路站房总控技术体系

    高速铁路工程智能化拌和站建设及应用

    柳沈强
    52-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工程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混凝土生产管理对确保高铁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拌和站生产布局,建立拌和站信息化系统,优化生产运转模式,将施工、物资、试验、监理等部门在混凝土生产中的信息集成整合,紧盯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测、入库、生产、运输、签收等全过程,突出质量管理、规范生产流程、实时全面管控、智能分析生产数据、生产过程可追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品质稳定可靠.西康高铁六标智能化拌和站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5G技术,围绕混凝土生产过程管理,紧盯混凝土质量卡控,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生态圈,并对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不断提高高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西康高铁混凝土质量铁路工程智能化拌和站生产管理

    铁路信号备品备件健康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靳晓康解峰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铁路信号作业中,备品备件是关系到铁路维护乃至运输安全的重要器具.生产作业过程中,备品备件管理不当或其自身性能降低引发的故障被延时处理时,将成为威胁行车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铁路部门对备品备件的维护管理非常重视.结合我国目前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电务系统对信号备品备件的管理现状,分析备品备件现行管理的缺陷,搭建一种铁路信号备品备件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的系统.分别设计了模拟量与开关量的采集监测电路,给出数据离线分析逻辑与报警处置方案,为提升高速铁路工程备品备件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备品备件电务系统健康状态监测电路离线分析

    信号设计软件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

    孙屹枫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方式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信号全过程辅助设计方案,搭建信号设计软件集成平台,重点论述平台的总体架构、主要功能、数据流向和实现方式.平台覆盖信号全过程辅助设计功能,具体包含信号车站辅助设计、信号区间辅助设计、信号列控辅助设计等功能模块;阐述平台集成方式,并对3种典型数据流进行分析;平台实现主要包括接口数据格式定义、信号全过程辅助设计的软件程序流程等.信号设计软件集成平台通过信号设计软件接口集成的方式,打通数据壁垒,简化设计输入,实现了信号图纸的高效率与高质量设计.

    铁路信号系统软件集成平台全过程辅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