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画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月刊

1102-879X

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体育画报/Journal Sports Illustrate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雁阵导学"实德育之本的育人探究

    李影戴汝龙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学阶段实施雁阵导学,在校园中创设和谐、乐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氛围,引导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培养.为此,本文以"雁阵导学"实德育之本,构建全新的中学生育人体系,为实现中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雁阵导学德育教育全面育人背景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下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杨乐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本科层次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因包括: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更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完善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和满足会计人才终身学习的要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在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大于求,增加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因此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考虑人才类型和人才层次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学科特点和地方需求.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动因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与融合模式研究

    段晓燕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于特定区域的类型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角色与担当,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着较高契合度.所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承担起四重角色——产业发展的奠基石,技能人才的培育者,新型农民的领航员,乡风文明的原动力.职业教育需在认清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与多方主体协同服务乡村振兴,从产业融合、区域融合、主体融合三个向度出发构建系统性的融合模式,从而建立可操作性、实践性强,多元立体的运行体系,从而引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耦合效应.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角色定位融合模式

    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阿尼万江·阿不拉
    82-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对适用范围的教育教学具有规划和指导作用.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小学数学迈入了新阶段.本文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对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与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坚持因材施教四方面探讨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可行方法,致力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及要求.

    新课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路径探析

    陈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目标与新要求,要求教师遵循新课标的指引,构建起高效教学模式.初中不仅是义务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的关键期,还是学生为高考做准备的奠基期,所以重视此时期教学成效尤为必要.与此同时,语文是主要教学科目之一,影响着学生理解能力等语文素养发展,也为学生整体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基础.为此,教师在明晰教学现状基础上,立足新课标,明确多元化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探索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路径.

    新课标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路径

    关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探讨

    钱美琦
    87-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视觉文化及媒介传播的发展,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为了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高校应积极推动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新理念和方法,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创新性策略,进一步推动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结合现状分析,目前我国诸多高校尚未认识到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仍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及发展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现存教学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特色的新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要求.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核心力量稳定训练在腰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刘宇航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腰部损伤是摔跤项目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如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间盘突出、腰部扭伤、拉伤等,病患数量较多,该病症直接影响到了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80%~90%的患者需要长达6周以上的时间进行康复.针对此情况,对腰部损伤康复的护理模式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将核心力量稳定训练方式融入到腰部损伤康复领域,作为患者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核心力量稳定训练,让康复者的核心肌群得以激发,缓解疼痛症状并逐步实现康复,本文将对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展开详细的探究,挖掘其潜在的医疗价值.

    核心力量稳定训练腰痛康复应用

    医改背景下三明市"体育+医疗+康养"融合路径构想

    廖俊辉郑伟范俊雄宋睿...
    92-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梳理体育、医疗、康养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根据"体育+医疗+康养"融合前期基础,结合全国深化医改现状和趋势以及三明市现有条件,提出"体育+医疗+文化"研学康养、"体育+医疗+地产"居住主题康养、"体育+医疗+森林康养"运动森林康养、"体育+医疗+旅游"疗愈康养四种"体医养"融合思路.最后提出优化"区域-地方"的整体设计,推动"体医养"跨部门协作治理、深化复合型健康人才培养;加大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建议.分析三明市开展"体育+医疗+康养"融合健康事业的可行性,推进健康三明战略的实施.

    医改体育+医疗+康养融合路径

    浅谈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赵象增李春燕郭镇瑞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运动成为了社会焦点,并且得到了多元支持,为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被誉为"运动之母"的田径更是随之快速发展,成为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最基本方式.由于运动强度、负荷量、肌肉组织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在田径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严重时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产生一些生理上的伤害.因此,为保证人们能够科学合理的参加田径运动,减少田径运动损伤对人们带来的不便影响,积极研究田径运动中所有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并给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田径运动损伤的概念出发,罗列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种类并分析其出现原因,总结田径类运动损伤的特点,探讨出针对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田径运动运动损伤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上海市6-12岁儿童体质量与心肺耐力的相关性研究

    郭晓飞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6-12岁儿童体质量和心肺耐力的情况,探讨体质量与心肺耐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5319名上海市6-12岁儿童(男3160名,女2159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高、体重、20米往返跑(20mSRT)的评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体质量与20mSRT的差异、比较不同体质量状况下20mSRT的成绩;采用pearson分析,探讨体质量与心肺耐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上海市6-12岁男女生平均BMI为18.092和16.901、平均20mSRT成绩为11.6次和10.88次;上海市6-12岁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儿童的20mSRT成绩分别为12.33次、11.7次、10.38次和8.83次;BMI与20mSRT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1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6-12岁儿童的BMI、20mSRT成绩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且男生平均好于女生;消瘦和正常儿童的心肺耐力好于超重肥胖的儿童;上海市6-12岁儿童的体质量与心肺耐力呈负相关关系.

    儿童体质量20m往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