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周莲茹

半月刊

1672-9676

hlsjyj@hlsjyj.com

0311-85911163;85074334

050031

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

护理实践与研究/Journal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

    阳文芳谭李军莫丹凤李慧...
    1077-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感及其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96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景游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儿童抑郁情绪障碍量表和儿童焦虑情绪障碍量表评分)、患儿穿刺时疼痛感(改良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患儿穿刺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及患儿穿刺时疼痛感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穿刺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患儿穿刺时不良情绪及穿刺时疼痛感,从而提高患儿穿刺依从性,降低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感不良情绪依从性满意率满意程度

    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

    彭春欢陈牡花李雅洁吴淑芳...
    1082-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生长激素水平、智力发育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前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S100蛋白、NSE低于对照组,GAS、MT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激素(GH)、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GH、I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早产儿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各项功能发育,如胃肠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体格和智力等,并降低黄疸指数,对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有积极意义.

    早产儿NICU黄疸指数预见性护理运动神经

    简明心律识别法在低年资护理人员心电图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李稳王家美朱绮红陈论婷...
    1089-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简明心律识别法(cardiac rhythm identification for simple people,CRISP)在低年资护理人员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人员对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恶性心律失常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6月参加医院新入职护士能力提升授课的9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入职 1年内且在临床科室一线工作的护士,以学号为奇偶数分为两个班进行教学,其中奇数班为对照组48人,偶数班为观察组47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心电图面授教学,观察组则采用心电图CRISP法教学,授课结束后对两组授课对象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教学效果.结果 授课前两组的心电图读图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观察组的心电图读图平均得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判读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提高心电图的判读能力、增加心电图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对教学模式满意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RISP法对心电图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可切实提升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简明心律识别法护理人员心电图心律失常教学效果

    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叶淑英郑应红林舜贤王秀坤...
    1095-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值均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至溶栓用药时间(DNT)≤60 min达标率、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90 d预后良好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与短期预后,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专职化层级护理急诊脑梗死急救效率神经功能短期预后

    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戴丽丽张敏张玉花焦...
    1101-110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9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力应对能力量表(MSI)、心境状态量表(POMS)、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MiL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变化、成熟、肯定、接受评分及压力应对能力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变化、成熟、肯定、接受评分及压力应对能力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愤怒-敌意、疲乏-迟钝、抑郁-沮丧、迷惑-混乱、紧张-焦虑及精力-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愤怒-敌意、疲乏-迟钝、抑郁-沮丧、迷惑-混乱、紧张-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压力应对能力,改善心境状态,提升生命意义水平.

    压力与适应理论恶性肿瘤化疗压力应对能力心境状态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