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陶泽璋 韩德民 韩东一

双月刊

1006-7299

jasptl@126.com,jasp@public.wh.hb.cn

027-88043958,88041911-86459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以来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刊登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听力损失发病率和病因的调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听力检测方法,听力补偿,各种发声及言语功能障碍的诊断及防治,听觉言语康复,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介绍国内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刊中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深受相关专业人员的青睐。本刊编委会成员120多人,基本囊括了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聋儿康复机构、中科院所属相关专业的研究所、国内多家大中型医院从事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专业研究的专家,还有国外知名听力学专家。本刊稿源广泛,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及部分欧美国家,刊出的文章质量高、信息可靠、新颖,能及时充分体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进展,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同道的一致好评及厚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咽喉肿瘤的内镜检查与诊断

    倪晓光
    293-296页

    一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夫妻的遗传学及产前诊断分析

    刘向科陆祖耀刘丽娜郝胜菊...
    297-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对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聋备孕夫妻患者进行基因分析,以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 应用遗传性听力损失Panel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分析,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孕妇18周采集羊水后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妻子检测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3型相关基因 MYO15A c.10419_10423delCAGCT/c.10294_10308delCCTTGCATCCTTGCC 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丈夫检测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77型相关基因LOXHD1 c.6388C>T/exon 33-38 del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胎儿羊水检测到母源MYO15A c.10294_10308del CCTTGCATCCTTGCC杂合变异与父源LOXHD1 exon 33-38 del杂合变异,同时还检测到父源CDH23 c.6693delT杂合变异与母源PCDH15 c.5048_5051dupAGAA杂合变异,这两个杂合变异导致胎儿可能患ID/F型Usher综合征.结论 该耳聋夫妻为两个不同的耳聋基因变异所致,胎儿患与该夫妻双方相同耳聋的概率很低,但胎儿患二基因突变引起的耳聋的可能性大.对于双方均为耳聋患者的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时应关注二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

    MYO15ALOXHD1CDH23PCDH15二基因突变

    普通话噪声接受度追踪测试材料的开发与等价性评估

    郑雨晴龚嘉敏管鹏飞冯佳玲...
    30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普通话噪声接受度追踪(tracking of noise tolerance,TNT)测试材料并进行等价性评估.方法 开发6组易于普通大众理解的言语材料(主题分别为日常生活、娱乐、家庭、节日、户外和学校);选取21例听力正常人分别进行6组测试材料的4分钟TNT测试,分别计算获得31~240 s、31~120 s、151~240 s三个时间窗的可容忍噪声水平(tolerable noise level,TNL)和TNT分数.结果 听力正常个体间TNL值存在差异(F=43.611,P<0.05).6组测试材料的标准化(z-scored)分数在三个时间窗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事后比较发现,所有的显著性差异结果都涉及家庭和/或日常生活主题.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娱乐、节日、户外和学校的主题测试材料可作为普通话TNT测试的正式测试材料,可应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测试.

    噪声接受度追踪测试可接受噪声级言语识别测试等价性

    抑郁在老年人听力减退与语言功能中的中介效应

    程曦曾燕徐恒刘丹...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听力减退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及抑郁在听力减退与语言功能中的中介效应,为老年人语言功能损害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HAMCS)中6 002名≥65岁老年人语言功能筛查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减退对语言功能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法分析抑郁评分在听力减退影响语言功能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6 002名≥65岁老年人中,轻度听力减退1 137例(18.94%),中-重度听力减退264例(4.40%),语言功能损害2 611例(43.50%);在控制了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地、体育锻炼、智力活动、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听力减退、中-重度听力减退老年人语言功能损害的患病风险分别为听力正常老年人的1.33倍(95%CI:1.13~1.56,P=0.001)、1.77倍(95%CI:1.29~2.42,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在听力减退和语言功能损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021(95%CI:-0.027~一0.015,P<0.001),占总效应的12.96%.结论 老年人听力减退可增加语言功能损害的患病风险,其中抑郁在听力减退和语言功能损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听力减退语言功能损害抑郁中介效应老年人

    受试者测试状态对卡尔曼加权平均ABR测试残余噪声的影响

    张志媛王素菊杨佳燕茹新恒...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卡尔曼加权平均(Kalman-weighted averaging,KWA)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受试者不同测试状态对残余噪声及ABR波V振幅的影响.方法 选取21例(42耳)18~34岁听力正常成年人,分别在安静诊室内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安静平卧、坐位、写字)使用卡尔曼加权平均的新型ABR系统(vivosonic integrity system)进行ABR测试,同时使用传统ABR测试系统(interacoustics,IA)在隔声屏蔽室内进行ABR测试,记录各状态下受试者ABR反应的残余噪声水平和波V幅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传统ABR和卡尔曼加权平均ABR三种不同测试状态(平卧、坐位、写字)下波V振幅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安静平卧和坐位两种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较传统ABR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在写字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状态(P<0.05);③写字状态下卡尔曼加权平均ABR的残余噪声、波V振幅在左右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ABR相比,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在写字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显著升高,但安静平卧和坐位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与传统ABR无显著差异,受试者的不同测试状态对残余噪声水平有一定影响.

    听性脑干反应卡尔曼加权平均残余噪声幅值

    基于超声动态舌形的普通话元音发音特点研究

    谭亚鑫沈向荣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声动态舌形图研究拼音方案中元音字母的实际舌位,并提出针对性发音训练策略,以提高言语康复和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包含6个元音(a、o、e、i、u、ü)的45个发音材料(覆盖普通话所有韵母),招募16例20~25岁的普通话二甲以上的受试者,同步采集语音和超声舌形数据.处理数据时,首先用Praat进行音段标注,然后用AAA软件提取目标音段的舌形、上腭线的坐标,最后从语音教学的角度基于发音舌位对比,确定6个元音的实际舌位.结果 元音a有[A]、[ε]2种舌位,o有[o]1种舌位,e有[ɤ]、[e]、[ə]3种舌位,i有[i]、[(ι)]、[(ι)]3种舌位,u有[u]1种舌位,ü有[y]1种舌位,儿化元音是元音目标舌位后加卷舌动程.结论 ①韵母根据元音舌位统计分成11类,可以更准确系统地进行普通话元音舌位的教学和训练;②超声舌位数据为元音的发音学习提供可视化参照,比传统拼音方案教学更直观.

    普通话元音拼音字母发音特点超声舌形图

    嗓音障碍患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及其合理施测方式和语料研究

    易彬郎晓康晓茜赵纹笙...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声学特征,以及普通话体系下的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合理的施测方式和语料.方法 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嗓音障碍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各20例,在不同语料(单个元音/a/、/i/、/u/、/o/、/e/和长句)以及不同元音顶点个数(3个、4个、5个)下的VS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嗓音障碍组与正常组之间在单元音和长句语料下VSA都有极显著差异,但两种语料类型间VSA差异不显著,两种语料均可用于VSA的测量.4个元音顶点与3个元音顶点及5个元音顶点下的VSA差异极显著,选择5个元音用于普通话体系下VSA的测量更加合适.结论 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发音较正常人清晰度下降.在普通话体系下采用5个元音顶点测量VSA相对较精准,更能测得口腔的运动能力.单个元音和连续语音两种语料均适用于VSA的测量.

    嗓音障碍元音空间面积普通话声学分析

    声带白斑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探究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王欢欢郑燕蓉王利民
    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9例)和未复发组(297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软件以Boo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年龄(OR=1.082)、饮酒(OR=1.946)、滥用嗓音(OR=2.436)、咽喉反流(OR=2.054)、中度异型增生(OR=2.383)和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OR=3.304)是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内部验证AUC为0.777,95%CI为0.663~0.825,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声带白斑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白斑范围、病理形态、咽喉反流等有关.

    声带白斑复发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伴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的初步探讨

    张静张建鲁雪雪曹玮...
    330-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伴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 granuloma,CG)的语后聋患者同期人工耳蜗植入(CI)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就诊,伴中耳CG行CI的6例语后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同期CI手术的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6例患者根据术前CT表现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对于病变仅累及乳突、鼓窦或上鼓室的3例患者,采用完璧式乳突改良根治术+CI;另3例患者术前阅片病变较为广泛,完璧式乳突切开难以彻底清理病变,或伴有咽鼓管鼓室口被病变堵塞或术中探查咽鼓管通畅度较差,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CI+中耳封闭术,均成功完成CI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面瘫、迷路炎、颅内感染、复发、电极裸露等并发症;术后患者CAP和SIR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中耳CG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可同期行CI手术,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听觉康复效果,但应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耳蜗植入语后聋

    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训练方法及训练效果

    李会永徐丽娜李峰高楠...
    334-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语音训练对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侧化构音的语音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45例FAD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45例FAD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本功能训练、舌体发力点训练、引导正确送气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家属同步训练、家庭延续训练等语音训练措施,训练10~50课时;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语音训练,实施常规指导,分别在观察组语音训练结束时和对照组复诊时进行语音评估,比较两组间侧化构音字数.结果 组内比较,针对性语音训练后,观察组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的95.16±7.82个减少至训练后的17.60±3.4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71,P<0.01);复诊时对照组侧化构音字数由就诊时的94.29±8.50个减少至82.96±8.4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9,P<0.01).组间比较,语音训练前两组患者侧化构音字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04,P=0.616),观察组训练后侧化构音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复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1,P<0.01).结论 学龄前FAD患者侧化构音有一定自愈倾向,基于侧化构音的发生机制,对学龄前FAD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训练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功能性构音障碍学龄前侧化构音语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