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平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鹿守本

月刊

1004-8049

taipingyangxuebao@163.com

010-6857572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太平洋学报/Journal Pacif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秩序建构路径中的共有观念:中国与美俄国际秩序观的差异分析

    柯研毕洪业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秩序是国际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自国际关系学科形成以来便备受关注.历史上每一次国际秩序的更迭都是以权力平衡为主要路径,然而权力平衡并非国际秩序建构的唯一路径,共有观念建构也是国际秩序建构的重要路径.在中美俄互动中,基于对国际秩序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秩序观.较于美俄的权力平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国际秩序观,突出强调了共有观念的作用.共有观念在国际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包容性共有观念建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共有观念国际秩序中美俄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政治社会学

    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美澳同盟转型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宁团辉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澳同盟是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重要一环,是美国实施地区战略的重要工具.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加剧,美澳同盟的转型进程加快.从同盟针对的目标来看,美澳同盟将围绕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进行全面转型;从同盟内部关系来看,澳大利亚对美澳同盟的引导和塑造能力明显增强;从同盟性质来看,美澳同盟将从防御性同盟转型为进攻性同盟,进攻能力和威慑能力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从同盟合作范围来看,美澳同盟的综合性特征更加明显.美澳同盟转型是美国调动盟友资源、推进"印太战略"部署和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措施,同时也适应了澳大利亚缓解战略焦虑和制衡中国影响力的现实需求.这不仅使得两国在战略上深度捆绑,增强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力量优势,也使得澳大利亚处理对华关系难度加大,并冲击地区和平与合作的进程.

    中美战略博弈美澳同盟联盟转型"印太战略"

    日本"新安保三文件"下的强军计划论析

    王瑞
    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岸田政府在2022 年12 月出台"新安保三文件",日本的军力建设迎来重大转变.日本打破了国防预算"GDP 1%"原则以及"专守防卫"原则,试图大幅提升国防预算并全面强化军力,以期成为"能战"的军事强国."新安保三文件"的出台动因有多方面,包括日本对周边国家"威胁认知"的偏差,日本配合美国的军事战略、加强日美安全合作的需要,以及日本国内更加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在发展前景上,日本强军计划并非完全乐观,其国防预算增长计划有可能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和平主义"思潮以及"募兵难"问题也会对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岸田政府"新安保三文件"自卫队强军

    WTO的未来:诸边协定是提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路径

    都亳
    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矛盾的加剧,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对统一规则的接受程度在分化,通过开放的诸边谈判达成更多共识,是中国等WTO成员为解决WTO谈判僵局所采取的创新举措.联合声明倡议(JSIs)以创新的方式使谈判功能现代化,使WTO 更具相关性和弹性,有助于恢复WTO在世界贸易中的中心地位.如果联合声明倡议采取开放式的诸边模式,则不违背WTO的多边基础,不违反《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在一般国际法上具有合法性.在无需对WTO规则进行修订的情况下,将联合声明倡议成果添加到WTO法律框架中的不同路径有:修改承诺表、纳入《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 4"诸边协定"和制定软法.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提振多边主义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诸边方式达成诸边协定,并使其逐步多边化直至适用于所有WTO成员.中国应把握好方向,制定好策略,对标联合声明倡议谈判成果,促进WTO谈判模式改革向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联合声明倡议诸边协定多边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单一承诺决策机制

    "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嵌入式援助

    刘雨辰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嵌入式援助是指一国在对外援助的过程中,利用本国的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优势把本国的治理理念、规范制度、治理模式嵌入到受援国的治理架构中,重构受援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深度影响受援国治理议程和政策偏好为目标的援助形态.近年来,出于制衡中国崛起、利用太平洋岛国的独特地缘战略价值、护持太平洋霸权和扩展软实力影响的战略需要,美国将太平洋岛国纳入其"印太战略"框架,着力实施嵌入式援助,推动太平洋岛国与美国实现战略耦合,呈现出多主体参与、全政府协同、注重治理经验输出、依赖联盟网络、采用项目外包和嵌入领域广泛的特点.美国的嵌入式援助在本质上就是以柔性、隐蔽和伪善的方式,试图在大国竞争中以治理软实力塑造太平洋岛国的美国认知、治理结构与对外关系,维护其在太平洋岛国的话语影响力和战略控制力,稳定由其主导的"印太秩序".由于受到自身霸权相对衰落、部分太平洋岛国与美国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太平洋岛国的自主性增强等多重因素限制,未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嵌入式援助成效将充满不确定性.

    "印太战略"太平洋岛国嵌入式援助大国竞争

    战略文化视阈下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策略与路径

    张颖于鑫洋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美国例外""有限干预"和"战略拒止"为特征的战略文化.基于"美国例外",美国提出需保持对"自由联系国"的"绝对权威";基于"有限干预",美国寻求与太平洋岛国建立机制化合作关系;基于"战略拒止",美国对域外国家介入太平洋岛国事务保持高度警惕.在战略文化的驱动下,美国积极改善与南太平洋区域组织的政治外交关系,加强顶层设计,由美国国际开发署统筹对太平洋岛国的对外援助事务,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树立美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并将太平洋岛国纳入伙伴关系网络,在太平洋岛国及周边地区扩大军事部署.即便如此,由于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发展问题缺乏认知,忽视双方历史、文化差异并与太平洋岛国存在现实利益分歧,美国在太平洋岛国的战略文化辐射效果有限.

    美国太平洋岛国战略文化"美国例外""有限干预""战略拒止"

    日本新《海洋基本计划》解析:特点、动因与影响

    谢若初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长期以"海洋国家"自居,海洋战略不仅在其国家战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关乎中日双边关系及地区和平与稳定.2023 年4 月28 日,日本出台第四份《海洋基本计划》,用以指导今后五年具体海洋政策.作为岸田文雄上台执政,并对日本安保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后的首份《海洋基本计划》,其相较于第三份《海洋基本计划》呈现出"泛安全化"趋势空前加剧、将海洋"威胁"主要来源从朝鲜调整为中国与俄罗斯、提出"构建可持续海洋"基本方针三大特点.造成此种变化主要原因包括:日本战略文化中危机意识、扩张主义及尚武等因素的长期浸润;日本国家战略进入向以"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为核心诉求的"全面大国"转型加速期;日本外部环境发生以进入所谓"新时代"为代表的显著变化;岸田政权因经济低迷、少子老龄化、系列政治丑闻等问题遭遇执政危机.日本未来以第四份《海洋基本计划》为蓝本的海洋政策调整,或将对中日关系、地区安全形势乃至全球"高边疆"领域合作造成负面影响,值得予以高度警惕.

    第四份《海洋基本计划》日本海洋战略海洋国家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