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方贵忠

季刊

1673-7016

tuedu@tom.com

0351-4172645

030001

太原市杏花岭街2号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的前身为《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内部交流转为公开发行的期刊,2006年更名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016,CN14-1341/G4),现为季刊,页码124页,属于文理合刊的学术性理论刊物,以刊登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为主。经国务院新闻办、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本刊主要栏目设有:理论探讨、教育理论探讨、教学与实践、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学、课程改革探索、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学报聘请资深专家对稿件质量把关,严格执行审校制度,实行规范化编排,学报的办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1.颁布)执行的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所载论文已被国内较有影响的报刊转载,且历年呈递增趋势,2008年被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并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限为2009—2012年,编号SX030),这些都表明了学报在学术理论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全国教育系统有了较大的知名度,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学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学者,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学术论坛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路扩建高液限土路基改良方案优选

    崔光耀韩驰王明胜徐志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安全性稳定性,以京杭大运河西路为例,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 ABAQUS对石灰改良土路基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进行了路基分别在原状土、掺入 4%石灰(以质量分数计,后同)、掺入 6%石灰、掺入 8%石灰、掺入 10%石灰 5 种工况下的沉降分析,并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原状土相比,掺入不同含量的石灰后,路基整体沉降都有所减小,说明高液限土掺入石灰后能改善土体性能,减小结构整体沉降;工程实测沉降量均在数值模拟数据值(33.64 cm)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 5.78%.由此看出,工程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基本一致,相差不大.综上,改良土掺 8%石灰为最合理掺量.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路基工程老路扩建石灰改良高液限土

    纤维对粉煤灰再生空心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庞俊勇郑靓婧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添加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通过对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得到墙体在开始受力至产生形变期间,所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对比添加无纤维、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钢混合纤维制成混凝土相应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结果表明,使用添加混合纤维的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而制成的墙体具有刚度大、自重轻、抗震性能良好等优势,符合抗震要求,说明了添加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大空心墙体可以应用于普通低矮建筑中.

    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大空心墙体拟静力试验

    基于拟水平正交试验法的大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计算研究

    李华腾张冰辰张驿丹谢先和...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连续梁桥因其线性流畅、适应性强等特征,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交通特征逐渐快速化、重载化,车桥耦合振动问题不容小觑.为研究重载车辆作用下桥梁冲击系数变化规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考虑桥面不平度、行车速度、车辆载重、桥梁阻尼比、车辆悬架刚度和车辆悬架阻尼 6 个参数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 25 种试验工况,逐步回归得到大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对挠度冲击系数影响较为显著的参数有:桥面不平度、车辆悬架刚度、车辆载重;对弯矩冲击系数,桥面不平度这一参数影响最大.挠度冲击系数、弯矩冲击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96、0.856,回归模型拟合度良好.试验结果可为相关规范中大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修订提供参考.

    大跨连续梁桥拟水平正交试验法冲击系数回归方程

    CMK复合微粉对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樊亚男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运城南部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煤系偏高岭土(coal metakaolin,CMK)、矿粉(mineral powder,MP)及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作为多元复合改良微粉,针对不同养护龄期下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固结结构物含量试验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探讨不同 CMK 复合微粉掺量对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掺量(质量分数)煤系偏高岭土-矿粉-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可以显著提高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随龄期延长呈不断提高趋势,其中掺加 2%CMK,6%MP,2%OPC时效果最优.固结结构物含量可以作为一项综合指标,反映盐渍土性能,其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可建立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SEM 试验表明,盐渍土改良后,其微观结构得到改善,缺陷率降低,更为致密.

    煤系偏高岭土盐渍土抗压强度固结结构物含量微结构

    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宋红玲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钢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和钢纤维+碳纳米管混合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了钢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和钢纤维+碳纳米管混合纤维含量对改性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塌落扩展度和J 环扩展度逐渐减小,T50 从 3.8s 增加至 14.3s;随着碳纳米管纤维掺量增加,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塌落扩展度和 J 环扩展度先增大后减小,T50 先减小后增加.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钢纤维或者碳纳米管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随着碳纳米管纤维掺量(体积分数)从 1%增加至 4%,混合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先增后减,在碳纳米管纤维掺量为 2%时取得最大值.混合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会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且混合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平均值都高于钢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和碳纳米管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

    钢纤维碳纳米管纤维混合纤维改性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

    汪菊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能有效监控建筑物顶升施工,确保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稳定进行.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架构,并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 4 个层面入手,按建筑物顶升施工现场真实施工过程,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实现建筑物顶升施工物理模型及数字孪生虚拟模型间的实时交互,并把二者所产生的数据,同步发送到云端,生成数字孪生数据平台,由数字孪生数据平台对所获数据实施分类处理,最终在机器学习驱动模块,通过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测模型,经数据去噪与输入、模型训练等操作,输出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测结果,并通过数字孪生虚拟方式视觉呈现所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监控后效果较好,在较少 epoch次数下,便可收获较为理想的顶升施工安全监测结果.

    数字孪生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数据去噪卷积神经网络

    客运专线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技术研究

    许雪艳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箱梁在客运专线铁路桥梁中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为此,研究客运专线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技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施工要求.从梁场规划与布置、预制箱梁制作、预制箱梁移运架 3 个方面设计客运专线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各个测点的电通量均小于 1 000 C,说明箱梁抗渗能力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弹性模量相对值均未超过施工标准且质量损失变化较小,说明箱梁的抗冻性强;随着荷载的增加,箱梁的挠度在不断增加,当加载到最终最大荷载时,挠度仍小于 10 cm,说明该箱梁的抗变形能力强,满足施工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某高层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探讨

    王晓林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高层住宅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阻止裂缝进一步发展,结合太原市某小区高层住宅房屋,开展裂缝的现场实际分布调查研究,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结果:墙体损伤为非承重结构构件(填充墙)损伤,裂缝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剪力墙(承重墙)之间的竖向裂缝、墙体线管位置裂缝、窗角下裂缝和隔墙(非承重构件)裂缝.这些裂缝对主体结构安全性不造成影响,但局部墙体漏雨以及玻璃崩裂,影响观感,且会对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建议对产生裂缝的墙体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漏雨对墙体的侵蚀,进而提出裂缝的预防措施,以此提高工程墙体结构的质量.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耐久性正常使用

    基于SSAM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安全评价分析

    张义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加快推进,交通安全被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针对道路中大流量的行人过街路口,并没有一套合适的信号配时方案,这使得该类型的行人过街路口交通安全问题频出.基于 Webster信号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道路大流量行人过街路口的交通信号设计方案,并以太原科技大学主校区和新校区门前的路口为例,使用 VISSIM 微观仿真软件和间接安全评价模型(surrogate safety assessment model,SSAM),验证了信号配时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交通安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信号配时使目标道路的平均延误降低了 44.60%,交通冲突总数降低了 32.53%.提出的优化方案降低了路口中车辆的延误,提升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信号配时VISSIM仿真间接安全评价模型交通安全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蒋鸣东刘岩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机速度控制存在的响应慢、精度差等问题,采用 PSO 优化 PID 控制器参数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构建了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与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PSO优化 PID参数的流程.在 MATLAB/Simulink 平台下搭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比传统 PID控制、GA优化 PID参数控制、PSO 优化 PID 参数控制 3 种电机控制策略在电机空载工况、转速发生阶跃变化工况、电机负载发生阶跃工况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PSO 优化 PID 参数控制相对于其它两种控制策略,其转速响应速度快、抗负载干扰能力强.

    电机转速控制粒子群算法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