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初景利

半月刊

0252-3116

journal@mail.las.ac.cn;tsqbgz@vip.163.com

010-82623933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图书情报工作/Jour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形成了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了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中国大陆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刊物,而且在海外图书情报界也享有相当的声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容量信息将打造其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新特色,成为展示学科发展趋势,报道学科发展动态不可或缺的媒介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辅助决策支持的突发事件预案情景库构建研究

    李贺郭佳沈旺田聪淼...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构建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突发事件预案情景库,以辅助应急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响应与决策,有利于对突发事件进行事中处理与事后管理,为建立"平战结合"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打下基础.[方法/过程]基于本体法构建应急预案本体,利用多维情景空间方法与框架表示法对突发事件情景进行知识表示,从而构建突发事件预案情景库,并将案例推理方法应用于情景推理步骤及算法设计,以实现基于情景推理的辅助决策支持.[结果/结论]通过火灾事故实例应用,验证文章构建的情景库及情景匹配方法能够实现突发事件情景匹配,从而辅助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制定,提高知识的可用性和共享性,为面向辅助决策支持的突发事件预案情景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辅助决策案例推理

    基于事件本体的地震知识库构建研究

    刘佳边俊伊沈胜男
    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构建地震事件本体模型与地震事件知识库,揭示地震事件动态演变过程,为地震事件知识组织提供新的思路,为地震应急管理提供支持与辅助.[方法/过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采集的地震事件数据进行处理;依据本体建模方法,基于事件本体模型与灾害事件链式演变关系构建地震事件本体模型;运用Protégé和Neo4j开发地震事件本体和知识库.[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本体模型能够用于对地震事件的表示与描述,实现地震知识库的知识推理、知识检索与可视化分析功能,为地震事件知识获取与地震应急管理提供支持.

    事件本体地震知识库知识服务灾害链

    突发事件影响下考虑公平与透明对信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沈旺王俊尧李昕娱王丽辰...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究突发事件情境下公平和透明对城市社区信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民众满意度、增强社区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公众感知的基础上融入公平理论和信息透明度构建研究理论模型.通过对目标受访者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收集489份问卷来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信息透明度和物资信息透明度对感知信息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资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更大;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对感知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互动公平的影响更大;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信息质量对信息服务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突发事件公平理论信息透明度信息服务满意度

    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用户体验影响机理研究

    李立睿张嘉程邓小昭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系统探索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用户体验影响机理,为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人智交互创新发展、机器人服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获取25位拥有图书馆机器人使用经历用户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并对其系统编码,提炼出114个初始概念、38个基本范畴和10个主范畴.基于此,全面识别不同范畴间的作用关系与影响过程,并系统构建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用户体验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用户体验作为一个复杂性系统,涉及用户体验、设计、服务、信息、系统、环境和用户7个维度.其中,服务在设计、信息、系统和环境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同时,在"用户"维度的调节作用下,设计、服务、信息、系统、环境共同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

    图书馆机器人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扎根理论影响机理

    基于事实核查平台的信息甄别学习资源调研与启示

    黄崑李鸿赵晨李蕾...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通过调查事实核查平台的信息甄别学习资源,为国内信息甄别学习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以国际事实核查网络(IFCN)认证平台和国内代表性辟谣平台为数据来源,搜集整理信息甄别相关学习资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角度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结论]信息甄别学习资源包含文本、视频、课程、游戏等多种类型,以文本和视频为主.信息甄别学习资源覆盖基本概念、方法技巧、识别工具、伦理规范及典型案例五大主题,以基本概念和方法技巧为主.平台面向青少年、老年人、大学生、新闻工作者、医护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等多元主体提供相关学习资源.最后,从辟谣平台和图书馆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信息甄别事实核查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资源事实核查平台

    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探索与实践

    周成效许咏丽江晓波沈东婧...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当代科技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但目前对于如何有效结合两者,发挥其协同效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探索基于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培训模式,能够为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分析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两者的关系,探讨国内外面向科研能力建设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基于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模式,并通过应用和实践案例,为创新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路.[结果/结论]基于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和有效的实验探究能力提升,但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跨学科融合等方面还要不断创新.

    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服务实验探究能力

    大情报观视角下美国智库涉华内容分析框架设计与实证研究

    刘畅沈思王东波何洪旭...
    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作为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重要信息源,美国智库涉华成果的情报价值不言而喻.以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系统性地分析和组织美国智库涉华成果,以求达成提升国内智库成果产出质量,增强政府部门决策科学性的目的.[方法/过程]在大情报观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政府部门感知美国智库涉华政策的需求,梳理国外智库成果感知工作的特性以及其与图书情报研究中文献挖掘方法的共性,设计美国智库涉华内容分析框架,实现细粒度知识挖掘、全文本计量、信息检索等方法与智库成果分析工作的融合.在实证研究中基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智库涉华文献中的关键信息,构建美国智库涉华文献知识库与检索系统,并以该系统定量分析美国智库对南海问题的政策提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框架能够良好地适配于美国智库涉华文献的挖掘和组织,相关成果能为研究者提供感知国外智库政策的全局性的视角,有助于推动国内智库研究实现由理论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大情报观美国智库自然语言处理知识组织全文本计量

    基于分布式语义分析的学术创新跨领域演化探析

    陈柏彤康宇杰
    9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学术创新研究对于把握科学发展规律,促进科研合作交流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学术创新相关研究在创新演化分析方面的不足,基于分布式语义分析技术,通过上下文挖掘考察同一学术创新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变化,跟踪并探析学术创新的跨领域演化特征.[方法/过程]围绕上述研究问题,首先构建探索性研究方案,包括学术创新的跨领域分布测度、分布式语义表征、领域间上下文差异性测度和领域演化特征词提取,其后选取具体创新对研究方案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构建的研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把握学术创新的跨领域分布情况及跨领域演化特征,相关成果有效拓展学术创新研究范畴,并将知识演化研究推进到创新实体层面,实现对具体创新在不同领域中的差异性演化情况的跟踪.

    学术创新创新演化分布式语义创新扩散知识演化

    面向质量创新的期刊颠覆性超越指数设计与实证研究

    刘小慧廖宇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提出期刊颠覆性超越指数,从创新角度进行期刊质量评估,促进基础研究学术创新的环境建设.[方法/过程]借鉴期刊引文超越指数的设计思想,在学术论文颠覆性指数的基础上,构建期刊颠覆性超越指数,度量期刊的创新质量;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期刊颠覆性超越指数在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并针对该指数的优点与局限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结论]该指标可以用于期刊创新质量评估;能有效识别高质量期刊,鲁棒性较强,不易受极值影响:同时,能解决文献类型差异和学科差异等问题,且评估结果不受期刊载文规模的影响.但该指标在应用时,对期刊的低被引载文比例和引文时间窗有一定的要求.

    颠覆性指数期刊引文超越指数期刊评价创新评价

    跨学科知识扩散视域下学科交叉科学术语识别与特征计算

    孔玲胡昊天张卫王东波...
    11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科学术语承载学科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对跨学科知识扩散的学术全文本引文中科学术语进行知识挖掘与特征计算,对深入探究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交叉融合规律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情报学为例,在无标注跨学科语料下,基于获取的权威科学术语知识体系,借助字序列标注模型与远程监督算法获取跨学科知识扩散科学术语抽取与分类的学习语料,进而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最优模型,从知识发现角度定义新科学术语判别规则,最后进行科学术语跨学科知识扩散的学科分布、引用章节位置、概念专指度等多维特征计算.[结果/结论]RoBERTa模型在各项指标上整体表现最优,其调和平均值达到98.08%,说明该算法能够保证跨学科知识扩散科学术语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于远程监督与深度学习的科学术语识别方法有利于挖]掘跨学科知识扩散科学术语知识,可为跨学科知识扩散的智能知识挖掘提供领域化的基础计算资源支撑.多维特征计算能有效探究跨学科知识扩散科学术语交叉融合规律.

    学科交叉跨学科知识扩散学术全文本引文科学术语知识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