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求
探求

李三虎

双月刊

1003-8744

taqu@chinajournal.net.cn

020-37665087;37665088

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99号大院22栋2楼

探求/Journal 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多年来,主要突出党性特色,理论学术特色,实践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反映具有党校、行政学院学报建设和教学特点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应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因素

    王玉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求的有力保障.研究发现: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我国应急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最高,表明我国应急装备已经被积极应用于世界各国对抗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中.我国地区应急产业竞争力与地区公共安全事故发生降低率呈现低度到中度的协调性,应急产业发展能显著减缓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但其作用仍有上升空间.地区应急产业市场竞争力受本地需求和国际需求、技术和地理结构因素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受到相邻地区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和市场需求溢出效应的影响.

    应急产业市场竞争力公共安全事故影响因素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均衡性发展

    程风雨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区域均衡性发展的视角出发,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的动力逻辑,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综合指数,借助核密度估计探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均衡性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逐年降低,科技创新发展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发展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且均不存在极化趋势;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区域异质性较为显著,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两极分化的趋势特征逐渐消失的同时,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呈现扩大的趋势.据此,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双重视角切入,从优化协同策略、强化支撑体系、激发创新动能等方面推动中国高校区域科技创新实现均衡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

    "双碳"目标下广东省碳排放的趋势特征、地区差异及减排策略

    李杨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非传统安全挑战.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广东省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近年来碳排放有一定反弹,可根据地区间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将全省21个城市分为低碳引领型、减碳潜力型、低碳跨越型、达峰攻坚型四类.为有效应对广东省各地市低碳发展基础不平衡、中低端产业存量较大、节能降耗空间缩小、清洁能源替代路径较少、市场化机制支撑不足等挑战,可立足基本省情,从推动各城市制定差异化的减碳策略、建设广东特色的绿色制造和交通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能源体系、深化市场导向的减碳机制和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五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双碳"目标广东省碳市场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