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吴卫东

双月刊

1671-1351

tssyxb@163.com

0938-8361326

741001

甘肃天水市滨河西路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学术前沿、探析社会热点、具有学术创见与理论深度的学术论文。刊物以注重学术品味,做西部文章,办陇上名刊为追求。欢迎国内作者惠赐佳作,以共同繁荣我国科技文化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持人语

    高秦伟
    1页

    算法鸿沟的法律弥合

    夏雨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鸿沟是数字鸿沟在算法技术层面的具体体现,反映出不同群体在获取、使用和享受算法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不平等现象.随着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算法歧视和偏见导致部分群体的被边缘化,算法剥夺导致部分群体的权利克减,算法权力与资本的融合引发责任鸿沟等新问题.而弥合算法鸿沟是提升公民的可行能力和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个体基本权利与实现社会正义、规制资本逐利性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算法影响评估强化事前纠错的能力,通过算法解释提升算法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算法审计监管落实算法责任,以及通过提高公民数字素养以提升自身的可行能力等手段,解决算法鸿沟难题.

    算法鸿沟算法正义算法责任算法治理

    算法行政视域下技术性正当程序的行政组织法进路

    屈志强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算法逐渐嵌入行政过程,技术性正当程序在行政过程中也逐渐得到广泛适用.技术性正当程序要求区分规则与标准、系统设计必须以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为导向、作出行政决定的系统应能生成和保存审计轨迹等.算法嵌入行政过程成为公域发展的时代特征,技术性正当程序带来了行政结构性风险,并使行政组织面临结构性跃迁.随之而来,技术性正当程序的适用也推动了行政管辖规则的更新:一是权力分散化与集中化的冲突,二是行政组织法管辖秩序的更新,三是行政组织法边界的拓展.因此,有必要从民主合法性范式的维度上进行更新:一是建构算法风险防控治理体系,二是强化行政过程民主合法性补强机制,三是防止行政机关过分倚仗算法.

    技术性正当程序行政组织法行政任务行政结构

    元规制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中统筹协调职责的双重面向

    赖鸣华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统筹协调职责并非仅具有在各行政机关之间的内部面向,纯粹内部行政法视角的研究难以确保该职责的有效性.统筹协调职责一方面包含对社会自我规制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又涵括对政府规制予以反思.因而其带有元规制职责之属性,同时具有内外双重面向.在内部面向上,元规制的理论预设表明协调决定的强制约束力是实现内部协调有效性的基础,其实践经验则揭示了应当将由监管部门代表组成的协调委员会作为履行内部协调职责的常态化组织.而在外部面向上,元规制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厘清包含横向统筹及纵向统筹的外部统筹结构,并明确以柔性手段为外部协调方式.统筹协调职责的内外部面向还应当通过外部参与及评估反馈的途径进行协同配合.

    个人信息保护统筹协调职责元规制自我规制

    论"天"在《诗》中的经验、超验、终极信念及其转换真相

    王列生
    3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其绝对支配地位的确立,以《诗》时代五百年为最.《诗》"文本"及其"本文"中,"天"从经验界面、超验界面直至终极信念界面,完成其最高精神实在的价值建构,并延展出天人互驱关系与支配力结构,形成诸如天时、天道、天命、天意等一系列存在论意义范畴,"人间世"与"社会界"由此获得依存寄托.姬周利益集团意识到了这种支配力,进而将"天"作为最高精神实在转换为"天子"至上现实权力,并基于血缘宗法观念拟设出"王官"与"礼乐"功能互补制度,其治理效果以"成康盛世"为巅峰状态.夷王后遮蔽中的社会矛盾日渐暴露,至厉、宣、幽三朝激化至不可调和,权力逻辑转换合法性由质疑而终致社会理性还原.还原之后,"天子"不再与"天"等值,后者作为最高精神实在,重新成为《诗》及其时代中国人权力象征的支配力所在,不无遗憾的是,姬周权力转换所遗留下的官本位观念,未能同步从社会意志与集体无意识深层积淀中实现还原,从而成为中国人精神意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极难祛除之赘.

    天子王官礼乐《诗》时代权力逻辑转换支配力

    "循绳墨"而斥"心治":论屈原的法治思想

    张崇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屈原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也有其独到的法治思想.其法治思想的核心是"循绳墨"、斥"心治"、"举贤而授能".其法治思想特征是从人民出发,将法治与反腐败、惠民生联系在一起,并主张法治与德治的结合.由于旧贵族集团的阻挠及楚怀王的政策多变,屈原为楚国起草的"宪令"未能实施,但这仍不掩其思想的光辉.

    屈原法治思想"循绳墨"斥"心治""举贤而授能"法治与德治

    主持人语

    雷恩海
    61-64页

    《文心雕龙》声律论与诗文吟诵吟唱之探讨

    蒋凡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律乃诗文吟诵吟唱的基础,了解、通晓诗文声律,方能很好地理解汉语言的音乐美,在节奏声律、抑扬抗坠的吟诵吟唱中,理解、传达古典诗文的丰富情志意蕴,欣赏、传扬回旋往复、含蕴灵动的诗文音乐之美,涵养情志,陶冶性灵.刘勰《文心雕龙》相关的声律探讨,乃沈约等永明声律论至唐代近体诗的桥梁.从古典诗文吟诵吟唱这一特定视角,指出吟诵吟唱须了解、通晓诗文声律——亦即声律乃吟诵吟唱的基础,可以进而探讨刘勰声律论与吟诵吟唱的关系.刘勰并非仅仅将文学声律视为一般艺术技巧,而是通过声律音乐之美而见其神气风骨、情志意蕴.刘勰声律论,是对汉语文学音乐性特征所作的继往开来的自觉理论思考与总结,以为声律乃文学语言音乐性的规律概括与生动展现,内在阴阳之气的外化及人为改造与提高.

    文心雕龙声律吟诵吟唱内在逻辑

    汉代地方治理中的"条教"与"教"

    白振奎闵克香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汉代地方治理中,"条教"是太守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行政规章、规定,是地方教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教"则是地方政府的通知、公告等一类文书,代表的是太守的个人意志,私人性、主观性强,并不颁行于民间,而是下发到某个人或少数群体."条教"与"教"并非一事,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公文文体.具体来说,二者在发布者、针对对象、颁布形式、具体内容和史家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在儒家德治理念尚未全面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太守制定条教也招致朝臣的非议和统治者的猜忌.

    汉代地方治理条教教化

    经世文类的集成与经世济民传统的重申——以明末经世文编序为研究中心

    陆秀云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世文作为一种文类称谓,通行于后世,始自明末经世文编的集中盛行.晚明五十余年间,朝堂政务废弛,以致农民暴动、辽东战事不断;学术上,阳明后学空谈心性义理、宇宙之论,朝堂议事与讲学阔疏于时务,于国朝事务、社会危机无所勖助.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政局与学术现状,明末有志于经世之士,通过将经世文编著成书,阐明守正儒道、通经致用的学术理念,对王学末流的空泛弊病进行斥责,并以前代贤相名臣之言行为楷模,重申传统士大夫经世济民之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精神品格,以期唤醒时人投身经济、务实救国之志.

    明末经世文通经致用经世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