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太阳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石定寰

半月刊

1003-0417

tynxbb@shou.com

010-62001038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Journal Solar Ener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权威媒体。主要介绍我国新能源政策、普及太阳能知识、交流太阳能科技成果,设有知识讲座、国际太阳能新闻、专利信息、市场专栏等栏目,是太阳能科技人员和爱好者的理想读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征订,邮发代号2-16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型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PID研究

    孙晓寅林皓陈鹏马超...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p型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在负偏压、正偏压下的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此类光伏组件背面发生PID效应后的电性能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1500 V偏压下进行PID测试后,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96 h PID测试后此类光伏组件背面的电性能急剧下降,正面的电性能也受到明显影响;在 200 W/m2 太阳辐照度条件下,此类光伏组件正面和背面的电性能损失更加明显.将PID测试延长至 480 h后,与 96 h的测试结果相比,此类光伏组件背面的最大输出功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这是因为当太阳电池处于负偏压时,正电荷被吸引到AlOx/SiNx钝化叠层,并消除了钝化层的场钝化效应;但是随着更多的正电荷被困在AlOx/SiNx钝化叠层中,太阳电池的背面产生了电子反转层,最终导致太阳电池的有效载流子寿命增加.2)在+1500 V偏压下进行96 h的PID测试后,此类光伏组件正面的电性能衰减可忽略不计,背面的电性能甚至还略有提高.这是因为当太阳电池处于正偏压时,负电荷被吸引到太阳电池的背面,然后积聚在AlOx/SiNx钝化叠层中;这些负电荷有助于将硅片中的少数载流子(电子)从背面排斥出去,从而提高此类光伏组件的电性能.3)此类光伏组件背面的极化型PID(PID-p)效应可以恢复,而且将光伏组件背面暴露在紫外线下可以大幅加快恢复的速度.对于实际在户外运行且具有大工作电压的光伏发电系统而言,此类光伏组件背面受到PID-p效应的影响最小甚至未受到其影响.

    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电性能偏压

    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研究

    顾文兵杨福胜吴晗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光伏场地为平地、南坡、北坡时的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对光伏场地的坡度、方位角与光伏阵列间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仅用1 个公式即可概括计算;最后采用CAD及SketchUp软件对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于光伏场地方位角的特殊性,在其为南偏西或北偏西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09:00 为准计算;在其为南偏东或北偏东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15:00 为准计算;计算模型具有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光伏阵列间距设计提供参考计算公式.

    光伏阵列复杂地形光伏电站坡度光伏场地方位角

    浅析热斑光伏组件的危害控制

    颜世珍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伏电站运行时间的增加,光伏组件热斑故障带来的危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探讨光伏电站中热斑光伏组件的成因及危害,对现有的热斑光伏组件检测方法进行优缺点分析,从光伏组件内部、外部和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 3 个方面提出热斑光伏组件危害控制方法.对于内部质量问题造成的热斑故障,提出按热斑光伏组件不同位置之间的温差进行分类,并评估热斑光伏组件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和光伏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基于光伏组件市场价格、光伏电站成本回收期,再根据热斑光伏组件的严重程度,对更换热斑光伏组件与否进行性价比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判定是否更换光伏组件.以期该方法为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光伏电站热斑光伏组件发电量热斑检测危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