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陶泽璋 韩德民 韩东一

双月刊

1006-7299

jasptl@126.com,jasp@public.wh.hb.cn

027-88043958,88041911-86459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以来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刊登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听力损失发病率和病因的调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听力检测方法,听力补偿,各种发声及言语功能障碍的诊断及防治,听觉言语康复,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介绍国内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刊中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深受相关专业人员的青睐。本刊编委会成员120多人,基本囊括了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聋儿康复机构、中科院所属相关专业的研究所、国内多家大中型医院从事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专业研究的专家,还有国外知名听力学专家。本刊稿源广泛,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及部分欧美国家,刊出的文章质量高、信息可靠、新颖,能及时充分体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进展,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同道的一致好评及厚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豚鼠耳内镜解剖及手术训练模型的建立

    解沛杨冰倩杨希林廖华...
    338-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活体豚鼠构建耳内镜解剖及手术操作训练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8只健康成年豚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开放上鼓室并磨除外耳道上壁建立满足耳内镜进行观测和操作的空间,构建耳内镜操作的模型.由同一名住院医师分别在8只豚鼠完成耳内镜下颞骨的解剖开放及基本手术步骤,评估内镜下手术操作的难度及完成情况;并测量乳突开放后的前后径、上下径,上鼓室外侧壁以及外耳道上壁开放后的前后径、上下径,以及耳内镜的最大进镜深度.结果 内镜下清晰展现豚鼠鼓室内精细结构,除了鼓索神经的游离保留、去除外侧听骨后暴露镫骨这两个步骤有所难度以外,其余步骤如鼓膜与锤骨的分离、暴露锤砧复合体、去除蜗壳观察蜗轴、内镜下面神经鼓室段暴露等操作均可轻松完成.开放后的乳突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3.56±0.21、3.89±0.16 mm,开放后的上鼓室和外耳道上壁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60±0.09 mm、6.02±0.10 mm,耳内镜最大进镜深度为15.14±0.24 mm.结论 豚鼠作为耳内镜操作训练动物模型,能够提供较为真实的手术操作体验,有助于初学者进行耳内镜手术基本操作技巧和耳内镜解剖训练.

    豚鼠耳内镜动物训练模型中耳解剖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介导睡眠剥夺诱导膜迷路积水中的作用研究

    贾玉其胡涛屈永涛许夏...
    34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介导睡眠剥夺诱导膜迷路积水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只健康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平台对照组、睡眠剥夺2周组、睡眠剥夺3周组、睡眠剥夺4周组,每组6只.睡眠剥夺组大鼠选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进行造模,大平台对照组在小平台上放置网格所制大平台,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旷场实验评估行为学,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评估听力水平;ABR检测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MCP-1的水平;解剖耳蜗,HE染色行中阶横截面积(SM)/(中阶+前庭阶横截面积)(SM+SV)比值评价膜迷路积水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耳蜗中IL-1β、TNF-α、MCP-1、TLR4、NF-κB P65的表达,观察实验后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大鼠听力水平、膜迷路积水程度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大鼠听力水平、膜迷路积水程度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 睡眠剥夺组大鼠ABR波Ⅱ反应阈升高,较空白对照组及大平台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及大平台对照组积水率为0,睡眠剥夺2周组积水率为16.67%,睡眠剥夺3周组积水率为25%,睡眠剥夺4周组积水率为25%;睡眠剥夺组大鼠血清中TNF-α、MCP-1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大平台对照组,其中睡眠剥夺4周组TNF-α、MCP-1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及大平台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剥夺组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螺旋器、血管纹螺旋韧带IL-1β、TNF-α、MCP-1、TLR4、NF-κB P65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大平台对照组.结论 睡眠剥夺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内耳产生影响从而诱导膜迷路积水.

    膜迷路积水睡眠剥夺TLR4/NF-κB信号通路

    microRNA-183调节FOXO1对听觉毛细胞再生作用机制研究

    练东玲涂钰莹涂玉梅龙孝斌...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croRNA-183(miR-183)对斑马鱼内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顺铂损伤内耳神经丘毛细胞及耳囊、耳石后的再生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向斑马鱼受精卵内分别注入miRNA模拟物(agomir)或反义吗啉寡核苷酸(MOs),初步构建miR-183过表达或低表达模型,然后将受精后第72 h斑马鱼浸泡在50μmol/L顺铂溶液中24 h完成最终建模.利用miRNA微阵列分析、RT-qPCR等技术检测miR-183和FOXO1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FM1-43FX荧光染色了解内耳神经丘毛细胞损伤及再生情况;使用正置显微镜观察耳囊、耳石生长发育变化.结果 ①顺铂作用后斑马鱼内耳毛细胞受损且耳囊、耳石生长发育受阻;移除顺铂后内耳毛细胞可再生,耳囊、耳石生长发育也逐渐恢复.②miR-183在移除顺铂后被激活,是斑马鱼幼体miRNA中最有表达差异的成员之一(P<0.001),且表达量持续上调至峰值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③与对照组相比,移除顺铂后过表达miR-183组可促进内耳毛细胞数量和耳囊耳石面积的恢复(P<0.01);低表达miR-183组则使其恢复受到抑制(P<0.05).④移除顺铂作用后FOXO1被激活,表达量上调(P<0.01);当过表达miR-183时FOXO1受到抑制,表达下调(P<0.01);低表达miR-183时FOXO1则表达量上升(P<0.01).结论 miR-183与移除顺铂作用后内耳毛细胞的再生、耳囊耳石面积生长发育的恢复呈正向调控关系,其机制可能与miR-183对FOXO1的负向调控有关.

    斑马鱼顺铂毛细胞MicroRNA-183FOXO1

    新医学背景下耳科医师培养的新思考与探索

    张秋静王秋菊韩东一
    356-359页

    4000Hz oVEMP辅助诊断上半规管裂一例

    郭蔷林颖查定军
    360-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S)的听力学表现及检测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SC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前庭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给予手术治疗,探查确认瘘口,以筋膜、骨粉和骨蜡夹击法填塞上半规管瘘口.结果 患者主诉"双耳听力下降伴反复眩晕3年"来院就诊.纯音测听示双耳低频混合性聋,声导抗双耳呈A型鼓室图,CT提示双侧上半规管局部骨壁菲薄伴破裂,500 Hz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右侧阈值降低至65 dB nHL,右侧振幅671.1 μV较左侧振幅(97.60 µV)异常增大;500 Hz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右侧振幅27 μV,左侧未记录到波形;4 000 Hz oVEMP右侧引出,左侧未引出.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最终确诊为右侧SCDS.术后1年电话随访患者术耳听力无明显下降,眩晕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SCDS不能仅依据影像学发现进行诊断,4 000 Hz oVEMP可辅助鉴别诊断及确定受损侧别.

    半规管裂综合征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T

    HCN通道在听觉传导通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葛鑫颖周沫刘锦峰戴金升...
    36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 channel)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过其介导的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ation current,Ih)调节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和兴奋性来影响听觉的精确加工和传导,对时间信息的精确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HCN通道结构和分布以及电生理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HCN通道在正常及单侧聋或双侧聋情况下听觉传导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

    HCN通道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听觉传导单侧听觉剥夺声源定位

    给药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研究进展

    王金剑胡材卡谭治平项丽阳...
    368-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耳病的治疗正朝向局部靶向给药的方向发展,以避免全身给药的诸多缺陷.具有给药功能的人工耳蜗植入体作为新一代的内耳局部给药途径,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不同类型的给药人工耳蜗的特性、产品开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人工耳蜗药械组合药物洗脱药液递送

    跨阻矩阵测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书锦魏兴梅孔颖李永新...
    37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耳蜗植入(CI)后电极阵列产生电刺激时,耳蜗内电流电压分布情况可通过电极记录并体现为阻抗或跨阻(impedance/transimpedance).跨阻矩阵(transimpedance matrix,TIM)测量是利用人工耳蜗遥测功能的一种客观测量工具,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快捷、结果准确的特点,近年来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已有报道,并在术中电极位置的评估、术后心理物理响度及神经兴奋扩散的测量等方面展示出相应的应用潜力.本文将介绍跨阻矩阵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并回顾跨阻矩阵测量在人工耳蜗植入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

    人工耳蜗植入跨阻矩阵人工耳蜗遥测电场成像

    惊跳反射前脉冲抑制在听觉领域的研究进展

    苏婷卉徐飞
    379-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惊跳反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一种复杂的听觉行为反应,为评估人类和实验动物的听觉门控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其神经通路涉及中枢听觉皮层,因此对于探究动物及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听觉皮层的发育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PI在听觉科学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

    听觉惊跳反射前脉冲抑制听觉系统

    《耳鸣患者皮层和皮层下听觉区超高场MRI的研究》摘译

    申丽君文之曹永茂
    384-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