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双分支Cauer模型的IGBT模块焊料层老化监测方法

    刘雪庭杜明星马格尹艺迪...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焊料层为研究对象,在传统Cau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考虑芯片-铜端子热流支路的双分支Cauer模型,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裸露在IGBT模块外部的铜端子温度和IGBT模块底板温度,以获取IGBT芯片结温,通过分析芯片结温、铜端子温度、底板温度的变化规律,准确定位焊料层老化位置,以区分芯片焊料层老化和底板焊料层老化,从而实现对不同焊料层的老化状态监测.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状态监测有限元分析焊料层老化Cauer热网络模型

    基于改进AHP-TOPSIS的村镇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综合评价

    杨雨莹任晓芬张景薛道荣...
    34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AHP)-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村镇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综合评价模型,过程包括建立基于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室内环境4个准则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AHP确定指标权重,TOPSIS综合评级.将模型应用于案例,得出案例综合评价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可通过理论计算客观地得到评级,增强了评价的科学性,案例4个准则评级依次为优秀、良好、优秀、良好,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

    太阳能供暖生物质指标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

    风氢耦合系统参与现货市场的竞标策略及优化调度方法

    梁宁潘郑楠徐慧慧郑峰...
    35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比例风电市场竞标能力弱、市场消纳困难的问题,提出高比例风电耦合氢储能系统联合参与现货市场竞价的双层Stackelberg博弈模型.首先,研究风氢耦合系统内部能量转换关系,揭示风氢耦合系统的能量"时空平移"机理,在综合考虑风氢耦合系统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建立风电投标和氢储能充放电决策模型;其次,兼顾风氢耦合系统和独立系统运营商的利益诉求,基于Stackelberg博弈建立以火电机组、风氢耦合系统为主体的市场出清模型;最后,针对双层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运用KKT条件和强对偶理论将双层模型转换为易于求解的单层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高比例风电的市场消纳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力市场风电博弈论氢储能双层优化调度竞标策略

    计及动态碳排放对新能源消纳市场的价格研究

    徐高远王晓晶
    360-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丰富电力市场交易方式,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针对现有电力市场无法有效控制碳排放的特点,提出计及动态碳排放的电力市场出清方法,将火电碳排放成本动态传导到电价中,从而使部分发电权向新能源转移.同时,当发生弃能时,对弃能机组引入价格因子替换报价,进行电力市场二次出清,深度促进新能源应发尽发,以激励相容机制平衡发电权转受让方收益.采用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提出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能有效降低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并促进风光消纳,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新能源消纳电力市场碳排放出清模型风电光伏

    考虑热不平衡特征的MMC功率模块寿命预测

    郑荣亮王有元刘黎俞恩科...
    368-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快速计算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功率器件的结温波动是进行寿命预测和可靠性研究的关键.在长时间的任务剖面下,基频结温波动对MMC功率模块寿命预测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MMC桥臂电流的直流偏置特性,使得功率模块内部具有热不平衡特征.提出一种考虑热不平衡特征的MMC功率模块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分析MMC子模块功率器件的热不平衡特征,提出考虑电热耦合的功率器件低频热循环提取方法,考虑器件损耗热不平衡特征,提出基频结温波动的快速迭代求解方法;然后,利用Bayerer模型和Miner理论所建立的热循环与器件损伤之间的联系,实现MMC系统功率模块的寿命预测.最后,利用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

    功率变换器热循环结温模块化电平换流器功率模块寿命预测

    基于VSG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朱作滨孙树敏丁月明张常友...
    376-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电网发生故障时,VSG难以支撑微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运行.为了使逆变器能稳定运行不脱网,同时具备抑制故障冲击电流的能力,提出具有有功和无功补偿的VSG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首先,在常规VSG的基础上对VSG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其次,针对故障状态下VSG存在的问题,对有功功率进行有功补偿、无功功率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带来的VSG内电势升高,重新整定计算给定电压,并对短路故障参考电流进行越限整定.最后,建立有功和无功补偿VSG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VSG控制策略相比于常规VSG/有功补偿VSG控制策略,在电压暂降故障期间不仅能实现有功补偿灵活调节VSG输出功角基本与电网功角保持一致,且能实现无功补偿有效支撑VSG输出电压,抑制电压跌落,同时能更好地抑制故障冲击电流,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微电网电压暂降短路电流暂态稳定性低电压穿越

    基于三方博弈的多能交互微网群系统双层优化模型

    谢敬东徐振邦
    384-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多能交互微网群凭借其促进微网间能源互济、提升新能源利用率的能力,将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解决多能交互微网群在与用户进行能源交易过程中,对能源交易价格具有操纵性,多能交互微网群与用户间无法建立公平的能源交易机制的问题,建立政府、多能交互微网群、用户三方博弈模型,保证多能交互微网群与用户间能源交易行为的公平公正.由于传统的单层优化方法难以揭示多主体之间的交互行为,建立基于政府、多能交互微网群、用户三方博弈的多能交互微网群系统双层优化模型.模型上层为政府、多能交互微网群、用户三方博弈,三方博弈目标为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多能交互微网群效益最优、用户满意度最高;模型下层为多能交互微网群系统优化调度,多能交互微网群系统协调各类能源转化最优分配,运行成本最低.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微网群博弈理论优化运行双层优化

    基于合作博弈的风-光-电氢微网容量配置

    陈燚何山谢少华胡兵...
    395-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风电场、光伏电站、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分属不同的投资者时,微网容量配置存在微网整体运行最优与各投资者自身运行最优的矛盾,同时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容量配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风、光不确定性,基于合作博弈的风-光-电氢微网容量配置方法.首先,依据有序聚类和K-均值聚类提取出风-光-负荷典型月场景;其次综合考虑影响微网运行的因素,构建基于不同投资者的经济模型,在典型月场景下,分析完全合作博弈、部分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模式下各投资者与联盟的收益关系;最后,以月净收益最高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灰狼优化算法配置投资者装机容量,并基于shapley值分配合作联盟投资者收益.根据算例结果和关键参数灵敏度分析可知,微网在完全合作博弈模式下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且各投资者利益分配合理;电价、风光补贴价格的波动对各投资者影响不同.

    微网优化储能分布式发电合作博弈容量配置

    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多能源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优化调度

    李杨孙斌吴峰洪飞龙...
    406-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考虑系统动态频率约束的含风电-电池储能-抽蓄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含风电机组、电池储能和抽水蓄能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对系统调频响应过程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降低计算的复杂度.然后,根据各机组的爬坡速度、启停约束、功率跟踪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建立日前-日内协调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日前阶段制定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的机组启停和出力计划;日内阶段优化电池储能的充放电状态计划,并调整火电和抽蓄的出力计划,促进风电消纳.最后,在含风电、变速抽蓄和电池储能的改进IEEE-39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减少弃风量,兼顾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频率稳定目标.

    多能源电力系统动态频率约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含混合储能微电网双层调度研究

    刘晓艳
    416-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混合储能微电网调度中忽略光伏/风电出力波动及荷电状态变化,导致并网波动超限及混合储能内能量调度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双层跟踪调度方法.上层控制通过预测控制模型对微电网内光伏/风电出力进行优化,建立微电网跟踪调度模型.基于上层调度模型,下层控制中确定混合储能调度日的荷电状态初值,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混合储能中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容量进行分配,并将荷电状态变化量反馈至上层预测控制模型,优化并网功率交互.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与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偏差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策略具有并网抑制功能,实现了良好的跟踪调度,兼顾了混合储能内不同储能元件的充放电特性,实现混合储能内功率协调配置.

    混合储能系统模型预测控制荷电状态双层控制