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

刘英杰

双月刊

1007-7413

xbsports@jmu.edu.cn

0592-6180707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体育科学研究/Journal Sports Science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美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发表国内体育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具有教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我国体育科学的学术交流、促进体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力求报道能代表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学科前沿和动态水平的学术文章,力求体现我国体育教学与研究的制高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体育法》的宪法基础及其展开

    田思源林福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6 月24 日通过,2023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新《体育法》,是对1995 年颁布实施的旧《体育法》的全面修订。新《体育法》以宪法精神为指引,以宪法原则和规范为遵循,坚持依宪立法、科学立法原则,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精神贯穿于《体育法》修改全过程。宪法是新《体育法》制度构建的根本法基础,新《体育法》是对宪法意涵的丰富与展开。新《体育法》在立法目的的规定上更加集中、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宪法根据"的要求;新《体育法》通过规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实现了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立法上的转化;新《体育法》以宪法关于公民权利条款为基础,在保障公民体育权利方面有较为明显的进步;新《体育法》以宪法规定的"共享"理念为指导,细化了体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措施;新《体育法》通过规定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宪法关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保护人民健康的国家发展目标。

    新《体育法》宪法基础宪法展开《体育法》修订《体育法》实施

    破解体育赛事数据法律保护困境:赛事数据使用权益模式

    李智汪咏仪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数据的商业和技术价值不言而喻,为保障赛事组织者的赛事数据权益,理论界提出"确权"保护模式,即依托现有的法律规范或通过立新法进行确权的形式,赋予赛事组织者以赛事数据的相关权利。但由于赛事数据权益主体多、客体类型复杂,以"确权"模式保护体育赛事数据存在着权利内容不明晰、隐私数据保护难的法律困境。因此,可尝试转变对赛事数据权益的保护思路,搁置确权,促进流通,实现收益。构建赛事数据"使用权益"模式,以营利与否决定赛事数据"使用许可"的程度,保障赛事组织者利益;对赛事数据进行分类分级,规范采集、使用标准,加强对运动员隐私数据的保护。从而在赛事数据采集、使用、收益、隐私保护之间达到平衡,实现数据权益。

    体育赛事数据赛事组织者数据使用数据确权

    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安寿志李纪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修订《体育法》增设体育仲裁,构建起中国特色体育仲裁制度,为体育纠纷提供新的纠纷解决途径,对仲裁独立性与一裁终局等仲裁基础原则的确认、扩张性的体育仲裁意思自治原则和体育仲裁特别程序方面对我国的仲裁制度做出了创新和有益补充。通过与日本体育仲裁制度的对比分析,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可进一步发挥仲裁独立性、根据需求调整扩大体育仲裁范围、加强体育仲裁与行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衔接、适当公开体育仲裁裁决,更加有效贯彻"及时、公正解决体育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一立法宗旨,促进我国体育仲裁的发展。

    《体育法》修订体育仲裁创新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王稳李晓华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使命。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系统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伟大的建党精神、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重要论述所蕴含的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使之成为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和实施载体。对此,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大资源挖掘为前提、凝练教学主题为切入、突出身体实践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为延伸的具体路径,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赋能,进而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策略。

    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课程思政体育课程

    民族体育文化构筑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困境与纾困路径

    黄汉池蔡莉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筑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增值逻辑范式能够有效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文化自信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遵循"意义世界"的理论,构筑以"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为逻辑基础的价值体系,剖析实践维度亟待破解的困境;并基于民族体育文化存续所面临的"竞技文化"与"传统内涵"认知失衡、"要素僵化"与"多元融合"的价值错位、"传承主体"与"现代架构"断裂三重困境。提出对策:守正创新,着力提升以强化主体属性为核心的产品服务效能;与时俱进,以创新生产要素契合时代发展理路;整合强化,以产业融合业态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逻辑理路文化自信

    影响中国消费者体育商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变化

    杨宏伟刘一瑾林忠煇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析影响我国消费者体育商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各因素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变化,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整理了各影响因素,合理划分了各因素范畴,并验证了各因素在新冠疫情前后的变化。文献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有19 个相关因素被列为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可被合理地划分为内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刺激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了635 名有效的消费者对相关因素的主观评价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样本进行了数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内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刺激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三大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不仅如此,研究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因素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后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影响因素均有显著的积极变化。

    大众体育消费消费动机因素购买意愿新冠疫情

    身体在网络直播中的遭遇和规训

    陈立春
    47-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抖音APP为例,介绍并梳理了身体在网络直播中的遭遇,包括网络直播中身体形象的生成以及身体与虚拟世界的融合。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将抖音直播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身体在网络直播中的遭遇进行了编码分析,探讨了"网络之肉"的存在及其与身体教育的断裂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之肉"中的身体。引入福柯身体社会学的概念,探讨了身体规训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育对身体的规训和重塑作用。强调了学校体育对身体的挽回作用,提出了体育教育在身体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体育教育应当注重个体的身体特点和差异,从而实现对身体的挽回和规训,以此来弥补网络直播对身体教育的断裂。

    身体身体规训身体教育

    "体回归教"视域下高校深化体教融合的内涵、动因及路径

    沈飞徐帅崔怀猛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高校深化体教融合宜在新举国体制指引下推进"体回归教",着力开展体育、教育、社会的全方位融合。文章阐述了高校深化体教融合应做好理念融合、管理与资源融合、赛事融合及人员融合。对基于"体回归教"的高校体教融合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深化体教融合要统筹体育与教育管理;创新角色互换路径,优化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打造高校体育新常态,开创校园教学、竞赛、文化新局面;数字驱动体育科研,健康教育浸润课堂;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服务更高水平全民健身体系建设。

    体回归教高校体教融合

    2023年全国棒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袁浩南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获得2023 年全国棒球锦标赛前8 名队伍的进攻、防守和投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目前我国棒球的技术状况。结果表明:各球队进攻能力技术水平及防守能力逐步提高,呈上升趋势;前 6 名球队整体水平差距不大;各球队整体投手能力有所下降。

    棒球全国锦标赛进攻防守投手

    博弈论视阈下职业网球竞赛特征与制胜策略研究

    王伟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录像观察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博弈论为研究视角,对职业网球的竞赛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制胜策略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职业网球竞赛是参赛双方严格竞争下的重复零和博弈,博弈过程兼和静态与动态性,信息兼具完美与非完美性,知识兼备共同与相对性,策略互动遵从纳什均衡,策略表现遵照声誉效应,策略行为遵循序贯理性。实践过程中,传统式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充分发挥优势"竞赛战略在职业网球比赛中暴露出相当程度的局限性。为实现策略收益最大化,参赛方应以策略性思维贯穿整个竞赛始终,制胜策略包含策略执行前对对手进行的策略预判以及策略执行时在一定信念下随机化配置策略行为两个方面。

    博弈论职业网球竞赛制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