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朱海闵

季刊

0571-87988595 87988086

310007

杭州市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查看更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各系统图书馆员开展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交流工作经验,普及业务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的重要园地。常设栏目有“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现代化”、“用户服务与研究”、“社区与乡镇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古籍与地方文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窄化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用户算法素养的调节作用

    李霞王月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短视频内容的爆炸式增长,短视频平台越来越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算法推荐服务成为主要的市场推广手段,导致信息窄化现象日益突出.本研究以抖音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探讨信息窄化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的信息窄化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有正向影响,信息有用性和易用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用户算法素养起调节作用.本研究扩展了TAM的应用范围,深化了对信息窄化问题的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信息窄化信息有用性信息易用性技术接受模型用户算法素养

    图书馆使用类ChatGPT工具的算法歧视及规制策略

    张记川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图书馆使用类ChatGPT工具具有一定的前景空间,但是其引发的算法歧视风险不可忽视.从数据收集与训练、服务供给与用户使用、结果呈现的全生命周期中,都存在算法偏见,且呈现出隐蔽性、交叉性等新特征.设计者偏见、使用者偏差以及技术壁垒是生成算法歧视的主要原因.设计者偏见可能导致算法模型继承和放大社会固有偏见;使用者偏差则会因用户的数字素养差异而加剧服务利用的不均等;技术壁垒更会使弱势群体难以触达和应用智能技术.算法歧视的负面后果不容小觑,它可能使信息获取的不平等演化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产生知识生产话语权的不均等分配,并消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防范算法歧视风险,图书馆应在歧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伦理算法干预破除设计者偏见,提升用户的数智能力打破使用者偏差,营造数智包容环境跨越技术应用服务壁垒,以确保类ChatGPT工具在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图书馆类ChatGPT算法歧视算法包容

    算法时代"傻子共振"现象的成因与应对——一项影响青年群体信息素养的调查

    韩发张薇宋博魏侵...
    20-2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傻子共振"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现象,在算法模型的推动下快速传播,对提升青年群体的信息素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傻子共振"的成因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验证分析.研究发现,"傻子共振"现象的形成是"信息茧房""网络巴尔干化"和"回音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导致青年群体产生认知窄化、群体极化和自我满足等后果,因此需要高度警惕并从社会管理、学校教育、网络平台、青年主体等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青年信息素养傻子共振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施策略——以ARL高校成员馆为例

    游祎汪东升高凡伊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ARL发布的《研究图书馆人工智能指导原则》为基础,通过网络调查法对其所有高校成员馆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ARL高校成员馆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通常以提供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指南、嵌入式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及合作项目等方式实施,呈现出形式灵活多元、服务教学科研、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培养批判思维、推动各类合作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知识技能与认知伦理并重、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和及时学习最佳实践等策略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素养研究图书馆协会

    重塑与反思: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徐月梁南燕游越张晓雁...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驱动馆员队伍的革新与重塑.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将推动岗位结构、学历结构等一系列优化升级;从馆员能力看,将带来核心职业能力的变化,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或将成为馆员的核心能力;从馆员与用户关系来看,将有助于构建馆员与用户双向协同、互促互利的伙伴关系.面对变革,图书馆应注重激发馆员的主体意识、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增进与各方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合作、加强人事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有效融合,真正推动图书馆现代化事业的长久发展.

    人工智能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基于Web GIS的非遗数据管理研究——以皮影GIS系统为例

    何立芳彭建波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结合皮影Web GIS系统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基于Web GIS技术的非遗数据管理路径与方法.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将空间元素进行经纬度元素的对应扩展,并添加到元数据方案中,使之与时间元素、属性元素一并构成新的元数据方案.通过网络地图提供的API接口,调用本地服务器中的数据,即可在网络地图中实现数据管理.利用大型网络地图对非遗数据进行管理具有使用简便、易维护、成本低、数据可移植等优势;同时,能有效实现数据可视化呈现、可视化挖掘、可视化分析,以及非遗项目的可视化濒危预警等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

    图书馆纪录片文献资源元数据设计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梁征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更符合纪录片文献资源特征的元数据对图书馆纪录片文献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广州图书馆开展纪录片公共文化服务和纪录片文献资源管理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分析了图书馆纪录片文献资源应用元数据的现状,从纪录片文献资源元数据的特征出发,结合现行的有关规范与标准,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图书馆纪录片文献资源元数据格式.广州图书馆在元数据设计中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文献的著录和知识描述,为图书馆纪录片文献资源元数据管理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元数据图书馆纪录片文献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研究

    刘双钱澄澄王德广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内容索引编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文章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系统分析了传统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在进一步探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内容分析应用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的具体表现,包括提高索引编制的准确性和效率、增强索引编制的个性化和智能性、实现多语种和多格式的兼容性和互通性.最后,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该技术为图书生成高质量的内容索引,文章给出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编制图书内容索引的具体过程,并从确保高质量训练数据、坚持多样化输入、选择合适模型并进行调优、进行必要人工干预与验证、注重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策略,这将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内容索引编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生成式人工智能图书内容索引书后索引书末索引索引编制

    新时代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实践路径——基于浙江省"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的调查

    应燕娜王可鉴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亦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推荐之乡村文化空间篇"所展示的10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其在空间构建、服务内容、管理运营上的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浙江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从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注重与传统特色协调、实现文旅融合和建立监督约束体系等方面出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创新升级的同时构建主客共享新空间和社会主体参与平台,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新时代的发展.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乡村文化空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浙江

    区域传承视角下基层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策略探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张金明谈洁钱文婧金懿英...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图书馆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使命,值得学界关注与探讨.文章在总结上海市浦东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浦东图书馆开展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作和实践难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可从打造非遗线下平台的沉浸交互体验、促进非遗线上平台的虚拟空间延展、强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三方面入手,为基层图书馆开展非遗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层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区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