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方贵忠

季刊

1673-7016

tuedu@tom.com

0351-4172645

030001

太原市杏花岭街2号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的前身为《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内部交流转为公开发行的期刊,2006年更名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016,CN14-1341/G4),现为季刊,页码124页,属于文理合刊的学术性理论刊物,以刊登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为主。经国务院新闻办、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本刊主要栏目设有:理论探讨、教育理论探讨、教学与实践、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学、课程改革探索、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学报聘请资深专家对稿件质量把关,严格执行审校制度,实行规范化编排,学报的办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1.颁布)执行的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所载论文已被国内较有影响的报刊转载,且历年呈递增趋势,2008年被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并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限为2009—2012年,编号SX030),这些都表明了学报在学术理论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全国教育系统有了较大的知名度,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学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学者,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学术论坛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自抗扰的风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

    杨亚王征兵徐杰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最大输出功率追踪,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自抗扰控制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系统.首先,搭建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来估算风力发电系统的角速度,实现控制系统的无位置控制,并对 MRAS中的 PI 反馈自适应无法快速跟踪转速且具有超调等问题,提出伪微分反馈自适应率,有效提升无位置控制的精度;同时,为提高 PMSG动态响应性能,增强 PMSG的抗干扰性能,增强出速度环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可以很好地进行风速跟踪,确保在不同风速下实现最大功率追踪.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变化较小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估计误差很小,而传统 MRAS 控制策略初始位置估计误差超过了 10 rad/s,同时动态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跟踪误差,当风速变化剧烈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跟踪误差不是很大,而传统MRAS控制策略误差超过 10 rad/s.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准确地追踪转速,并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永磁同步发电机自抗扰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无位置

    3D打印钛合金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

    吴建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3D打印的方法制备了不同 C 含量(质量分数)的 Ti-4Al-3V-xC 钛合金(x=0,0.12,0.23,0.39 和 0.62),对比分析了不同 C含量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硬度、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添加 C的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都高于未添加 C 的钛合金,且随着 C 含量从 0.12%增加至 0.62%,含 C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不同 C 含量的钛合金的蠕变深度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相同保压时间下,含 C钛合金的蠕变深度都小于不含C钛合金,且 C含量越高则钛合金的蠕变深度越小.含 C 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高于不含 C钛合金,而断后伸长率都低于不含 C钛合金,尤其是当 C含量增加至 0.39%及以上时,含 C钛合金的断后伸长率下降较为明显.当 C含量为 0.23%时,3D打印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高于铸造 TC4 钛合金和锻态 TC4 钛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

    3D打印钛合金C含量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环境艺术设计用铜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研究

    沈婷轩德军史进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环境艺术用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升艺术观赏性,对环境艺术设计用铜合金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对比分析了打磨态、酸洗态、无铬钝化态和铬酸盐钝化态铜合金的表面物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盐雾腐蚀、失重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无铬钝化和铬酸盐钝化处理后的铜合金表面都形成了钝化膜,且铬酸盐钝化处理后铜合金表面形成了致密钝化膜;盐雾腐蚀后,无铬钝化态和铬酸盐钝化态铜合金的表面腐蚀程度会相对打磨态和酸洗态腐蚀较轻;在相同腐蚀时间下,腐蚀失重从小到大顺序为:铬酸盐钝化态<无铬钝化态<酸洗态<打磨态;无铬钝化态和铬酸盐钝化态铜合金的腐蚀电位相对打磨态、酸洗态更正,腐蚀电流密度相对小一个数量级,打磨态、酸洗态、无铬钝化态和铬酸盐钝化态的缓蚀率分别为 32.32%、51.66%、89.34%和96.84%,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从大到小顺序为:铬酸盐钝化态>无铬钝化态>酸洗态>打磨态.

    铜合金无铬钝化铬酸盐钝化表面形貌腐蚀性能

    基于优化K-means算法的高校成绩聚类分析研究

    张梁杨立波张小勇史俊冰...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典 K 均值算法在聚类中心易受异常值影响,导致聚类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样本分布密度的优化 K-means 算法,以提高聚类稳定性和准确性;聚类后通过 CH 指数和分类区间占比总体两种方法,客观评价 3 种离散化方法,结果表明,优化的 K-means 算法避免了区间分类不合理现象,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成绩样本的分布特点.

    均值算法分布密度聚类K-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