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与争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

秦维宪

月刊

1004-2229

tsyzm@sssa.org.cn

021-53060418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

探索与争鸣/Journal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以贯彻“双百”方针为宗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办刊方针:坚持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评析,倡导有新意、高质量的学术争鸣,追求体现在深厚学术功底上的思想性的办刊风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何谓"深入生活"

    石磊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生活"是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论的重要概念.1940-1970年代文学"深入生活"的要求旨在克服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的阶级隔阂和趣味差异对文艺的政治效用的妨碍,其思想框架是"文艺-政治";新时期文学对"深入生活"进行去政治化改造,目标是重塑作家主体性,思想框架是"主体-对象";近年创作实践对"深入生活"发生于内在需求,旨在把握变动的当下现实,但受制于"自我-他者"思想框架,作品往往呈现出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深入生活"的悖论结构.不同时期对"深入生活"的理解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和对话,反思其思想框架,有助于把握"深入生活"的历史性和复杂性,也有助于建立一个理解当代文学、文化、思想的独特视角.

    深入生活政治效用去政治化深入自我

    线性技术进步观反思——以电动汽车的发展为例

    叶成城张立锟
    13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同时期各类技术的融合、工艺流程的积累以及市场竞争的检验.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迫切期待却时常形成一种基于线性技术进步观的浪漫主义想象,例如高估技术进步的速度、无视市场机制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忽视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境等.这种想象也带来诸多迷思,包括急于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迷信资本投入与结果成正比以及过于超前的技术伦理探讨.从电动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即便有先进的技术理念,实现技术进步也需要经历长期的探索、积累和市场检验的过程,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务实和演进的技术进步观.

    技术进步观技术浪漫主义技术创新电动汽车

    《探索与争鸣》2024年征订通知

    143页

    伦理困境中的黄金法则何以可能

    马梁英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缘、国家、种族等将人类划分成了不同群体,使行动者往往只维护自身和群体成员的利益与道德形象,践行着有限度的道德准则.然而,作为理想社会的基石,"黄金法则"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强调突破边界的道德力量.以黄金法则求同存异的一致性要求为起点,道德心理学提供了当下实现黄金法则的可能路径.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有限的认知资源与情感直觉的驱动,对人们的道德判断与行为构成威胁,并与自我控制和理性推理的约束力量形成对抗,构成黄金法则的日常危机.而通过打破自我中心主义的道德教育,拓展社会群体边界的道德认同,塑造超越族群身份的认同方案,人们有望走出实验室,更为自主地构建广阔的道德关怀圈,推动公正而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黄金法则伦理困境日常危机道德心理学社会认同

    自动还是自主——论人工智能时代的"自动化生存"

    于雪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生存所引出的社会生存状态曾引发热议.而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更倾向于数字时代的"自动化生存".自动化生存是一种隐喻,指的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趋向自动化,包含了"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活""自动化认知""自动化行动"等不同向度.反思自动化生存的缘由和必然性,可以从对人的匮乏本质的有效补偿、对机器自动作用的内在迷恋和对环境稳定性的本能需求这三个方面溯源.自动化生存的境遇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人的自主性的消解.自动化所追求的正是对非同一性和不确定性的消除,而这恰恰是自主性的关键.被自动化的"自主性"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的生存危机,需要一种新的理解框架来反思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生存境况.

    自动化生存自主性生存危机递归人工智能

    当代德国构建集体认同的困境与破局

    薛原
    16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是一个难题:它们往往在作为民族国家的坚守、对共同政治文化的接受,还有作为"欧洲人"的共同身份这三种立场之间摇摆不定.在欧洲逐步迈向"超国家"共同体的今天,德国的集体认同对于认识欧洲民族国家与欧洲国家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着德国国内的稳定和团结,主导着其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也构筑着德国未来发展的愿景.二战以后,德国以逐步削弱"德国性"、接近"西方"的方式获得国家集体认同.这就是代表德国民族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及代表政治文化的"宪法爱国主义"的争端之所在.而这一对矛盾,在欧洲层面可以得到疏解和升华.欧洲文化价值共同体与欧洲宪法爱国主义合一的愿景,可以成为德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集体认同构建的最高目标.

    集体认同德国主导文化欧洲认同

    Abstracts

    177-180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2013-2023)十年回顾暨第五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颁奖大会在沪召开

    中插1-中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