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晋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晋控科学技术
晋控科学技术

于斌

季刊

2097-2156

tongmeikeji@163.com

0352-7012190

037003

大同新平旺校北街科技楼4层

晋控科学技术/Journal Jinneng Ho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同煤科技》杂志1979年1月创刊。《同煤科技》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正式期刊,国内刊号为CN 14-1117/TD,国际刊号为ISSN 1000-4866。《同煤科技》杂志是技术类煤炭科技刊物。《同煤科技》杂志主编: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同煤科技》杂志的办刊宗旨:以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进步为立足点,面向能源基地建设,推动煤炭生产发展。根据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报道适用性强、易推广、见效快的科技成果。《同煤科技》杂志报道的主要内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的进展和革新成果;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经验;非煤产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煤炭生产科学技术;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题讨论。《同煤科技》杂志的重点栏目:问题探讨、经验总结、新技术、科学管理。栏目涉及专业:采煤、机电、计算机、地测、井巷工程、矿山安全、煤炭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非煤产业、科学管理等。1986年11月,《同煤科技》杂志编辑部获山西煤管局1985年度“煤炭科技情报先进单位”奖。1987年3月,《同煤科技》杂志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1986年度“山西省科技情报成果奖”。1987年9月,《同煤科技》杂志被原煤炭部评为“科技情报成果表扬项目”。1989年5月,《同煤科技》杂志获山西煤管局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2001年10月,《同煤科技》杂志在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的“山西省科协首届优秀报刊、优秀通讯员评比活动”中获“首届山西省科协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郭屯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与应用

    孔德彪夏秋龙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智能智慧矿山少人化、无人化目标,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郭屯煤矿在2303工作面开展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践.2303智能化工作面主要由智能集控中心、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支护系统、智能运输系统、供液供电系统等部分组成.现场应用表明,2303工作面形成了以"设备智能控制为主、远程干预控制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采煤机自动割煤率达到89.3%,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升了煤矿安全水平.

    智能化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集控中心

    红庆河煤矿深部大采高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和应力调控研究

    张冬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部大采高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导致的来压强烈问题,以内蒙古仲泰能源有限公司红庆河煤矿3-1401工作面胶运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对强矿压显现特征和应力调控技术展开研究.结论:深部厚硬顶板工作面出现支架过载后安全阀开启和巷道大变形破坏的强矿压显现,工作面前方可以划分为应力急剧升高区、应力跌落区和应力缓慢降低区,支承压力影响范围55 m,应力集中系数1.62;应力急剧升高区和应力跌落区是控制重点区域,提出水力压裂切顶调压机理和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围岩控制效果.

    深部开采强矿压显现支承压力水力压裂应力调控

    基于分子模拟的单体表面活性剂对岩尘润湿机制研究

    张兴润
    47-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选4种表面活性剂SDS、SDBS、AEO—7和DTAB,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岩尘润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部分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岩尘表面,部分在水相中聚集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其极性头基指向水相,而疏水碳链高度缠绕在一起,极性基团与非极性碳链更靠近水相方向,有利于增强岩尘表面的亲水性.润湿过程以静电能为主导,并且亲水头基在界面排列地越疏松,极性头基周围可吸附的水分子越多,即润湿性越强.SDS、DTAB和AEO—7溶液均在高岭石体系中表现出较高的润湿性能,仅SDBS溶液对于提高白云母体系的润湿性较有优势,单体表面活性剂作用于高岭石的润湿效果最好.

    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分子模拟岩尘

    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在成庄矿大断面巷道条件下的应用

    宋朋飞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庄矿护巷煤柱尺寸过大、资源回收率低等诸多问题,以431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与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最优煤柱尺寸,提出巷道锚网索支护方案,并对巷道破碎段预注浆加固技术、临近硐室充填技术进行研究.现场应用表明:43172巷顶底板移近量不超过90 mm,两帮移近量不超过160 mm,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

    小煤柱沿空掘巷控制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