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苑

双月刊

1673-4440

rsce@crscd.com.cn

010-51865957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华源一里18号楼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Journal 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在铁路电务设计、施工及维修等单位有较大影响,深得科技人员的好评。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12月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423/U。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4440。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可靠性的提升

    洪钰马海鑫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既有GSM-R宏基站设备的架构特征和功能为研究对象,从RAMS分析和现网工程测试来论证既有基站设备可以通过关键模块冗余的完善来提升单套基站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从而降低在网基站退服发生的概率,减少GSM-R基站单个模块故障对包括CTCS-3在内的铁路业务的影响,降低对沿线基站设备模块故障维修时效性要求,为GSM-R宏基站继续在网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为铁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冗余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CIR设备数据无线传输及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张孟欧盛芬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解决铁路行业中机车综合无线通信(CIR)设备数据下载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数据下载耗时长、人工分析困难等挑战,提出一套CIR设备数据无线传输及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当前CIR设备记录单元数据下载和分析仍然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时间滞后、效率低下的情况,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潜在风险.设计的系统架构分为车载采集设备和地面智能分析系统两部分,通过现有的LMD系统进行通信连接.车载采集设备通过专用线缆与机车CIR设备记录单元监测接口连接,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地面服务器.地面智能分析系统实现数据存储、智能分析、报表统计等功能,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分布式架构,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系统中的智能分析模块能够实现设备状态远程监测、智能分析、设备运用情况智能评分和标准化检测作业评分等功能.经过现场应用验证,该系统可以缩短数据下载、分析时间,减少人工成本,提前预防CIR设备故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

    CIR设备数据无线传输智能分析设备质量评分标准作业评分

    基于全自动运行系统下自动跳跃功能设计与实现

    傅棣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由于制动故障时或轨道条件恶劣等特殊情况,列车进站不能对标停车,导致无法开门,维护人员不能登车处理故障.通过站内自动跳跃功能,控制列车进行短距离的移动,以使列车对标开门,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对以上场景的自动跳跃功能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故障场景,分别使用Bangbang控制和轻级制功能,并且在全自动运行系统项目上得到测试及使用,停车精度满足ATO站台精确停车的指标要求,提升故障场景下的处理能力.

    自动跳跃功能ATO控制策略Bangbang控制轻级制动全自动运行系统

    基于FMEA的FAO自动唤醒功能安全设计与实现

    贾佳
    84-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FMEA的分析方法对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自动唤醒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失效模式以及对应的失效原因,并结合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将系统原有风险以及新增功能引发的风险均减轻至可接受程度,真正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

    全自动无人驾驶自动唤醒安全分析安全设计FMEA

    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快线多网融合列控系统研究

    曲睿雷彬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控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能的核心系统,在多网融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快线多网融合建设需求,从建设目标、系统选型、技术路线等方面重点分析主流列控系统的特点与差异,阐述融合方案及难点,为后续列控系统的选型与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列控系统多网融合市域快线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召援系统建设研究

    徐正张炳森刘泽远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智慧乘客服务需要智能召援系统的建设,针对召援方式的现状问题,首先从乘客角度分析智慧召援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需求,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出基于"线上+线下"的召援方式,建立智能召援、人工召援和现场召援的三级体系;提出采用五层架构建设智能召援平台,分为设备接入层、数据输入层、业务逻辑层、算法处理层和终端响应层,设计该体系下的响应逻辑和业务流程,智能分发算法保证召援的就近触发、及时响应;最后从工程角度提出召援终端设备的设置和所需的系统间联动,该研究为后续智能召援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智能召援系统智慧乘客服务轨道交通

    广告索引

    101页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临时控制中心方案研究

    宋煜炜肖克白永杰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郑州市轨道交通第二调度中心建设工期滞后,导致新建全自动运行线路不能正常投入运营使用,亟需过渡方案以满足新建线路开通初期需求.以郑州市轨道交通10号线信号专业为例,提出利用备用控制中心作临时控制中心的过渡方案.通过介绍控制中心原方案,综合考虑方案可行性、运营风险、投资金额三方面研究临时控制中心方案.利用规划采购原放置于第二调度中心各线路控制中心的设备以及备品备件,通过借调搬迁使备用控制中心升级为临时控制中心,为各线路开通提供必备条件;当第二调度中心竣工接入,各线路再有序进行设备搬迁、调试以及网络割接,停用临时控制中心并恢复备用控制中心.方案通过设备借调降低了运营风险和投资成本,对郑州后续线路以及其他地区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时控制中心全自动运行备用控制中心终端拉远竣工搬迁

    基于车载ATC系统的车辆仿真模拟器制作与应用

    蔡波方潇仪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ATC信号设备是控制机车车辆(地铁)的重要设备,车载系统与车辆的控制电路系统紧密联系,之间存在许多电气接口和信息接口.由于车载ATC信号设备与车辆属于两个系统,系统之间联合调试工作受时间、场地等诸多因素影响,而目前还没有能单独检测车载板卡内部开关量功能的设备,缺少专用工具对中大修后的板卡进行功能验证,在静态检修后的试车线动调时存在安全风险.研究一种替代车辆专业设备的调试装置,该装置与int连接器母头相连,列车静态条件下通过电脑OMAP软件强制驱动板卡内部开关量,从而测试板卡内部接点是否正常工作,在列车动态测试前就能精准定位故障件,提升列车动态调试效率,进一步提高检修质量与标准.

    车载板卡车辆接口开关量

    基于城轨列车振动模式的三度振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黄愉华沈喆陈琪钱隽...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车运行时的振动会影响应答器传输系统工作,导致信标丢失,无法实现列车定位.理论分析振动引起故障的内在原理;根据应答器传输系统构成以及列车运行时的状态,定制振动试验台来模拟列车运行时的振动情况;通过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来验证理论的可靠性,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信标丢失造故障.

    应答器传输系统振动测试系统信标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